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美术 >> 美术动态 >> 美术活动 >> 正文

国家博物馆变身社会大课堂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1月12日11:53 来源:中国文化报
 国家博物馆“历史与艺术的体验”公共教育课程 国家博物馆“历史与艺术的体验”公共教育课程
史家小学的学生在国博大课堂临摹人面鱼纹彩陶纹样史家小学的学生在国博大课堂临摹人面鱼纹彩陶纹样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博物馆,在公众教育中可以做些什么,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一直是业内在不断探讨的问题。特别是面向中小学生的教育,如何拓展视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在欣赏文物艺术品的同时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是家长关心、老师关切、社会关注的话题。

  为此,改扩建后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专门设置1500平方米的教育体验服务区,通过对馆藏资源的挖掘和与教育机构的深度合作等不同方式,努力建构的“历史与艺术并重”公共教育体系。

  到国博去上课

  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厅,在博物馆老师的引导下参观新石器时代的稻纹陶钵、人面鱼纹彩陶盆、刻画符号陶尊、商代刻辞牛骨、西周的虢季子白青铜盘、秦代的琅琊刻石,感受不同时期文物各自对应的图画、抽象画、刻画符号、甲骨文、金文、小篆的文字形态。在教室中,由专业课老师引导回顾展品,引发话题,交流探讨文字起源与统一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体验区,由学生亲自在仿制牛骨上刻甲骨文,利用石膏板、陶泥等铸造金文,在竹简上摹写小篆,让知识在实践中巩固加深。

  这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社会大课堂”系列课程中“汉字的起源与统一”一课的教学过程,由学校和博物馆提供双师授课,约20名学生一组完成展厅参观、教室讨论、动手体验的教学过程。从前期筹备到具体实施,融入语文、历史、美术、书法等多学科内容,这样的课程看起来“成本”不小,而类似这样的课程,2014年国博就完成4000多课时,接待学生3万余人。

  近年来,随着我国博物馆、美术馆等机构的快速发展,组织学生参观展览,参与博物馆里的讲座、体验等公共教育活动已经不是新鲜事物。而国博则开始探索由学校与博物馆共同研发确定教学课程。据介绍,2013年9月起,国博和北京史家小学合作开展了《漫步国博史家课程》的开发工作,目前已完成全部32个单元38个课时内容的开发,教材和教参初稿的撰写也已完成,预计2015年7月正式出版。

  北京史家小学教学主任郭志滨介绍,博物馆与学校双方通过对博物馆资源与教学需求的分析,共同开发了系列课程。也曾担心孩子们到博物馆来上课是否会出现课堂组织松散等问题,但通过老师们的引导,学生们对博物馆环境的逐渐熟悉和对文化殿堂概念的不断加深,学生们越来越明确,来博物馆不是旅游、娱乐的,而是来上课的。

  探索博物馆特色课程

  中国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黄振春介绍,经过3年多的努力,国家博物馆已经初步建立了“历史与艺术的体验”公共教育课程体系,开发课程90余项,课程内容涉及美术、音乐、戏剧、科学四大门类。针对不同受众,又把课程分为4种类别:面向以家庭为单位的儿童群体,开发了“阳光少年”系列课程;面向不同文化背景的成人观众,开发了“文化博览”系列课程;面向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群体,开发了“社会大课堂”系列课程;配合北京市中小学生“四个一活动”,设计了系列主题教学课程。

  中国国家博物馆社教部主任黄琛介绍,在与学校合作开发课程的过程中,双方还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点。包括确立“双师授课”的教学模式,打破学科壁垒设置课程,强调“历史与艺术并重”“认知与规则同步”的教学理念,尝试在义务教育阶段引入导师制等。课程推出后,服务于北京市多个中小学校,参与人数逐年增长,不仅受到了老师、学生和家长的热烈好评,也被国家文物局、教育部推荐为博物馆教育功能示范项目。

  北京市朝阳区劲松一中80%的学生是打工子弟,虽然和国博的合作不长,也还没有像史家小学那样深入,但学校已经在博物馆系列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效应。校长徐卫说:“虽然身在北京,但学生们对北京的了解还比较少,一方面见识有限,更多的还是自信不足。有的孩子一次博物馆也没有去过,博物馆课程给孩子们打开了另一扇窗,丰富了学校教学。而通过多学科老师共同备课,让学生们带着任务卡走进博物馆,以自主学习的方式掌握知识,也产生了不一样的效果。”

  郭志滨也说,通过走进博物馆,孩子们的变化很大。“学生们不仅越来越清楚自己到博物馆的目的,甚至懂得应该站在什么位置怎样观看展品,怎样注重公共场所的文明礼仪。在教学和评估上,不拘泥于纸笔的等级测试,采用关注孩子成长的过程化评价,而且允许孩子从自身的角度,多元化地选择自己的兴趣点,发挥自己的特长。”而意外的收获是,在双方合作过程中,老师们也从中获得了综合能力的提升。据介绍,根据前期合作基础,2014年9月,国家博物馆再度和史家小学签署合作协议,开始承担“史家教育师资人文素质提升工程培训课程开发项目”。

  推动建立长效机制

  除了立体丰富的知识内涵,博物馆所能展现的人类社会生存发展规律,所承载的国家、民族文化记忆,以及对人的道德观、人生观、行为方式等形成可能产生的作用十分独特。

  北京社会大课堂管理办公室主任高付元介绍,从最早倡导学生走出校园、进入博物馆,到提供政策和经费支持,确保学生能够走出校园、开展学习,再到如今研究提高走出校园的学习质量问题,探索博物馆与学校课程结合,人们对博物馆价值的认识以及如何与学校教育融合的思考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有一个学生特别喜欢珠宝,常去地质博物馆,对珠宝的工艺、产地、市场等都很清楚,愿意学习研究。虽然我们任何学校的考试、比赛都不会涉及这个,但这在社会生活中又是非常综合的知识,博物馆不仅能够帮助孩子找到生活兴趣,也可以帮助他们形成职业兴趣。”高付元说。

  2014年12月29日,国家文物局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试点工作总结推广会在北京举办。2014年共有北京、山西、内蒙古、吉林、上海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0多家博物馆参与试点工作,推出教育课程和体验项目1000余项。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博物馆处处长郭长虹说,无论是国际博协对博物馆的新定义,还是近年来免费开放政策的实施,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博物馆,其社会教育机构的色彩也越来越浓重。博物馆有别于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以实物为核心,提供直观、原真的感受,实现其独特的教育功能。“以往各博物馆也会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也有不少教育项目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缺少与教育需求的对接。目前要探索开发紧扣教育需求的公共教育项目,有的放矢才能产生最大效用。”郭长虹说,开展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试点工作,根本目的是推动建立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学习的长效机制。

  “对于博物馆自身而言,公共教育是一门学问,博物馆的教育专家应该有完备的知识结构,但长期以来,由于博物馆发展的局限,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公共教育人员不能停留在一个简单的讲解员、接待员的身份上,在博物馆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公共教育人员也可以不断获得专业上的锻炼和提高。”郭长虹说。记者  朱永安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