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文艺气象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1月30日09:59 来源:人民日报

  赓续(年度关键词)

  王蕴明

  放眼2014年的中国戏剧舞台,新葩娇妍,硕果灿然。尤其是各地相继举办的昆剧、京剧、评剧、越剧、豫剧、秦腔、黄梅戏、歌剧等多个剧种的展演与节庆活动,呈现了中国戏剧艺术的最新面貌。而以在北京举办的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为代表的国际交流活动,更是深入扩展了中外戏剧文化对话。 

  传承中弘扬时代精神

  拥有近千年历史的中国戏曲,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着中华民族的道德情操与审美习惯,同时又与时俱进地丰富着自身的艺术肌体。昆剧《牡丹亭》是中国传统戏曲的经典剧目,2014年冬,全国七大昆曲院团的老中青三代表演艺术家在首都集中排演了八个版本的《牡丹亭》,展现了昆曲的婀娜身段及其卓有成效的传承。佳作连台的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表演精彩纷呈,意蕴丰富厚重。精心整理改编的《安国夫人》《楚汉春秋》《梅兰霓裳》《墙头马上》等优秀传统剧目让观众一睹古典美的芳容。新编历史剧《赵佗》《康熙大帝》《钦差林则徐》《紫袍记》等,让我们看到了古代杰出士大夫对国家统一、民族和睦、国泰民安的勇于担当。近现代戏《镜海魂》《杨靖宇》更是张扬了中华儿女抗击外族侵略、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坚持传统戏、现代戏、新编历史剧“三并举”的第四届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涵盖37个地方戏曲剧种的50台剧目,一批整理改编的传统戏和新编历史剧展示了各有千秋的艺术特色。与长于传达传统文化的京、昆相比,地方戏更擅长表现当代生活。展演中一批现代戏呈现了时代风貌,传达了人民的理想愿望,体现了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革新。取材于生活原型的吕剧《回家》,讲述了一位台湾老兵的苦难人生,传达了海峡两岸人民的骨肉亲情和浓郁乡愁。滑稽戏《探亲公寓》中,一对老知青夫妇对进城打工、寻不到一张夫妻床的农民工心生同情,将自家旅馆改为廉价农民工婚房,展示了转型期社会的变革与阵痛,颂扬了人间真情。

  交融中彰显民族品格

  作为“舶来品”的中国话剧,百年来始终在破解民族化的课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导演艺术家焦菊隐为代表的“北京人艺演剧学派”,奠定了话剧艺术的新中国经验。2014年,北京人艺加工复排了《雷雨》《天下第一楼》《阮玲玉》等优秀保留剧目,还新创排了一部反映当代城市草根生活、京味儿浓郁的现代戏《理发馆》,讲述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又感动至深的故事,洋溢着舞台上久违的人情味。国家话剧院没有像北京人艺那样定位于“京味”,而是遵循“多元一体”的格局,扎根于中国现实文化土壤之中,同时又自觉吸纳现代意识和现代艺术理念。由王宝群编剧、查明哲执导的《长夜》,聚焦于新时期以来走进大城市谋生的农民工的生命际遇和情感世界,是又一部话剧民族化的力作。

  近几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多方位引进时尚新作,同时也没有放弃对民族文化和现实人生的深沉思考。去年推出的新作《老大》,寄寓着创作者对上个世纪百姓生活、自然生态的审视与反思。前些年因创演表现国企改革中工人生存状态的《父亲》《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而誉满全国的辽宁人民艺术剧院,2014年创演了表现沈阳人民抗击日寇侵略的《祖传秘方》,以其气壮山河的爱国主义精神,荡气回肠的侠骨柔情,响彻舞台。

  有着光荣传统的军旅戏剧向来是中国话剧的一支生力军。2014年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创演的《小平小道》记录了小平同志在困境中思考中国前途、酝酿改革开放蓝图的历史时刻。解放军总政话剧团新创的《兵者,国之大事》,浓墨重采地表现了我军在当今国际背景下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重铸军魂的雄浑气魄。

  同为舶来艺术的歌剧,在2014年第二届中国歌剧节上呈现出新的发展势头。新创作的《大汉苏武》和重排的《张骞》,继《苍原》《钓鱼城》之后,显示出在借鉴西方古典大歌剧及其近代发展经验基础上坚持民族化和时代创新的实绩。这几部剧作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遵照西方古典大歌剧交响音乐的结构、布局、规范和宣叙调、咏叹调的演唱方法,同时加入若干民族民间音乐元素,突破西方古典歌剧只歌不舞的成规,加入民族歌舞,既保持了鲜明的民族性,又不背离西方古典歌剧的艺术范式。原创歌剧《骆驼祥子》,将京韵大鼓、京剧等的旋律、节奏、韵味糅入其中,将古典大歌剧的规范与京味民俗交融,营造了既大气浑厚又京味浓郁的艺术景观。

