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综述 >> 年度综述 >> 正文

文艺气象(2014电影剧篇)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1月27日09:34 来源:人民日报

  交替(年度关键词)

  尹鸿

  2014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继续保持着30%左右的高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小城市观众越来越频繁地走进电影院。与大众日益增长的电影消费需求同 步,国产电影也越来越呈现出它的多样性。虽然陈凯歌和冯小刚两大“巨头”缺席,但张艺谋、顾长卫等第五代导演,与姜文、王小帅、张扬等第六代导演,以及宁 浩、张一白、俞白眉,甚至更年轻的路阳、韩寒、郭敬明等所谓新生代导演三代同堂,努力坚守着本土电影的话语权,共同为本年度中国电影描绘出一幅多彩画卷。

  “网生代”“软电影”盛行

  这一年,最引人瞩目的现象之一,就是所谓电影“网生代”的出现。互联网在中国发展20年,如今互联网上流行的游戏、网络文学、微电影等元素纷纷 进入电影,在互联网上活跃的人物开始参与电影制作,互联网公司开始通过对用户资源的调用来运作电影。更重要的是,伴随互联网长大的年轻人成为电影的主力受 众,使这一年的中国电影越来越鲜明地体现出所谓“互联网”气质,出现了类似《后会无期》《小时代3》这类票房动辄数亿的“粉丝电影”。而《老男孩》《分手 大师》等影片的叙事碎片化、台词网络化、场景戏谑化、价值观“草根化”等,一方面体现出这些电影对普通网民的贴近与迎合,另一方面也引起人们对这些电影中 的某些伦理虚无主义、美学粗鄙化倾向的质疑。随着大数据、粉丝经济、社交媒体等因素对电影的影响越来越强,电影如何在满足大众文化消费需求的同时,防止过 度迎合带来的娱乐无度、伦理无度的偏向,坚守基本的文化底线,正在成为中国电影文化未来发展的新考验。

  从票房数据来看,2014年可以说是“软电影”大行其道的一年。宏大题材、尖锐主题,甚至硬派的动作片,似乎都被边缘化了。相比许多大导演的大 制作,喜剧、轻喜剧、浪漫故事得到了观众更多的认可。一些中低成本制作,主创人员也比较年轻,却轻松地创造了数亿元电影票房,甚至超过不少好莱坞分账大片 的中国内地票房成绩。这些作品在题材和风格上比较“软”,表现当下生活时,不过多地设计视听语言和运用叙事技巧,有时甚至显得过于平铺直叙,简单得近似于 普通电视剧,但却因其题材与情感的“平易近人”、台词的生活化、场景的现实感,容易让观众获得“软”共鸣。

  大导演未出大作品

  过去一年被人们普遍关注的大制作和大导演作品不少,但最终并未产生在思想境界和艺术表达上都具有典范意义的精品力作。张艺谋的《归来》,其题材 的突破、演员的表演受到广泛赞誉,但是叙事过于简单,弱化了影片的艺术魅力;吴宇森的《太平轮(上)》制作豪华、格局宏大,但演员与角色错位带来的人物塑 造上的缺陷,大大影响其史诗片的效果;许鞍华的《黄金年代》构思独特、历史氛围感强烈,但只流于人物关系的简单呈现,对人物内在世界的揭示不够;《一步之 遥》有姜文电影一贯的个性张扬、场景冲击,但整个故事和人物也被一些观众批评为支离破碎、炫耀矫情……这一批饱受关注的影片似乎都没有达到观众的预期,因 而在票房上也受到了影响。它们的遭遇折射出中国电影在融合电影与文学、商业与艺术、制作与创作的关系上往往顾此失彼、不甚成熟。当然,这也是中国电影成长 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经历。

  “成长的烦恼”很多

  过去一年,“网生代”流行、软电影当道、大制作普遍遭遇滑铁卢的现实,反映了当下中国电影文化一种浓重的“草根化”倾向。这一方面是因为互联网 普及的确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了更多普通人以文化表达的机会,而这些表达又借助市场的力量撼动了昔日文化精英的话语权。另一方面是因为,最近几年电影市场向二 三线城市普及,观众群的性别结构、年龄层次、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等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使得中小城市观众掌握了更大的市场决定权。在社会转 型、经济调整、城镇一体化的过程中,电影文化的确有可能向下沉淀,向草根靠近,并且成为某种生活情绪的宣泄和调整渠道。

