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杂文 >> 正文

薛喜君:有一种温度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1月09日10:02 来源:中国作家网 薛喜君

  第一次去“正院”时,我就疑惑地想:难道还有偏房?但这终究不是我能考证的。

  下午,我特意错过饭时,第二次来到“正院”。我以为躲过了人声鼎沸的喧哗;我以为能在下午的这个时间寻一隅安静;我以为——我忘记了这是京都,我忘记了京都不只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所以,服务员看到我一个人,就径直把我领到“正院”的深处,拐角。散步时我喜欢逼仄幽深的小巷,可我不愿意在灯光的幽暗处就餐。即便是美味佳肴,在黑黢黢的暗地里也吃不出滋味来。

  服务员不得不给我调换一个靠窗户的座位。

  尽管一个人吃饭,也一样荤素搭配。点一个蒜香炸排骨;一个骨棒白菜老豆腐;一份菜肉饼。当然,还会照样要一瓶啤酒摆在桌角,装装样子嘛。等菜的过程是沉思的最佳时机,至少对于我来说是这样。于是,我拄着下巴望向窗外,窗外一丝风都没有,空气仿佛凝滞了,垂柳依依地低垂着,宛若一个有万千话语要倾诉的女子……京都的秋真是不同,他宛若一个高深莫测的哲学家。不像故乡的秋,秋风若是不吹落树上的叶子,若是不把大地刮得一片萧瑟,就仿佛过不去了。也就是说,秋风不大作几天,不嚎叫几天,故乡的秋就不叫秋。

  一个妙龄女子的花雨伞,告诉我窗外落雨了。接下来,一个女子、两个女子、三个女子……打着五彩缤纷的伞从我的窗前走过去。我的心不由得起了涟漪,一直以来,我也有一把伞,会在落雨时嘭的一声撑起来,或为我遮风挡雨或与我同在风雨中。我的生活也因此有了不同寻常的改变——我抿住嘴唇,即使生活在别处,也会感受到改变后的温度。

  酒来了,满上,不喝,只做样子;菜来了,尝尝。先夹起一块排骨,味道不错。所谓的卤水豆腐,味道就不怎么样了。蜂窝足够大颜色足够深,但却没有进去盐酱,纯正的卤水老豆腐是需要慢炖的,看来不只是火候不够,还有豆腐本身的问题。只吃了两块排骨,两块寸长的肉饼,不吃豆腐,可豆腐里的白菜却不能放过。论吃,我是最没能耐的了,三两下就饱了。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一只苍蝇飞来,盘旋在豆腐碗的上面,它几次伺机落下——我真心地希望它能落下来,哪怕喝一口汤, 可它只盘旋了一圈就飞走了。我想,生活在“正院”里的苍蝇应该是吃香喝辣,是见惯了大阵势的贵族,不会为一盘豆腐而折腰的。  

  邻桌有8个老外在就餐,他们究竟是美国人还是英国人我看不出来,反正不是俄罗斯人。看他们像模像样地使筷子,就知道他们来中国生活有一阵子了。他们用筷子吃炸酱面,用筷子夹粉丝包菜……他们整顿饭没什么话,只用眼神儿和微笑交流,而我的同胞,永远都大声喧哗。我垂下头,我是一个隐忍者,受不得好,见不得难。我总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总是在不合时宜的时候仗义执言。所以,我是一个不能入流者——可是,无论我是怎样的性情,世界不会因此而改变,也就是说,歌舞升平照常上演;露宿街头挨饿受冻也照样发生;太阳出来时照在别人身上,也照在我身上。

  我有什么资格质疑?我有什么能力质疑呢?

  昨天,去瞻仰曹雪芹的故居。据说,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家道已经中落,过着“茅椽蓬牖,瓦灶绳床,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困顿生活。可是,一个贫困之家还有那么多间屋,还住在依山傍水的山脚下,即便是现在能住在这里,也实在是美哉妙哉的生活。他为什么不出租房屋换酒喝呢?他为什么不租地买饭吃呢?走出曹老先生故居时,我觉得自己很不良善——曹雪芹先生是落魄贵族,对生活质量有一定的要求无可厚非。可无论怎样,他还是在贫困的生活中,为后人留下一部伟大而不朽的《红楼梦》,若是把我放在这里,即便是有饭吃有肉下酒,我又能留下什么呢?恐怕连一抔黄土都留不下。

  很多年以前,我曾游览过颐和园和故宫。多年之后,我还对故宫记忆深刻,我曾在一棵榕树下口出狂言:如果我活在那个年代,一定进宫做个妃子,无需见到皇上,有琴棋书画就够了。那时候我仿佛是一匹奔驰的野马,无论前面是深沟还是高岗,都能一跃而过。昨日在慈禧太后赏景的园子里,我举步维艰,始终咬牙坚持着,看来,是真的不“青春”了。

  尽管京都的秋不露声色,但是秋天真的要走了。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