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青春 >> 新闻 >> 正文
青春类电影离不开校园、校服、以及写满故事的教室,从国内的《致青春》、《匆匆那年》,到国外的《三傻大闹宝莱坞》、《歌舞青春》等电影,每一部都是一个时代的青春纪念册,同时也记录着教室的演变历程。
《匆匆那年》:黑板与粉笔的爱情
从 两个抽屉的课桌到永远写满字的黑板,从头顶晃悠的白炽灯到斑驳的墙角,从桌旁嫣然一笑的姑娘到讲台边两鬓染霜的老师,还有借着办黑板报互相爱慕的男男女 女,这其实不是故事,而是我们都拥有过的成长轨迹。这部影片也从另一个角度给我们展现了80年代的教室是什么样子。
每周都更新的黑板报
很多人说,《匆匆那年》里面融入了很多人青春的影子,而笔者也始终认为,故事中的主角爱的死去活来,也许他们到最后爱的并不再是那个人,而是自己回不去的青春。粉笔与黑板摩擦出微尘,成为时间最好的记录者。
堆满书的课桌
“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在教育改革前期,投影机还是一个很陌生的名词,我们的教室只有木头做的桌椅和黑板粉笔,还有仿佛永远也抄不完的笔记,但是青春,即使不明媚也同样美好。
这是一部温暖、搞笑又励志的影片,追求升学率、追求考试成绩的学院真么看怎么像我们曾经待过的学校,而不墨守成规、惯于灵活学习的兰彻,显然是与之格格不入的。那个时候的印度,虽然有了阶梯教室,但是黑板与粉笔的组合依旧存在,只不过增加了书写白板。
黑板和粉笔仍然存在
当然,那时候的书写白板还只是院长的“特供”,相较于黑板粉笔来说,没有粉尘更健康,但是也找不出更多的优点了。院长把书写白板拉来,给法罕和拉加展示兰彻父亲的收入,那一刻感觉世界从来都是如此残酷。
没有粉尘的书写白板
正如黑板一样,在书写白板上写下的字能让人记住,也能够轻易擦去,被濡黑的板擦,记录下事件,但不代表真相。谁也没能想到兰彻的真实身世,但是命运握在自己手中,所有向上的可能都是可能!
这部影片充满了青春和活力,虽然是音乐剧,但是现代化的校园陈设和智能课堂也从侧面反映了教室的演变。不管是学校音乐厅里的舞台灯光秀,还是高逼格的物理实验室,无一不在告诉观众,智能课堂就在身旁。
智能课堂示例
打造智能课堂,最主要的设备便是投影机。能够投影多种格式文件、音频、视频的投影机相对于传统的黑板粉笔、书写白板来说,能够传达的东西更多、更直观,也更符合智能课堂的需求。
用于互动教学的电子板书
在智能课堂中,教育投影机已经是标配设备,互动应用功能作为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质量的有效形式,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总结:从黑板粉笔到书写白板,从记号笔到互动投影使用的触控笔,时代在进步,教室也在一步步演变,相信不久的将来,由科技引领的智能课堂会越来越符合教学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