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美术 >> 美术动态 >> 人物 >> 正文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访军旅书法家张坤山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2月02日11:16 来源:中国艺术报 吴华
赵孟頫《兰亭十三跋》句  张坤山 赵孟頫《兰亭十三跋》句 张坤山

  由中国书法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篆隶楷行草——张坤山五体书法研究》近日与广大读者见面。该书是当代第一部集五体书法创作、理论研究、碑帖赏析、书家评论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性大型个人经典著作,是书法家张坤山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创作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书家在当代书法领域的创作水平和综合修养。

  该作品集共分创作思考与漫谈、碑帖理解与赏析、众家观察与评价、人物解读与述评四个部分,收录了张坤山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作品271件,理论文章62篇、碑帖赏析20篇、评论文章41篇。“他擅长写碑,而且五体皆擅。他的作品大气开张、古朴苍茫、生辣奇肆,有雄强之气,有朴茂之风。 ”书法家李铎这样评价张坤山的书法作品。

  混着写,杂着练

  “我没有专心留意地去关注某一书体,而是兴趣所至,广泛涉取,尽量多地接触一些经典名作,面对浩瀚书海,我无法作出选择写哪一种,我的内心审美,一直处在一种变化动荡之中,从来没有稳定过。我喜欢多种书体混着写、杂着练,从中提炼出属于自己的创作思想。 ”张坤山告诉记者。“我10岁从楷书练起,开始学柳公权的《玄秘塔》 ,进而写颜真卿的《多宝塔》 《勤礼碑》 《麻姑仙坛记》 ,此后开始写碑,喜欢北碑墓志,诸如《龙门造像》 《广武将军碑》等,我写碑写得比较多,专心写了十几年。 ”张坤山坦言,之所以写碑写了这么久的根源还要追溯到受康有为“遍临百碑,自成一家,融会贯通,博涉约取是为成功之路”的影响。清朝末年,包世臣、康有为等率先力倡碑学,打破了书坛千余年来一味帖学的沉寂,加上当时北碑及民间墓志、造像、摩崖等大量涌现,其拙朴、粗犷、野肆的风格适应了当时人们呼吁文艺革新的思潮和主张,使人耳目一新。

  这之后张坤山又喜欢上了“二王”法帖,写过一段《圣教序》 《十七帖》等,再后又沉浸明清,如傅山、祝允明等,近当代主要是谢无量、于右任,还写过较长时间的章草,如王世镗、沈曾植等。“颜真卿的字磅礴大气、雄浑厚重,适合我的性格;王羲之的书法是经典,很雅逸;于右任的书法,豪放开阔,让人看了振奋精神;谢无量,行书好,诗词好,很有情趣很有意思。 ”张坤山说,多种书体换着写,这样有兴趣,也从中得益不少。在他看来,写篆书增加了把握线条的能力,有了古风古意;写隶书受益朴茂,字形横向走,尽量去掉燕尾,奇趣纵横,往往使字形结构有意料之外的效果;写楷书,能培养耐心,对去除狂野习气有好处;写行书则疾徐有致,情韵兼得,如遇太极,如沐春风,显轻松自然之态;写草书激情荡漾,节奏迅疾,直抒胸襟,痛快淋漓,多能尽兴,舒展情怀。五种书体都涉猎,可以互相滋养,互为提高。如写篆隶,可使行草得其圆润古朴厚重之感;写行草,能使篆隶灵动多变、造势奇险、用笔痛快、气息绵绵;当然这些书体的练习对楷书也有非凡的益处,能使楷书变得不再呆板滞涩,而呈轻松、活泼、随意、自然之势。

  “遍临诸家,博涉五体,让我感受到了书法这门古老艺术之博大、之宽宏、之丰富、之辽远、之厚重、之沧桑,书写状态亦随着书体的变化而兴奋喜悦,跳跃激宕。 ”张坤山说。可以说,张坤山以碑学为根基,吸取帖学之养,既不墨守成规,也不因袭故我,而是博采众长。“张坤山走的是碑帖结合的学书道路,有很好的写碑根基,大气粗犷、拙朴豪放,又经帖的润泽,魏晋书风的补充,故其书法既古且新,有了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书法家沈鹏如此评价张坤山的书法。

  要打进去,更要打出来

  张坤山重视对字势结构的合理夸张和改造,加强对书法线条圆润涩感的锤炼,在章法、墨法上做了一些探索,同时在书法的继承与创新上也有着他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于书法继承与发展这一问题,很多人认为古人写得很多了,还有什么可发展创新啊。而我赞成李可染的观点:对于书法来说,光继承没有发展只走了一半。 ”张坤山认为,创新是必要的,“李可染曾说,用最大的功夫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不打出来怎么会有李可染呢,能不能打出来是另外一回事,但是一定要打,但是光打,不出来还不行。要继承传统文化,在传统的基础上打出来,而不是随便打,随便打也打不出来。要深入进去,扎扎实实地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研究透,在此基础上,不要以为借古人的光就行,还要发展变化,变成区别于古人的属于自己的风格面貌” 。在张坤山看来,书法的创新主要在于提高和加强书家的风格面貌。“不能在古人的面貌中走,跳不出来,要在笔法、墨法、章法上创新,要有自己的鲜明个性。一个成熟书法家,风格面貌独立是标志。 ”张坤山说。而他本人也在大胆突破,另辟蹊径中不断摸索着,以至风格强烈而又独具风神。张坤山同时也指出,创新也要注意适度,要正确处理好书法里的辩证关系——黑与白、浓与淡、干与枯、大与小、长与短等,不能盲目创新。

  “顺其自然地写,随着性情去写,不要给自己带上重重的枷锁,轻松点。心要闲静,性情要灵和,气格自于人品。尚精专一或许是一种理想,我不具备这种天资,只能加大容量,随心地写,若能写出一些虽不专精尚能精彩的作品,便足以是安慰。 ”张坤山如此释然,书法于他已然是一种情趣了。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