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科幻 >> 新闻 >> 正文

中国科幻文化的培育和兴起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1月20日09:17 来源:腾讯游戏

“中国出了个刘慈欣!”这一嘹亮之呼号声却足证了中国科幻文化长期以来的积弱,好比小乞丐大叫:“大爷今天吃了个饱!”,已经到了人尽可欺的地步。

科幻文化作品数量少,创作者圈子小,整体影响力不足,这些都与我国航天大国的身份极不相称。有鉴于此,笔者不揣轻浅,愿意花点时间和篇幅来跟大家探讨一下,中国科幻文化何以积贫积弱,我们又要怎样走出这种局面,开创一个繁荣的新时代?

中国科幻文化的培育和兴起

我 们都知道,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是重人文而轻工商,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科举以来,广大莘莘学子勤于文章策论、工于诗词歌赋。再来对照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 腊,地域贸易、商业契约以及航海测绘等大背景环境催生了众多名家,那正是苏格拉底、阿基米德、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德等大师辈出的时代。众所周知,数学真是 一切科学之母,古希腊生产了足够多的优质数学家,而他们或直接或间接地为后世的科技创造提供了支持和保障。科学知识的获得让学者们更加接近真理,而那也同 样激发了作者们“创世”的热情,他们能够在科学依据的框架下穷尽一切想像力演绎人类的文明史。

我们历朝历代的传统文化并没有赐给我们一个数学巨子,而它留传下来的惯性则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每一个学者。再来对照美国,一个从诞生到如今只有两百多年的国家,却能够轻装上阵,创造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文明,把目光坚定地锁在最前方,甚至突破地平线,直达宇宙核心!

中国科幻文化的培育和兴起

近 年来,中国科幻作品的数量并不少,而且国内并不缺少热爱科幻的读者,《科幻世界》杂志的发行量在世界科幻类杂志中排行第一,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许多读者 也是从该杂志上最早知道刘慈欣的,但遗憾的是我国科幻作品里大多是短篇小说,很少有创作者像大刘一样潜心数年,去完成一部拥有庞大的世界观框架的煌煌巨 著。

而说到科幻文化的影响力,凭铅字印刷品就能创造出“洛阳纸贵”那种社会轰动局面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当今时代,传媒兴起,资讯过度泛滥。要主导市场就要抢占荧屏,可遗憾的是,很多年来,我国电视剧在科幻题材上几乎还是空白。

值得庆幸的是,上面的一切正在发生改变,就像那句“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的口号一样,我们需要培育科幻文化,将它的种子植根于广大青少年的心中。新的一年里,动漫《超能星》以及由其改编而来的《超能潜伏》网络剧将会让更多的人看到中国科幻题材影视的兴起。

让我们静待中国科幻文化的崛起。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