  当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通俗与庸俗不同,尊重与迎合有别,娱乐不等于无度,票房不是评价电影的惟一标准。一方面,观众在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优秀 文化产品的同时,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会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文化产品始终担负着一定的文明引领、素养提升的使命。“贱人”电影、“粉丝”电影、“恶 搞”电影中,某些低俗化、低贱化、丑陋化现象应该引起我们反省。如同过量的食品添加剂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一样,超出伦理和审美底线的娱乐添加,也会给人 的精神健康带来潜移默化的危害。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正是当下中国电影的现实写照。中国电影仍然处在蜕旧变新的过程中,创作者的新老交替正在进行,新市场、新 观众带来的电影美学观念冲突还在调和,市场机制尚未成熟,电影价值观的探索和表达还缺乏自觉意识,甚至高新技术对电影创作观念的冲击也还正在消化,特别是 电影还未能找到与当下中国的变迁与发展、当下中国人的奋斗与梦想息息相关的叙述方式,这一切都说明中国电影正处在成长的烦恼中,中国从电影大国发展为电影 强国还任重道远。

  首先要解除观念束缚(年度话题)

  饶曙光

  2014年,在全球电影增长放缓甚至停滞的大背景下,中国电影产业高速发展。电影对中国国民经济的贡献、对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尽 管数据很漂亮,但我们不能自我陶醉,中国电影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不容忽视,有针对性地推进中国电影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成为当务之急。

  从整体上看,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电影仍处于后发状态,因此更多地依靠话题性、段子化乃至网络碎片化等手段吸引观众眼球,在国内票房上获 得了暂时的优势。从创作层面来看,中国电影出现了一批具有市场号召力的作品,尤其几位跨界青年电影导演,打破了传统电影的固有模式,凭借与“粉丝”的有效 互动赢得了年轻观众,但其创作的品质和可持续性还需要未来市场的检验。从观影人群上看,19至30岁观众在过去两年贡献了中国电影票房的80%以上,成为 核心观影人群,这个人群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电影的类型、趣味和风格。

  中国要从电影消费大国变成电影创作强国,产业结构必须调整。而要实现这种转变和调整,必须逐步解决一些关键问题:推进电影文化建设,提升全社会 电影欣赏水平,培养高端观众群体;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差异化市场体系建设,让多样化的电影无缝对接目标观众,实现创作生产的良性循环;培养和支持源源不断 的青年人才群体,让创意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核心动力,增强电影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有效提升中国文化的感染力、影响力。

  除了要夯实产业基础,我们还迫切需要在发展理念上突破“初级阶段”的局限,为中国电影起飞解除观念上的束缚。

  首先,经济上要超越“唯票房论”,建立“大电影产业观”。电影票房只是评价电影销售情况的一个显性指标,并不是评价电影产业的科学体系。电影对 国民经济的贡献,远超单纯经济效应的边界。中国电影必须有效延伸电影产业链,进一步缓解票房对艺术创作的过分压力,改变单纯以票房评价电影创作生产成败得 失的习惯性思维。要建立更具有包容性、综合性、前瞻性、科学性的评价标准和体系,促使电影产业从单纯的票房经济上升为以版权经济为核心的“大电影产业”。

  其次,文化上要克服“泛娱乐化”,着眼“软实力”。在现代社会,电影作为一种高科技、工业化、大众化的艺术,无论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是 对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融合创新都具有不可小觑的意义。在现代文明竞争乃至构建新的世界秩序过程中,电影所发挥的软实力功能是无法替代的。我们必须从提升软实 力的战略高度来观察、理解和阐释中国电影,而不能仅仅将其理解为“休闲娱乐”。

  再次,战略上要摆脱“影响的焦虑”,立足本国实际,发挥自身优势。中国电影要实现后发优势,必须认清中国社会、文化、电影的现实,在此基础上建 立清晰、坚定、不因风吹草动就轻易动摇的战略布局和战略目标,即通过有诚意、接地气的作品为国产电影赢得人气,注入更多的人文内涵,巩固和提升国产电影市 场份额,实现电影产业与文化的兼容式发展。

