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美术 >> 美术动态 >> 艺苑 >> 正文

农历新年与木版年画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1月20日13:01 来源:中国作家网 冯 敏

  中国有这样一种艺术:以方寸容万有,以尺壁摄万象,以木版画解世界,理尽时代风俗,情系时代岁月——这就是中国木版年画。它是中国民间传统绘画中一门独立的画种,起源于远古时代的原始信仰,孕育于汉唐文化发展过程之中,形成于北宋东京(今河南开封)繁华的城镇市井文化生活,自此影响波及全国各地。木版年画历经宋、元、明、清诸代,绵延发展、充实提高,历时千年。这一漫长的发展过程是年画艺术由浅及深、由简及繁,逐渐成长和自我完善的历史,也是国家与民族在政治经济、宗教信仰、社会习俗等方面的缩影。

  在历史长河中,木版年画是中国百姓吉祥心理的载体,是年节之际用来迎新春、祈丰年的一种民俗艺术,它以独特的艺术样式,成为中国民间美术的龙头。在漫长的农耕文明时期,其题材是顺应各民族、各地域人民群众的观念、信仰和习俗而与时俱进;它记录了华夏民众的理想情感和审美趣味,成为中国百姓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中国历史发展时期世俗民风的视觉图案和视觉档案记录;它是农耕文明时期文化传播的第一大媒体,到处张贴几乎覆盖了年节时所有的中国家庭,成为广泛普及的年俗文化观赏品和吉祥挂图。

  “年画”北宋时称作“纸画”,明代宫中叫“画贴”。至清代道光二十九年,李光庭著《乡言解颐》一书,其中第一次出现了“年画”这一名词。从此人们便把新年时农民乐赏的木版印绘的画儿,渐渐统称作“年画”。又因近年来胶版印制的年画数量猛增,为了把两者区别开来,把胶印年画称之为“新年画”,以区分新和旧、木版和胶版印刷之不同。

  以木版年画为代表的农耕文明时期的文化,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实践总结,是中华儿女对渔樵耕读生活信仰的展示并传承至今的一种精神文化资源形态。其所体现的文化思想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髓,所传承蕴含的优秀文化品格和思想精华正是体现在木版年画的题材内容中。木版年画的题材从民俗风情、历史故事、教传事迹、当代新闻、戏剧说唱、岁时节日、祭祖敬神礼仪、文明道德行为、爱国抗敌精神以及婚姻生育、寿诞丧葬等习俗,无不涉猎。它汇集了绘画、刻版、着色、手绘、印刷等多种技艺,是中国农耕时代社会最普及的通俗大众读物,也是最早的商品画和连环画,充分显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和生活历程的遗迹,从这里可以窥见中国人生活历史的轨迹和智慧的结晶。此外,年画艺术很早就传入俄罗斯、朝鲜、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越南等国,引起了这些国家对中国木版年画的重视、研究和收藏。

  木版年画遗存丰富,是我国美术发展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又是研究我国各地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乡土民情以及民间信仰和美好祈望等的形象资料。对研究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及其特点、社会事实、历史发展概貌,都具有真实可贵的参考价值。因此,木版年画可补史籍记载之不足,与中国人文社科的各个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其研究提供了形象直观的实物资料,具有特定的史料价值、艺术价值、实用价值等。

  新春时节到,制作年画忙。回顾这一作为特定农耕历史时期精神文化媒介的木版年画,经历过历史沧桑的普通百姓,现在他们虽已白发盈头,但往事回首,怀旧的真挚令人感动。愿新年的木版年画唤起他们温馨、愉悦的记忆;也愿年轻朋友及未来的人们对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木版年画有亲切、全面的历史文化理解。在当今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趋势下,面对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伴随而来的外来文化的冲击,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已成为历史赋予当代学者的神圣使命。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