  在芭蕾舞剧等影响下形成的我国民族舞剧,近年来也显示出蓬勃之势。根据莫言小说改编新创的舞剧《红高粱》,从原著提炼出“颠轿”“野合”“祭酒”“丰收”“屠杀”“出殡”六个章节,精练集中,强烈地宣泄了“生如高粱,死如烈酒”的昂扬、优美、悲愤、壮烈和地火迸发般的生命力。改编自同名小说的大型民族舞剧《金陵十三钗》,运用舞蹈语言如歌如泣地表现了身处社会底层的一群秦淮女子,在国难当头、人的生命和尊严受到残酷蹂躏时挺身而出、勇敢抗争的故事,婀娜的舞姿、凄美的音乐以及以金簪刺向日寇继而倒入血泊的悲壮场面,都令观者心魄震颤、思索良多。

  戏剧评论,值得期待的声音(年度话题)

  马小龙

  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舞台上,在此起彼伏锣鼓喧天的活动后,在或远或近或喜或忧的观众和创作者之间,2014年的中国戏剧并不寂寥,仔细听来,汇集了来自创作、来自观众的多种声音,其中有一种声音,虽非华丽高亢,却沉着坚定,有着很高的辨识度,这就是戏剧评论的声音。

  多年来,对戏剧评论的诟病颇多,官方话语反复强调,民间声音此起彼伏。我们一直重视戏剧评论,我们又确实丢了戏剧评论,曾经在这样的悖反中,对各种“权威”声音,我们越来越犹疑,甚至不敢确定,他们说的是真的吗?我们一直关注着这些年关于文艺评论的方针政策和论述,终于在2014年看到了一个“高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到,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在各种声音的交错与回响中,这一年,戏剧评论开始走向扎实和坚定。

  我们终于可以更加期待涓水汇流的声音。当我们已经习惯于从文艺媒体的只言片语中,从不多的默默坚守的评论家的吉光片羽中,从某些执著的戏剧爱好者的灵光闪顿中,寻找一些关于戏剧的记忆碎片,2014年,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并强势发声,官方、学界、民间各种关于文艺评论方向、立场、标准、态度和体系等话题的讨论不断展开,一股与事业和成长相关的力量变得鲜活而可以触摸。无论是专业的评论家,还是挚爱戏剧的体验者,他们个体的声音终于可以不再孤单寂寞,而那些一直专注于戏剧评论的传统媒体、新兴平台也终于在评论家与读者的会心一笑中收获了坚守的欣喜和欣慰。这是一曲合唱。到此时,时代的需要、事业的需要已经不再是一句空话。无论是对创作的实践引领、价值评判,还是对观众的审美引导、精神传递,戏剧评论正在向更开阔处延展,它们除了是面对舞台的心灵之旅,更汇聚成整个戏剧事业,甚至整个文艺事业的价值基石。

  我们终于可以更加期待独立客观的声音。对于作品,评论本来是一种独特的力量,可辨得失,可考偏颇。但是如果它成为唯评奖、唯政绩、唯金钱的名利场的附庸甚至帮手,这种力量立时消顿,甚至可能变成负能量,蒙蔽创作者的眼睛,膨胀制作人的欲望,损害接受者的信任。曾经的圈子常态,如今正在起变化。2014年在天津举办的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取消评奖,代之以研讨和评论,“把脉”兼“开方”,表达真实看法,广获好评。戏剧评论越来越正视戏剧当下,关注作品本身,评判冷静客观,论断掷地有声,批驳不留情面,争鸣针锋相对,从遮遮掩掩、欲说还休到敞开胸怀、开诚布公,各种专业期刊、文化媒体、专题研讨上的此类声音已不鲜见。尽管制约戏剧评论走向纯粹、走向独立客观的因素还有很多,但大家正在逐渐丢开顾虑,与创作者和观众共同建立能够互动、更加自信的话语平台,假以时日,难道不会生成一番新的景象?

