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酷评 >> 正文
![]() |
![]() |
上世纪90年代,长影的影片拍摄渐渐陷入低谷,娱乐片的拍摄虽然在继续,但佳作却难觅踪影,除了少数几部主旋律影片独挑大梁,长影的影片创作几乎乏善可陈。进入新世纪以来,长影的电影创作有所突破,影片的题材样式渐渐宽泛起来,本文即从长影“通俗剧”影片创作的一个角度入手,简单分析其“通俗剧”电影的人性、人情,挖掘其人文内涵。
近十年间,长影拍摄了很多爱情片。有《情人假日酒店》、《天使不寂寞》、《柠檬岁月》、《夏天雨不停》、《爱情散打》、《失恋日记》、《我只在乎你》、《快乐俏天使》、《结婚不结婚》、《漂亮的女邻居》、《浪漫女孩》、《两个裹红头巾的女人》、《红飘带》、《情陷擂台》等。
1.在对爱情的表现方面,其中一些影片展现了当代青年男女对爱情的新视角和新理解,比如《情人假日酒店》、《天使不寂寞》、《漂亮的女邻居》、《快乐俏天使》等;还有一些影片表现经过执着的追求所获得甜蜜的爱情,比如《爱情散打》、《失恋日记》、《柠檬岁月》、《红飘带》等;还有探讨婚姻与爱情关系的影片《结婚不结婚》;思索爱情与物质关系的影片《浪漫女孩》等等。
《漂亮的女邻居》的编剧兼导演是韩志君。影片中,勤劳质朴的满枝儿在新婚第二天成了寡妇,靠渡船为生的苇子全心全意照顾着她,开鹿场的大老板冯丙奎偶然间结识了满枝儿,他为大山深处这般美丽灵秀的女子所折服,向满枝儿展开了猛烈的爱情攻势,而他的表弟兼司机墩儿在替表哥牵线的同时也深深地爱上了这位漂亮的女邻居。故事就围绕着一位农家女对三个男人的选择展开来,以东北农村为背景,不仅展现了美丽富饶的关东大地,而且塑造满枝儿、苇子、冯丙奎和墩儿等性格各异、生动可信的人物形象,深刻反映了当代农民生活状态的同时,刻画出了他们的情感追求。从满枝儿身上能看到当代农村妇女的勇敢和对自身价值的肯定,这也是影片导演所最为看中的,“最重要的是影片从人性、文化的视角来透视社会、反映社会”。
《浪漫女孩》是韩志君编剧兼导演的又一部力作。本片可以说是一个被浓缩的欲望年代的人生寓言,从幸福和物质的角度对爱情进行了探索。故事发生在云贵高原一个偏远、封闭的小镇,石房、石瓦、石阶、石壁围堵的空间坚硬、古朴而且狭窄逼仄,其中小的路、深的林、湿滑的苔藓,虽然美丽却也透射出压抑得令人窒息的气息。影片的女主人公岑小小就生长在这里,她美丽而且善良,她聪明而有心计,在她身上有着古老美丽与现代物质矛盾交织的忧伤与苦痛。她为了追求物质生活放弃了青梅竹马的林小舫,而利用自己的美丽与心机嫁给了镇长的疯儿子辛小刚,可是富裕的生活没有维持多久,镇长就因经济问题被抓进了监狱,这个光鲜得如同皇宫般的家瞬间坍塌,小小只能挺着大肚子又走街串巷地卖豆干了,而她身后是刚刚领了结婚证的表妹香芹和林小舫……古老的磨盘、碾米的转轴和流动的水车默默地注视着这个悲情的女孩和她身上发生的悲剧故事,这不仅是岑小小个人的命运,更是整个社会中广泛存在的相当一部分青年命运的缩影。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如何过好的生活,如何追求幸福这个问题的确让很多人迷失,我们不
难看出编导对岑小小的批判意味,但我们又不能过分责备这个女孩,影片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把当前青年的生活状态和精神渴求都呈现出来了,没有直白地灌输任何思想意识,而是启发观众自己去思考。的确,在诗情画意中去表现美的被伤害、被毁灭,值得我们深思。
2.除了表现爱情,长影在新世纪里还拍摄了几部涉及人性反思、现实重负等命题的影片。
《三个人的冬天》编剧张笑天、张夷非,导演张夷非。影片具有不同寻常的人物关系,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一间破屋和两铺土炕,一场发生在灵魂深处的道德冲突。编导没有把精力放在如何吸引观众的好奇心上,而是用平静、不动声色的影像画面推进了叙事进程,将主人公的内心波澜和道德选择行云流水般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在这部影片里,伐木工人魏大山显然是最为丰满的人物形象,为了救人自己却被“坐了殿”的松树砸成重伤以致瘫痪,徒弟黑塔一直帮衬
着这个家,但魏大山过意不去,强行按照当地“拉帮套”的陋习将云凤让给黑塔,作为一个男人,魏大山苦苦地维护自己仅存的那点面子和尊严,尽管已丧失了性功能,却还是执意与黑塔分单双号与云凤同房。尤其在发现自己的女人真正爱上黑塔以后,他的自尊心逐渐被扭曲、变态,以致由爱生恨。云凤生下的女婴魏大山坚持自己才是爹,七年后他重新站立起来之时,魏大山恢复了一家之主的姿态,他不能再容忍黑塔这个第三者的存在。在魏大山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男人的全部无奈与挣扎,他是不幸的,他是可怜的,然而他又是可恶的。在云凤铁了心要跟黑塔过日子跟自己离婚时,魏大山带走了女儿参花。影片并没有就此结尾,魏大山最终送回了参花,扛着行李一个人悄然消失在茫茫雪原的深处。他的舍己助人叫人感动,他的不幸遭遇让人同情,他的心理扭曲让人忿恨,他的悔悟让人欣慰。这样一个大山深处的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深深引发了人们对人性的思考,随着魏大山两行渐行渐远的脚印,我想,他应该能找到自己新生活的开端。
电影《耳朵大有福》是辽宁电影制片厂与长春电影制片厂合拍的一部描写普通百姓生活的影片,围绕范伟扮演的从机务段退休的工人王抗美而展开,王的妻子患病住院,王的女儿面临婚姻危机,王的儿子不务正业,王的同胞弟弟痴迷麻将,老父亲年迈却得不到应有的照料,王自己希望谋求职业却多次未果,王想要单位多照顾一下却开不了口……老实巴交的东北男子充满了心酸的生活默默地展开在我们面前,时代飞速变化,欣欣向荣的浮华景象背后却仍有艰难的挣扎与痛楚的呻吟。影片的平民化创作态度和充满关怀的人文意识成为长影创作中思想深度和美学潜力的有力表征。
对于爱情的理解、对于人性的思考其实在电影创作中并不少见,但却往往由于编导的水平或者想要表达的内容过于庞杂而走向散漫,以致失去张力,长影的这几部电影虽然不能完全避免这样那样的问题,却以带着黑土地的关东风情开启了人性思考的创作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