中国作家网>> 电影 >> 资讯 >> 正文
《万物理论》
![]() |
《鸟人》 |
![]() |
《爆裂鼓手》 |
![]() |
《布达佩斯大饭店》 |
纵观2014年狂揽中国院线票房的美国进口大片——《星际穿越》、《哥斯拉》、《银河护卫队》、《变 形金刚4》、《X战警:逆转未来》、《超凡蜘蛛侠2》、《霍比特人》……会产生美国全是科幻大片的幻觉。所幸,还有每年一度的奥斯卡,那一串提名影片会提 醒我们:除了猛攻票房的商业大片,美国其实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努力地尝试寻求艺术上的突破。这些影片,使得电影还能保全艺术的称号,而不至于全面沦落为 众大神的狂欢。
中规中矩的传记片
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传记片一直都是好莱坞的长项,也是奥斯卡最钟情的类型之 一。此类影片有着引发观众好奇心的先天优势,但也极易拍成平庸的流水账,如《玫瑰人生》和《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般堪称完美的人物传记片并不多见。本届奥斯 卡获得提名的影片中,此类影片高达四部。《塞尔玛》聚焦马丁·路德·金1965年组织的“由塞尔玛向蒙哥马利进军”行动,拍得激情、壮观,却也只是在可预 见的叙事套路中打转。以计算机始祖图灵为描摹对象的《模仿游戏》和以青年霍金为主角的《万物理论》,都因题材本身的魅力和男主角的精湛表演而广受好评,但 在叙事手法上,还不够惊艳。根据伊拉克战场上射杀160名敌人却在家乡被枪杀的美国神射手克里斯·凯尔的经历改编的《美国狙击手》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平庸 之作,它能被奥斯卡提名,唯一的原因大概就是政治正确。本届奥斯卡没有将最佳影片奖颁给它们之中任何一部,只是克制地把最佳男主角奖项颁给《万物理论》, 这是最让人感到欣慰的举动。
令人唏嘘的生活流
如果不是理查德·林克莱特花12年时间、用同一拨演员来完成拍 摄,那么《少年时代》可能会是一部让人印象不太深刻的生活流电影。我们只是眼看6岁男童如何在2小时之内渐变成18岁的忧郁少年,一对平凡父母如何在生活 的挣扎中慢慢变老,这个过程就如同大部分人所拥有的平常生活,没有惊心动魄的戏剧冲突,却在回首时,不由得不被生活本身的坚韧质感所震撼,有人将之称为 “普通人的生活史诗”,毫不为过。12年,会有很多变数,任何一个主要演员的小小意外,都可能令这部影片半途而废,人们对这部影片的偏爱,很大程度上是敬 畏于导演不同寻常的远见、勇气和耐性。女演员帕特丽夏·阿奎特将一个长年疲于应付生活、只有在恋爱瞬间才偶尔光鲜性感的单身母亲演绎得出神入化,无可争议 地获得本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
充满惊喜的“负能量”爆棚片
《消失的爱人》和《爆裂鼓手》,是近期在微博上出 现频率最高的两部影片,他们被提名,已经是奥斯卡最大限度的宽容了。最佳影片?想都别想,尽管它们都能引发观影快感和讨论欲望。不会得最佳,是因为这两部 影片都足够黑暗。但两部影片都有着流畅无比的叙事与让人看到开头却猜不到结局的吊诡剧情。
《消失的爱人》不但没有泪雨滂沱地讴歌爱 情,相反,它生冷地揭示了婚姻激情期过后的无聊、背叛与仇恨,用的是一种令人心悬的案情追踪方式。没错,这是一部让人眼前一亮的暗黑片,一点温情和希望都 不留给手捧爆米花的观众。与无情揭示体面婚姻的真相相得益彰的是:影片顺便狠狠地挤兑了一通舆论的误导功能及容易被煽情的庸众。《爆裂鼓手》也是一黑到 底,魔鬼音乐老师脏话连篇地暴躁了一路。就在人们试图从师徒间唯一一段正常对话中寻求到人性温情并由此期待圆满结局时,影片却在决定乐手命运的舞台上峰回 路转——一向残暴的音乐老师阴阴的一句“你以为我是傻逼吗?我知道是你干的!”就将人们虚弱的期望碾得粉碎。对于观众来说,扮演魔鬼教师的西蒙斯是一个新 面孔,虽然他在好莱坞混迹已久,但一直是各类影片里的小角色,直到这部片子,让他积蓄了多年的人性阅历化成表演功力,炸裂般地迸发出来。尤其是影片最后一 个桥段,当被他当众算计的小鼓手出人意料地返回到舞台上,疯狂地敲出泣血般的生命之鼓时,他从震惊到气愤到尴尬到无奈到恼羞成怒直至最后被真正的技术和生 命力所折服,这些复杂的情绪变化只能靠他那刀刻般的面部轮廓来展现,最佳男配角实至名归。