  我们终于可以更加期待充满情怀的声音。评论是一种姿态,关乎理想,关乎情怀。没有使命,没有责任,文化的根魂会被抽离;而没有理想,没有情怀,评论也就失去了原先的温度。在2014年举办的全国青年戏剧评论家研修班上,“青评”依然“清贫”,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青年评论家们理性、冷静甚至冷峻面孔下的热忱与真诚。他们用评论来实现戏剧的情怀抒发和精神补给,西绪弗斯般地坚守初心,这何尝不是一代人对于这个时代的文化担当?他们是一个缩影,凝结着戏剧界的理想和良心。当他们的身影活跃在各种戏剧活动的舞台上下,当他们的笔触探及时代的脉搏、传统的质地,探及戏剧的品格和我们的内心,我们有理由相信,新的戏剧时代的开启不再遥远。尽管它还没有强大到能革故去弊、振聋发聩,但我们已然能够感受到脚步的坚实、声音的坚定、轮廓的明晰。让我们继续期待!


文艺气象(年度推荐)

  标题书法:王干

  一代名师又返本

  张弦

  京剧《赵佗》

  河北省京剧艺术研究院创作演出

  文武昆乱不挡的裴艳玲坚守传统戏曲根底,是当代戏曲舞台上独树一帜的大家。一介翩跹女儿却擅演阳刚大武生,还在这个爷们儿的世界里做出了傲人成就。

  京剧《赵佗》以历史上的南越王赵佗为主人公,讲述了他别母出征、平定岭南、治理南越、归顺大汉,以及不为私仇发兵,让南越百姓安居乐业的故事。 剧情的时间跨度很大,裴艳玲要从青年演到老年,从长靠武生演到耄耋须生。一直以来,裴艳玲的戏多以短打武生见长,而这出戏的前半场,她以自己较少演出的长 靠武生应工。这对观众而言是看点,对她来说则是不小的挑战。当她身背几十斤重的大靠,在舞台上行云流水般地连唱带舞,谁能看出这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太太 呢?

  虽然《赵佗》是一出新编戏,但处处可见传统京剧的影子。传统的唱腔韵味和程式表演,十分自然地化入其中。而这些都是裴艳玲亲自设计的。她不仅是这个戏的主演,还身兼导演、赵佗唱腔设计等职。以演员为中心创作剧目,演员自己就是导演,这不也是戏曲曾经的传统吗?

  《赵佗》中有两段赵佗击鼓的表演,让人很自然地想到传统戏《击鼓骂曹》。别小看这两下敲鼓,它讲求双手的配合、力道的变化、鼓点的节奏,很见功力。为练好击鼓,裴艳玲在排戏的几个月里随身带一对鼓槌,走到哪儿练到哪儿,台上台下都为我们展示了大家的风采。

  一场拷问树风骨

  武丹丹

  淮剧《小镇》

  江苏省淮剧团创作演出

  一个民风淳朴的千年小镇,一位为人师表的道德楷模,一笔寻找恩人的巨额酬金,一场纠结挣扎的灵魂之旅。淮剧《小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曾 受过小镇人救助的老企业家来小镇寻找30年前的恩人,并以500万作为酬谢。这笔从天而降的巨款如同试金石,拷问着小镇人的灵魂和风骨。

  全剧以敏锐的目光直面道德危机的严酷现实,深刻地揭示道德失衡与复归的挣扎过程。主人公的沉沦和自救,席裹着观众一起煎熬、攀爬、复归,感知道 德自我完善的艰难、知耻而后勇的可贵、自我救赎和道德担当的可敬。它让人们思考,在今天这个注重物质的时代,怎样维护心中最圣洁的领地,怎样维护以道德和 信仰为重心的精神世界。它也让人们相信,这片有着几千年文明的土地,蕴藏着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骨子里仍然有着不灭的精神力量。

  《小镇》打破以往戏曲传统的结构样式和表现手段,大胆将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与表现主义手法有机结合,将厚重的传统文化和戏曲程式有机融合,使得全 剧具有强烈的寓言色彩和象征意味。同时,全剧注重舞台的虚实相生,注重地方特色和地域风情,充分运用淮剧声腔艺术的韵律美感,辅以现代舞美、灯光以及多种 舞台手段,在给观众理性思辨与启迪的同时,彰显了戏曲艺术的审美张力。

