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小说 >> 今日作家 >> 正文

一意孤行的理由(哲贵)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1月09日09:56 来源:中国作家网 哲 贵

   哲贵, 1973年生,浙江温州人,鲁迅文学院第二十届高研班学员。中短篇小说集《金属心》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另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施耐德的一日三餐》、 中篇小说选《信河街传奇》、长篇小说《迷路》《空心人》等。曾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首届人民文学新人奖、十月文学奖等。

  我生活在著名的温州,世人知道温州大多因为经济,那么,从文化和文学的角度打量,温州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

  温州的史书说,在唐以前“未著名于世”。这是自我慰藉。如果我查的资料没错的话,宋以前,温州留存下来的大概是“一本集子两个人”。“一本集 子”是指永嘉大师释玄觉的《证道歌》,是本2000多言的佛学著作。“两个人”是指唐代大中己卯科(859年)的吴畦和天佑丙寅科(906年)的薛正明两 位进士。其中吴畦最多只能算半个温州人,他是山阴人(今绍兴),直到乾宁三年(896年)四月才举家迁居温州安固(今温州瑞安市)。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从中国的历史来看,温州僻处东海之滨,远离当时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不仅仅是“未著名于世”,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种情况到宋代有了些变化,特别是南宋都城迁移杭州之后,温州的经济和文化有过短暂的灿烂。还是以进士为例,南宋152年(1127-1279),温州共出了1380个进士,而温州历史上一共有1583个进士,短短152年,进士人数约占整个温州历史的87%。

  进士数量的多寡或许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在南宋那短暂的152年里,温州的文学确实出过几个人物和一些作品,譬如永嘉四灵和他们的著作。

  永嘉四灵指的是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字灵秀)。与他们同时代而诗歌理念相左的是江西诗派,江西诗派自称师 法杜甫,喜欢运用古典成语。永嘉四灵偏偏远离杜甫,亲近晚唐的姚合和贾岛,尽量使用白描手法,抒发个人情怀,认为抒写个体感受才是诗歌的生命和意义所在。 他们这种诗歌理念开创并直接影响了后来的江湖诗派,从而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痕迹。但是,钱锺书在编《宋诗选注》时对永嘉四灵评价不高,他的原话是这么说 的:“杜甫有首《白小》诗,说:‘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意思是这种细小微末的东西,要大伙儿合起来才凑得成一条性命……读了‘四灵’的作品,就觉得 这种同一流派而彼此面貌极少差异的小家不过像白小。”钱锺书称“四灵”的诗歌主张“偏激”,格局小,那么,作为当事人的“四灵”知道自己的局限吗?

  我觉得他们心里是明白的。

  “四灵”能够在当时南宋文坛冒出来,并造成一定影响,跟两个人有关:一个是潘柽,另一个是叶适。

  “四灵”的师傅是潘柽,字德久。叶适曾说:“永嘉言诗,皆本德久”。潘柽这个人非常有意思,他父亲潘文虎是武科状元,而他却喜欢写诗,喜欢跟诗 人交朋友。但潘柽文运不好,老考不中进士,只能依靠父亲的恩荫当个小武官。潘柽的另一个爱好是到处漫游,结交天下各路诗人朋友,在江湖上颇有诗名。因为四 方游走并与朋友交流,大大提升了他的诗歌视野和境界,也渐渐形成了自己的诗歌主张。在潘柽当时交往的朋友中,名头响亮的有陆游和姜夔,他出使金国时,陆游 还写了一首《送潘德久使蓟门》(《剑南诗稿》卷20)相赠,他当然知道,在当时的国家环境里,陆游的诗歌才是主流,而且,他跟陆游一样怀有强烈的爱国热 忱,他的诗歌主张和表现形式完全可以走陆游那一路,可以气势磅礴,可以家国情怀,但是,潘柽选择了晚唐,选择了姚合和贾岛,他带着“四灵”毅然决然地走上 了一条诗歌小道,寻找自己人生的“神庙”去了。我相信,潘柽一定跟“四灵”探讨过诗歌的内容和风格,肯定也分析过当时的诗歌潮流,更是不断地叩问自己的内 心,然后,他们选择了这条通幽小径,一头扎了进去。

  叶适号称当时大儒,他能够在国家危机时刻,帮助赵汝愚扶持赵扩(宁宗)登上皇帝位,肯定是一个有大局观的人。他因为“庆元党禁”,1198年被 罢官回温州老家,一直待到1202年复出,这段时间,他与“四灵”接触频繁,写了大量评论文章向当时文坛推介“四灵”。另一次是1208年,叶适再次罢官 回乡,撰文大力揄扬“四灵”。叶适为什么不遗余力地助推和赞扬“四灵”?我想,同乡的身份当然是个因素,师生的情谊也应该是个因素,但这些因素的前提是叶 适必须欣赏和赞同“四灵”的诗歌主张和写作,他如果不认同“四灵”的诗歌主张,不喜欢他们的诗歌作品,即使有心提携,也是出手无力。

  那么,叶适为什么会喜欢并认同“四灵”的诗歌主张和创作?他从文化中心“帝都”归来,对当时的主流文化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和判断,为什么偏偏向世人隆重推介这个“细小微末”的诗歌流派?

  我突然想起朱熹当时对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的批评:“譬如泰山之高,它不敢登,见个小土堆子,便上去,只是小。”朱熹理学的核心是道,形而 上,永嘉学派事功之学在朱熹看来当然形而下,当然瞧不上这个“小土堆子”。然而,永嘉之学从北宋王开祖开始,经过100多年传承和积累,发生了从心性义理 之学到经制事功之学的转变,如果用朱熹的眼光看,就是从“泰山”转向了“小土堆子”。我想问的是,叶适和永嘉学派为什么要这么变?用意何在?

  自宋以后,温州人一直用实际行动延续永嘉学派薪火,但这把火一直没烧旺过,但也没灭过,它的影响范围只是生活在温州的土著和出去闯荡的温州人,它似乎成了温州人的血脉,也成了温州人一意孤行的精神支柱。

  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特点,也有每一个时代的局限。回望历史,是希望从人与事中获得反思,对当下有所裨益,能够避短扬长,不断拓展自己认识和行动的能力,但是,古往今来,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又有几个人呢?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