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舞台人物 >> 正文

为表演而生的冯宪珍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2月10日10:16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刘 淼
    话剧《死无葬身之地》剧照   王雨晨 摄 话剧《死无葬身之地》剧照 王雨晨 摄

  舞台上的冯宪珍究竟有多大魅力?一件小事可见一斑。

  2014年,中国国家话剧院复排《死无葬身之地》的排练场里,B组的年轻演员首先展示了剧中吕茜的一段重头戏。虽然排练场是安静的,但气氛还是有些涣散。稍作休息,冯宪珍的吕茜上场了。同样安静的排练场里,每个人都在悄悄擦拭着眼角的泪。15分钟的片段展示结束,所有人起立为她鼓掌。这一年,冯宪珍60岁,她饰演的吕茜20岁。

  冯宪珍演过不少电视剧,《大地情深》、《爱你没商量》里你都曾见过她;她是出色的配音演员,《大长今》、《办公室的故事》中你都曾“听”过她。但她最热爱的,还是舞台。

  1977年,冯宪珍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被分配到当年的中央实验话剧院(中国国家话剧院前身之一),刚工作不久便在话剧《枫叶红了的时候》中扮演老教授,连演多场,轰动一时。所以,当20年后,刚刚留学归来的戏剧博士査明哲将《死无葬身之地》的剧本塞到冯宪珍手里时,她早已是知名演员了。

  留学归来执导的第一部戏,也是中国话剧舞台上第一次搬演萨特的名剧,《死无葬身之地》对于査明哲的分量可想而知。当査明哲送来剧本时,冯宪珍有些诧异——那时候,冯宪珍43岁,体重140斤,而剧中的吕茜是个少女。“你真觉得我行?”她有些疑惑。査明哲笑笑:“我在大学里就看你演戏,这个角色只有你来演。”

  虽然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有着不可小觑的地位,但当时的冯宪珍对于萨特的剧本也只是耳闻,从未接触过。“我拿到剧本的第一印象是,《死无葬身之地》不像其他剧本情节性很强。萨特的戏从演员角度来讲就是‘无从下手’。对于舞台的呈现没有想象、没有概念,所以很茫然。”即便当时冯宪珍已经是一位有20多年表演经验的成熟演员,但《死无葬身之地》在冯宪珍眼中,依然是一部“很难的戏”。

  “上世纪90年代,话剧创作在北京已经很活跃了,包括一些非现实主义题材的戏,但是总体来说,直击人们心灵的戏很少。像《死无葬身之地》表现极端情境下极端人物的作品是没有的。在《死无葬身之地》里,它的规定情境、规定的人物关系、人物的命运,让我在读完剧本后感觉到茫然和恐惧,不是角色的恐惧,是演员本身对创作的恐惧。跟以往接了一个角色之后跃跃欲试、想赶快驾驭这个角色、驾轻就熟地在排练场马上就进入角色相比,这个戏并不是这样,我和韩童生都这么感觉,觉得很有难度。”

  于是,大量的案头工作随之而来。几乎差不多时间,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刚上映,整个剧组把这部片子看了不下10遍;请法国学者来讲课、看上世纪40年代欧洲的老画报、听当时法国的音乐;对每一个人物命运、人物关系进行深入挖掘……冯宪珍说,当时的准备工作“细到毛孔”。

  冯宪珍对自己更狠。为了体验剧中角色被囚禁的感觉,她不光在舞台和排练中一直戴着手铐,有时候连吃饭、睡觉都戴着,为了找感觉。“我逛街,很多人看我手腕青一块紫一块,就会指指点点,以为我遭遇家暴。”

  即便是这样,冯宪珍还是觉得缺乏以往的自信,“还是觉得很难驾驭这个戏和戏中的角色”。

  虽然冯宪珍对自己缺乏自信,普通观众、业界同行、苛刻的专家却以实际行动给她的表演以肯定。査明哲只能感叹:“冯宪珍就是为表演而生的。”

  《死无葬身之地》正式演出时,很多演员来捧场。冯宪珍记得很清楚,一次演出,方青卓抱着个大西瓜来后台看她,“之前还有说有笑,演完后再碰到她,两只眼睛哭得像桃核似的”。

  王志文看完演出后非要拉整个剧组去喝酒,原因是“太激动,得发泄一下”。本来姜文也要一起去的,但实在是哭得太伤心,提前回家“平复”去了。

  “我觉得最可贵的是,他们都是搞表演的人,他们知道这是导演和演员营造出来的虚拟空间,但是他们还是和普通观众一样流泪揪心。我有两个朋友说好了来后台看我,但是演完了之后她们俩跑了,哭得面目全非,上了出租车后发现包没拿又跑回来,已经完全失态了。”冯宪珍说。

  “这个戏一开始是非常温馨的画面,男女青年享受阳光歌声,但是突然就转变了,变成了枪声。查明哲用的手段好多是你想不到的,包括吕茜的弟弟死的时候用的歌剧《托斯卡》,那时候我们在台上听着都是颤抖的,控制不住自己的颤抖。这就是萨特,他把每个人推到角落里让你没有地方可以逃,只能选择,非常残酷。”冯宪珍说,即便演了如此多遍,每次在台上演到剧中的弟弟被掐死那一幕,眼泪都会涌出来,“真的没办法控制”。

  当2014年,60岁的冯宪珍再次扮演吕茜时,她说自己演的已经是不一样的吕茜了。“萨特的戏字字千金,我们对词时,多一个字导演都不允许。但我觉得名著的魅力就在这儿,它能让你屈服。这一次复排,我觉得又是一个不一样的吕茜。从一上台唱歌,我就想通过这个瞬间展现出人物对自由和幸福的渴望,像一朵花儿一样。我原来一心想表现她的选择、恐惧和死亡,但是现在我想充分利用每一个瞬间,包括这首歌,让观众觉得多么美好,他们沐浴在法兰西的阳光下、歌声里、田野里;但灯光一切,他们就在地狱。以前有这样的感觉,但不是很明确,现在到这个年龄,我对青春的渴望、对自由的向往有更直接的体会,全都注入吕茜这个角色里。”

  1997年首演引起轰动;2005年复排,还未公开售票便已预订一空;2014年再次复排,演出结束场灯亮起,观众仍然不走……冯宪珍见证了《死无葬身之地》的这3次辉煌。

  冯宪珍说,《死无葬身之地》是她最喜欢的戏。“年轻的时候我演过很多戏,也拿过很多奖,但最喜欢这个戏。”可冯宪珍也说,2014年的这次复排,是她最后一次演出《死无葬身之地》了。她希望剧组能培养一个年轻女演员接替自己,因为虽然为了保持最佳状态每天长跑8公里,但“毕竟60岁去演20岁,真的不是件容易事了”。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