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电影人 >> 正文

不灭的星火——忆电影表演艺术家仲星火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1月07日10:56 来源:中国艺术报  老老夏
仲星火近影 宋向阳 摄 仲星火近影 宋向阳 摄

  仲星火(1924 - 2014) ,安徽亳县(今亳州市)人,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 1949年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直至退休,拍片逾百部,代表作为《今天我休息》 《李双双》 《405谋杀案》 《巴山夜雨》 《月亮湾的笑声》 《天云山传奇》等,曾获第二届电影百花奖最佳配角奖、首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女配角集体奖,入选“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和“50位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 。 

张瑞芳和仲星火在电影《李双双》中搭档默契张瑞芳和仲星火在电影《李双双》中搭档默契
仲星火主演的轻喜剧风格故事片《今天我休息》广受观众好评 仲星火主演的轻喜剧风格故事片《今天我休息》广受观众好评

  12月25日那天,突然从微信上看到“仲星火于2014年12月25日中午11点52分在上海黄浦区中心医院去世,享年90岁”的消息,大吃一惊,因为在我的脑海里,他就是身体健康、快快乐乐的“马天民” ,绝不可能与“死亡”二字联系起来!可这居然成了事实……

  《李双双》之缘

  第一次去采访居住在杨浦区的仲老爷子时,他才八十出头。当时要拍一部张瑞芳的纪录片,而他是《李双双》的二号人物,决不能漏了他。一见面,看到的就是马天民和孙喜旺式的笑,憨憨的,脑海中立刻就浮现出他在电影里的样子。

  老爷子回忆起拍《李双双》的那些陈年往事,就像发生在昨天。“哎呀,我那时根本还不太懂怎么演喜剧啊,张瑞芳老大姐就耐心、细心地帮我,一起做小品,就像生活中一模一样。她是我们的‘政委’ ,我可真是佩服她啊,呵呵呵呵! ”

  当时,在如何把握喜剧表演的分寸上,鲁韧导演和张瑞芳有分歧。鲁韧有顾虑,不希望表演太夸张,生怕被批“丑化劳动人民” ,而张瑞芳则觉得憋着劲演不过瘾,无法充分表现李双双的个性。仲星火夹在当中不知如何是好。正尴尬着,担任导演助理的吴贻弓小小地发挥了一把,拍预告片时把李双双和喜旺又打又闹的戏全盘摄入,只见仲星火扮演的喜旺被双双又气又恨地捶打,躲闪不及一屁股跌坐在门外的院子里,狼狈不堪,惹得双双不由自主“哈哈哈哈”大笑起来。后来鲁韧导演看了这些“疯”镜头,觉得实在精彩,就剪进了影片中,果然增色不少,成为令人印象深刻的经典段落。张瑞芳因此片获得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而仲星火勇夺最佳男配角奖。

  后来仲星火不仅与吴贻弓导演又成功合作了一部《巴山夜雨》 ,还与小吴(天戈)导演也合作了一部微电影《毛泽东在上海1924》 ,主要表现1924年国共合作时期青年毛泽东在上海从事革命工作的一段经历。在这部戏里,仲星火只不过是客串一个“名人故居的讲解员” ,一位老年“志愿者” ,没几句台词,但因为之前有《李双双》 《巴山夜雨》与吴导合作的渊源,不管戏多戏少,他都愿意助吴导一臂之力。

  在《毛泽东在上海1924》的新闻发布会时,老爷子非要站起来讲话:“我今天要讲三句话。第一句是荣幸;第二句话,还是荣幸;第三句话,还是荣幸! ”他事后悄悄对《毛泽东在上海1924》的编剧黄亚洲说:“这个年纪,我对生死早看淡了,能为观众再奉献一点,是很光荣的事。 ”

  正是抱着这样的宗旨,老爷子甘愿助人为乐,在《建国大业》里演个民主人士,在《飞越老人院》里和老伴一起演一对没台词的群众角色,在《少年邓恩铭》里又客串一把……他说:“我是个‘多演主义者’ ,正角、反角,喜剧、悲剧都演过。 ”所以,他参演的影视剧超过百部。

  新时期传奇

  第二次采访仲老爷子是受《大众电影》委托,要他谈谈新时期的电影表演成果。

  当时他87岁,忙于社会活动,因为他在《今天我休息》中扮演的那个好民警马天民实在深入人心,21世纪初还在全国网络联选中入选“中国十大民警” ,每年要当评委,给社区民警颁发“五个一奖” ,有时候和马天民的原型人物共同上台,还经常被要求以马天民的名义去当证婚人;再就是以公众人物形象现身于各种场合。那天就是因为他突然接到通知,上午有个必须参加的活动,采访时间只能延迟到下午2点半。

  一见面他就乐呵呵地笑了起来,“哎呀,我们见过的,那次去江阴……”他大概忘了我曾经登门采访,却记得上海影协组织的上官云珠老家举行的塑像揭幕活动,我和他都参加了。“我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一些活动,满足大家的需求,这也和我扮演的马天民的精神是一致的。 ”仲星火说。

  我忽然发现,老爷子鼻子里塞着棉花,就问有什么不适。他笑笑, “不碍事,内火旺,出了点鼻血。 ”于是就打开了话匣子。

  1979年的《405谋杀案》是老爷子《今天我休息》之后演的第二个主角。当时日本的《姿三四郎》刚刚在我们这里播放,很受欢迎,所以沈耀庭导演也在这部电影里用了很多动作元素。为了塑造好公安老侦察员,仲星火每天到市体育宫武术队去练习,不料腰病复发,只能咬紧牙关,一天下来累得迈不动步。这部电影很卖座,是当年的票房霸主, 0 . 25元一张的票价创下一亿元人民币的票房收入。那时上影厂刚开始实行奖金制,他为此得了14元奖金!