2月23日,奥斯卡开奖,《鸟人》一举获 得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两项大奖,成了本届奥斯卡的最大赢家。这个结果出人意料,却又令人信服。说它出人意料,是因为此类充满焦虑、压抑、绝望、狂躁的黑色 影片向来不是奥斯卡的菜。奥斯卡不是戛纳或者柏林电影节,奥斯卡是西方世界的春晚,一向青睐宏大叙事且中规中矩。而《鸟人》这部台词密集的影片让人不可避 免地想起了以讽刺美国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为己任的伍迪·艾伦,不仅是因为该片话痨,还因为其对影视业现实状况的冷峻讽刺。
墨西哥人 阿加多·冈萨雷斯·伊纳里多是近年来闯入好莱坞的一匹黑马,他的《爱情是狗娘》、《通天塔》等片都以多线叙事而著称。这部《鸟人》则把场景局限在百老汇逼 仄的后台空间,用不露痕迹的长镜头,将杂乱的化妆室及幽暗的走廊,与几位话剧演员复杂纠缠的情感关系及他们各自的内心焦虑严丝合缝地扭结在一起,将人生种 种的焦躁、不安、狼狈、虚无、不甘和无力汇成一股可以随时爆裂的力量,刺激着每一个观影者的心灵。这种局限在长镜头里的张力靠的是精准的场面调度、演员不 凡的表演功力以及所有角色在情绪上的整体共振。我想,这是《鸟人》在凭高度的影像风格及尖锐的主题获得最佳影片之后,又斩获最佳导演奖的直接原因。
不动声色的温暖
《布 达佩斯大饭店》注定不会赢得奥斯卡最主要的奖项,但它却有着一切成为经典影片的基因。导演韦斯·安德森是好莱坞异常纯洁的存在。他的《青春年少》、《天才 一家》、《穿越大吉岭》、《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和《月升王国》等片表明他的气质与好莱坞格格不入,却暗暗继承了世界电影史上从法国新浪潮以来的纯艺术血 脉。就像这部《布达佩斯大饭店》,宏大的战争背景、光怪陆离的高级酒店、贵妇遗产的纷争、惊心动魄的越狱逃亡、令人喘不过气的追杀,这些元素加上主仆之间 的信任与忠诚,被好莱坞拍成一部节奏紧凑、场面华丽的煽情大片是完全可以想见的。但是安德森却不!他用完全对称的环境造型、童话般的明丽色调、卡通的身体 语言和人物表情、克制隐忍的剧情剪辑,使之成为一部风格鲜明、喜剧外壳包裹忧伤内核的深邃故事。像《盗梦空间》一样,《布达佩斯大饭店》有着故事套故事的 多层级结构,当人们跟从人物的叙述从表层(当代)走入到深层(二战年代)时,就如同心脏的外壳被层层剥离,露出内里最老旧却鲜活如初的动人记忆。一路欢笑 的观影过程中,让人隐隐为之震颤的两个瞬间是:风流倜傥的大饭店老板前后两次在火车上为保护门童而冒犯粗暴蛮横的士兵,第二次直接为此丧了命,即便这种原 本可以被用来大肆渲染人性的桥段,却用看似不经意的戏谑方式一笔带过,就像生活中任何一次随意的家常便饭。旁白中淡淡的一句“还好,在这野蛮不复文明的世 界里尚有一丝人性存在”即是文眼。《布达佩斯大饭店》不会获得最佳影片大奖是意料之中的,因为太过克制,不够好莱坞,不够宏大叙事,但是最佳艺术指导等四 项边缘奖项给了它,足以说明评委们在有限的条件下,想方设法地表达了个人对它的喜爱。
其实,观众早已看淡获奖名次,而在乎的是有没有好片可看。《布达佩斯大饭店》、《鸟人》、《爆裂鼓手》等片在艺术上的突破是第87届奥斯卡给人的最大惊喜,这让对好莱坞失望已久的电影发烧友们,重新燃起对电影创造力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