  一叶孤舟寄乡愁

  王新荣

  话剧《老大》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创作演出

  有分量的戏剧,也许起初未见得票房丰盈,但是能“压舱”,能触动心灵。原创话剧《老大》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老大》是上海话剧舞台近年来难得一见的现实主义题材原创作品,在艺术血脉上,是“正宗的上海招牌”。该剧以曾经的船老大冯国良执意回到即将被 开发为洗浴中心的海岛为开端,回忆了他在这座岛上刻骨铭心的经历。冯国良寻找着昔日人与海、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呼唤着记忆中的美好家园。全剧通过船老大的 人生心路历程,探寻经济大变革下的人文失落,被誉为“现代版的《老人与海》”。

  当代话剧的两极发展饱满,一极是越来越有人性力量的主题性话剧,另一极是日趋鲜活生动的商业性话剧。但总的来看,站在文化理想高度的作品,还是 不够。《老大》可视为一次有力的尝试。它书写的正是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它所描述的看似是人与环境的外在冲突,实际上是现代经济发展与人文传统失落这对矛 盾的现实隐喻,体现生产和生命、生活与资本之间的撕裂,表达了经济大潮冲击下现代人心灵深处一抹浓浓的文化乡愁,这抹乡愁祭奠的,是我们匆忙前行途中失落 的精神归宿,是那些来不及捡拾却又事关人类未来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财富。

  一江春水载歌声

  布里

  歌剧《一江春水》

  上海音乐学院创作演出

  原创歌剧《一江春水》改编自1947年拍摄的经典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讲述了抗日战争前后十多年间一个家庭的破碎生活。该剧着眼于人物命运 的勾画和性格的塑造,对时世境遇造成的彷徨无奈以及主人公内心的伪善和沉沦进行了成功的刻画,对当时的社会景况和人情人性做了细致入微的描绘。

  好的歌剧常常取材于大众耳熟能详的故事,世界经典歌剧如《浮士德》《茶花女》《图兰朵》等,就是由文学名著改编而来,这为歌剧艺术的绽放提供了 良好的文学基础和戏剧框架。《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电影剧本就具备这样的特点,主题深刻,戏剧性强,矛盾突出,口耳相传至今。《一江春水》成功地将电影中的 文学艺术精华同古典歌剧艺术精华相融合,从电影原作中提炼出适宜歌剧表现的结构和节奏。作曲家谙熟歌剧写作,在现代歌剧民族化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民族音乐 语态、现代作曲技法与现代歌剧形态有效结合,经过乐队和演员的精心演绎,序曲、咏叹调、重唱、合唱等表现出色,造就了别样的戏剧色彩和舞台氛围。

  中国的歌剧舞台上,曾经出现过《江姐》《洪湖赤卫队》这样深入人心的原创作品,然而近年来,唱的多是西方经典歌剧作品。《一江春水》正是艺术家们致力打造的一部真正能走遍全国、走向世界的中国原创歌剧。

  一羽飘落在人间

  任飞帆

  舞剧《朱鹮》

  上海歌舞团创作演出

  舞剧《朱鹮》以濒临灭绝的珍稀鸟类朱鹮为题材,表现了人们从远古到现代,与自然、生灵的相生相伴和休戚与共。

  《朱鹮》走出了舞剧需要讲故事但又讲不好的困境,让观众的目光重新回归舞蹈本体。朱鹮是东方之鸟,代表着一种东方精神,所以用中国古典舞来表达 再合适不过。“提”“顿”的舞蹈动作,配以连接的“势”,描画朱鹮“涉”“栖”“翔”的姿态,不仅将鸟的优雅模仿得惟妙惟肖,更把朱鹮的圣洁、深情表达得 淋漓尽致。舞蹈也融汇了民间舞、当代舞和芭蕾舞等舞蹈语汇,而且熨帖、恰当、毫无唐突之感,可谓锦上添花。

  《朱鹮》打破时间的限制,将人类的千年历史浓缩到一个人身上。开场,一根羽毛徐徐飘落,将人们带回男耕女织的农耕时代,年轻的农夫与朱鹮徜徉在 山野田间,自由自在地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朱鹮不再无忧和舒展,开始焦躁不安,最终消失在灰蒙蒙的城市天空中。而曾经相随的人类伙伴, 也只能在垂垂暮年去博物馆看标本来回忆曾经的美好。这时,消失的羽毛再次飘落,玻璃罩中的朱鹮复活,美丽重返人间。

  《朱鹮》之美,还在于它跨越了物种的分野,它不似《天鹅湖》的化鸟为人,也不像《孔雀》的人鸟合一,而是将人和鸟置于平等的情境。这种处理打破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局限,让所有的生命得到同等尊重。

  版式设计:蔡华伟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