  至于演《巴山夜雨》里的乘警老王,仲星火试着通过眼神和一些小动作来表达内心细微的情感,看到乘务员有个掸帽灰的习惯动作,就用到了角色身上。最后剧组演员得了个首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女配角集体奖。仲星火开玩笑说:“我连一个鸡翅膀都没拿到,哈哈哈! ”

  《天云山传奇》是仲星火的成功转型之作。第一次演地委副书记,觉得有难度。谢晋导演提了两点担心,一是他和王馥荔演夫妻年龄相差太大,二是怕他演过喜旺,观众一见他就要笑。仲星火的斗志被激起来了,后来才明白,原来谢晋是在用激将法,希望他认真对待。于是,在拍地委副书记吴遥和妻子宋薇冲突那场戏时,需要气极打倒王馥荔,并且带翻旁边的茶几。导演要求真打,第一遍不满意,又拍了两次总算OK,仲星火不好意思极了,一个劲地向王馥荔道歉。

  那是仲星火从影的第二个黄金时代,一年多演了4部电影:《405谋杀案》 《巴山夜雨》 《天云山传奇》 《月亮湾的笑声》 (两年后又拍了续集《月亮湾的风波》 ) ,警察、干部、老农民,演啥像啥。

  老兵戒酒事

  第三次采访是去年为了给北京的一本电影圈内刊写“封面人物”专稿。打电话和他预约,只听老爷子在电话那头询问老伴:“你给看看,我哪天有空啊?哦,明天下午没事。 ”

  门一开,熟悉的镜头再次出现,老爷子乐呵呵地迎出来,仍是马天民和孙喜旺式灿烂的笑。“哎呀,最近忙得很,活动特别多啊! ”因为他拍的电影多,所以每遇纪念老艺术家的活动几乎都有份。

  老爷子特别感到欣慰的是出了一本关于他的传评。几年前,上海文联策划的“海上谈艺录”系列传记加入了仲星火的大名。老爷子对这件事情非常重视,极其认真,认为这是对其人生经历和艺术生涯的一次总结,告诫作者,一定要尽可能做到真实、准确,再适当考虑生动性,决不能花里胡哨任意拔高。初稿完成后,老爷子亲自做了两次修改。2013年7月, 《银幕荧屏一老兵·仲星火》一书终于问世,老爷子很满意,也很感激上海文联和作者,一本本地寄送给亲朋好友。在老爷子心里,这本书就是他这个“老兵”的“新传” 。

  提起自己的戒酒轶事,老爷子更兴奋,尽管这事他已和多人说过。

  酒既是仲星火的“毒药” ,又是他的补品。他的老家皖北有喝白酒的传统,从小跟着大人喝那种度数很高的白酒,上了瘾。拍戏之余,他喜欢和酒友们“感情深一口闷” ,直到喝酒闯祸。那是1987年去江西南昌拍电影《小大老传》 ,仲星火在开机宴上喝过了量,导致急性胃出血,需要住院。仲星火只能要求换人,导演急了,“立时三刻上哪儿再去找主演啊?开玩笑嘛你! ”

  没办法,在医院作了必要的治疗后,第二天一早仲星火就抱病救场,一天拍80多个镜头,虚汗浸透了毛蓝布上装,拍四小时就要打一针,止血止疼,硬是坚持拍完了这部戏。

  医生说,高度白酒喝过量,酒精里的乙醇刺激、灼伤胃黏膜后,导致胃黏膜糜烂出血,再这么继续喝还可能造成急性胃穿孔,而且乙醇会转化成乙醛,对肠胃和肝脏都有损害,甚至导致癌变。于是,仲星火萌生了戒酒的念头,可是不仅没戒成,酒量反而有增无减,直到有一次喝得不省人事,才又一次领教喝酒的害处,于是痛下决心。

  做过护士的老伴祝芸仪让他采取“两改一减”的“限酒法” ——逐渐从喝高度酒改为低度酒,从喝劣质酒改为优质酒,从大酒量减成小酒量。一段日子下来,喝酒的量大大减少,也不馋了,想喝的时候就最多一小酒杯。接着又建议他喝口感柔和、通络活血、养胃护肝的黄酒,还加了一些蜂蜜、枸杞等等,其实已经是一种药酒了。

  因此,老爷子特别感激陪伴他30多年的第二任太太,称她是“祝(英台)家小妹” ,把他的身体养护得这么好。可老爷子最后病倒是否仍是早先喝酒之祸呢?不得而知……

  晚年的仲老爷子每天喜欢看看电视,翻翻书,阅读十几份报纸,还喜欢练练书法,拿它当运动,再就是发会儿呆,过滤一下自己的人生。老爷子整天乐呵呵的,所以他永远被观众记得和爱戴。他说:“有啥好不乐观的呢,老年了能过上现在这样的舒心日子,那真是赚大了! ”

  当他知道我也是一名书法爱好者,就把家藏的宝贝一幅幅展给我欣赏,并要我给他写一幅字。“什么内容? ”“随便! ”我受宠若惊,几经斟酌,觉得孟浩然的诗《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挺符合老爷子的心境,便书成狂草送去,却不知他是否满意……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