  近两年来,互联网的渗透使电影产业发生着深层次的改变,但毫无疑问,内容为王、导向为魂、创意制胜的铁律没有变。只有增强自身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内生动力,才能提高中国电影的整体效益,才能创造电影艺术的高峰,推动中国从电影大国有效、有序走向电影强国。

  年度推荐

  标题书法:王干

  版式设计:蔡华伟

  主旋律艺术范

  高山

  《警察日记》 宁瀛导演 芦苇 宁岱编剧

  《警察日记》从对英雄的质疑开场,以一桩无解的命案作终,润物无声般完成了对英模郝万忠的形象建构,成就了一部不一样的主旋律电影。

  警察职业是一扇窗。透过13年间的68本日记,创作者一面走向郝万忠的内心,一面走向广阔的社会现实。影片对英雄的“祛魅化”处理,可视为对非 黑即白的英雄观的一种反拨。借助记者的调查,影片展现了“罗生门”一般的叙述结构,不同人眼中的郝万忠呈现了他不同的性格侧面:对犯罪分子嫉恶如仇,对家 庭成员却常怀愧疚,被同事视为可以交心的兄长,在亲兄弟的眼里却不近人情……影片所涉的几起案件,虽不乏抽丝剥茧的推理分析,但更多关注主人公的状态呈现 及其关联的世间百态。在一个经济急速发展的北方边陲小城,一位忠诚质朴的人民警察永远停不下奔忙的脚步。

  《警察日记》没有囿于纪实性的电影语言,而是进行了艺术风格的探索创新,围绕警察的日常生活,以大量的主观性语汇,采用时空交错、闪回、慢镜头 等手段闪转腾挪,提升了影片的视听效果,有效弥合了主旋律电影与艺术电影之间的习惯性裂隙,在国际A类电影节赢得荣誉,获得了有效的国际传播,实在是一部 “破格”之作。

  小成本精制作

  左衡

  《世界屋脊的歌声》 王文杰导演 张华峰 吕品品编剧

  影片《世界屋脊的歌声》是一部取材民族、教育、励志的主旋律作品。影片讲述一位山东青年帮西藏孩子们圆梦、西藏长者又帮他重拾信念的故事,相当流畅地在自然景观、生活模式、人物形象之间建立起童话般的逻辑联系。

  剧作围绕主人公对孩子们的善意谎言写下了该片最富神采的一笔,营构了戏剧矛盾,凸显了文化差异,同时也平衡着传统与现代的道德律令。精致的小悬 念和小转折显示出主创团队高明的剧情把控能力。观众通过影片看到,西藏正通过艰苦而坚韧的教育活动来实现文明程度的大幅迈进,山东隐喻着经济高速发展过程 中寻找精神家园的人们,北京则象征了国家和民族的梦想。这些丰富的内涵在影片中通过意指明确的影像符号与视听语言得到相当充分的展示,完成了主线与副线的 和声效果。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影片超越了“援藏”的意识,表达了更深刻的主题,那就是,东部发达地区的人不再是慷慨的施予者,相反,也可能是需要心灵援助 的对象。这种认识使影片走出了狭隘的地方主义,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并把这些有关文明的思考传递给了观众。《世界屋脊的歌声》的意义,不仅在于对本地形象 的自豪自信,更在于这种难能可贵的自省。一部投资小、没有明星的影片能取得如此多的成绩,是“地方电影”一个很好的开始。

  得市场葆初心

  喻若然

  《白日焰火》 刁亦男导演 刁亦男编剧

  由于中国电影市场的多元化格局尚未形成,能够同时在艺术追求和商业回报上取得双赢的作品仍然凤毛麟角,而《白日焰火》正是其中一部难得的作品。 

  昏暗的街道,发生了一起离奇命案,一名潦倒失意的警察正在追踪一个神秘女子。影片在通俗化的包装下,裹藏了一颗珍贵的“作者”之心。尽管讲述的 是一起犯罪案件,但创作者并未进行“恶有恶报”的简单道德评判,它对每一个卷入其中的灵魂都给予悲悯的观照。“白日焰火”的绽放,象征着被宏大叙事遮蔽的 个人内心的释放,刁亦男在影片中注入了他对现代社会人性异化问题的反思,提供了一个可以再三咀嚼、开放解读的文本。 

  从故事结构、场景设置、人物设定到视觉设计,导演主动运用类型化元素讲述故事,为影片争取到了更多的拍摄资源,最终也斩获了过亿票房。《白日焰火》的市场成功,为国内艺术电影的制作发行探出了一条新路。

  中国电影市场的迅速扩容导致当下的国产影片出现过度商业化的倾向。《白日焰火》能赢得国内国际观众的认可,让我们欣慰地看到,中国还有一批电影人追求艺术,不忘初心。如何既保持市场意识,又保留创作灵魂,是未来中国电影人的一大挑战,也是《白日焰火》的开拓价值所在。

  讲矛盾有担当

  任姗姗

  《亲爱的》 陈可辛导演 张冀编剧

  手持体检报告的农妇李红琴蹲在医院的走廊,泪如雨下;随着镜头的后退,长长的走廊不断延伸,直至步入黑暗深处……这是电影《亲爱的》最后一个镜头,它似乎寓指我们剪不断理还乱的庸常生活,也似乎在告诉观众,故事还远未结束。 

  《亲爱的》由香港导演陈可辛执导,故事源于真实的“打拐”事件。影片的立意不只在于声讨泯灭人性的拐卖行为,更在于思考事件背后的情感真空、道 德困境以及社会错位。以“寻子”为中心,电影就像一枚投向当下生活的深水炸弹,与揪心的泪水一起涌出的是农民工群体、新富阶层、中产人群共有的无奈,制度 与人情的冲撞,现代都市病的蔓延以及人性的双面,世态的复杂。更为难得的是,电影表达了对这些普通人处境的同情和理解,引导观众情感的净化和升华,而它并 没有完全诉诸催泪的情节,几处冷静而克制的讲述,更能传达出影片的弦外之音,于无声处听惊雷。

  与许多电影抽离现实、规避风险相比,它以正面强攻的姿态,将当代中国正在生长的风景、芸芸众生的纠结搬上了商业院线的银幕,其勇气和情怀值得敬佩。

  作为一种文艺样式,电影最重要的就是读心和走心。电影创作者如同摆渡人,将自己,也将观众从此岸渡到彼岸,故事就是那艘船。讲述故事的方式有百千种,流传久远的一定是创作者那颗火热的、跳动着的心。《亲爱的》的温度就是中国电影人的温度。

  儿童片人文化

  戴清

  《洋妞到我家》 陈刚导演 李春利 李轻松编剧

  2014年电影市场让人喜忧参半,票房成绩毋庸置疑,但上乘之作的稀少似乎也是繁盛表象下的真实。尤其是不少高票房影片,其人文含量和艺术水准 都不能令人满意。在此环境中,由李春利、李轻松编剧,陈刚执导的小成本电影《洋妞到我家》显得格外清新别致,一经面世,就颇为引人瞩目。

  《洋妞到我家》敏锐地捕捉到全球化进程及出国移民潮给普通人的情感、生活带来的冲击。女主角文娟望女成凤,为了给孩子提供她认为的最好的教育, 积极准备移民,为此和坚持在国内发展的丈夫发生了激烈冲突。活泼可爱的小女儿皮皮在母亲的严格管理下变得小心翼翼,热情奔放的洋妞姐姐的到来解放了孩子的 天性,但两个孩子在一起也麻烦不断,全片充满了轻喜剧色彩。影片通过表现一个中产阶层家庭聘请外教辅导孩子学英语的故事,将情感婚恋、子女教育、出国移民 等热点话题形象地展示在银幕之上,以一个小家庭的生活选择折射出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脉动。

  影片细腻传达了逐步富裕起来的国人对外在世界的渴望,更深入反思了这份渴望中的非理性成分,表现了人们重返真情本位、重建人际信任的情感历程以及对民族文化根脉的再度认知。影片的结局温馨美好,实力派演员徐帆、陈建斌和小演员陈一诺对角色的诠释都非常到位。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