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美术 >> 美术动态 >> 正文

全面展现我国书法艺术的历史“书迹”

——记“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中国古代书法”专题陈列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1月05日11:43 来源:中国艺术报 邵杰

  2014年12月28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国书协主办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中国古代书法”专题陈列展览作为常设的专题陈列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拉开帷幕。

  文字之始,即书法之始。在人类艺术的宝库中,中国汉字书法艺术作为一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成为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文化代表之一。展览上,商代牛骨上镌刻的《王宾中丁·王往逐兕涂朱卜骨刻辞》 、秦代青铜铸造的《始皇诏量》 、东汉元和二年的陶制《公羊传》砖、战国·楚的玉质印玺、北宋由宋徽宗赵佶书的大观通宝钱币、南宋《泉州本淳化阁帖》 、清代《琅琊台刻石拓本》 、晋代《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佛母品残卷》 、唐代写本《开蒙要训》残纸,以及元代书法大

  家赵孟頫的《草书谢昌元之座右辞卷》 、明代书法大家董其昌的《行书李颀诗卷》等120余件文物精品,被分门别类,以甲骨文、金文,陶文、砖文、瓦文,玺印、钱币文字,碑拓、墓志拓、刻帖,汉至唐墨迹,宋元明清墨迹6个部分进行展出。展览从中国最早的、具有成熟体系的文字出现的商代至明清名家名作,全面展现了我国书法艺术发展变化的历史“书迹” ,同时也深刻体现了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

  其中,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展览突破了以往以书法作品为展示主题的形式,将融汇于古人社会生活遗存当中的众多造型精美的甲骨、陶、瓦当、砖、古镜、玺印、钱币上的文字资料囊括其中,使这些留存在祭祀器皿、建筑材料、日常用品等上面的铭文、契刻、戳印、书写的文字或符号以中国古代“书迹”的一个部分的独特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为广大观众带来了一场极具新意的立体化的中国古代书法展览,使大家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产生了更深层的、生动化、活态化的理解。

  据悉,中国国家博物馆同期还推出了《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中国古代书法》 、 《中国国家博物馆——百年收藏集粹》两部新书。其中, 《中国古代书法》系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藏3万余件古代书法作品中精选近400件,以文物类型和材质为经,以不同时代汉字书法发展为纬,时代序列完整,书法载体种类丰富,可谓是一部汉字发展史的文物资料研究汇编,更不啻为一部书法史的艺术资料研究概览。这两部书的出版具有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研究的重大价值,旨在更好地发挥文物馆藏为社会服务的作用。

  中国国家博物馆一贯重视对古代书法的征集与收藏,历经多年的努力和积累,至今收藏的古代书法涵盖甲骨、金文、陶文、砖瓦文、玺印、钱币、文书、写经、碑拓、宋元明清书家名作等诸多门类,数量已达3万余件,这一数量在国内同类收藏中无疑位居前列。这些书迹作为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书法艺术史上的重要文化遗产,充分反映了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变化,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当今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不能离开传统,这需要我们经常回过头来,从古人那里、从传统经典法书中汲取营养,去学习、去研究,然后以此为根基,再去突破、去创新。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介绍说,为了让这批数目庞大、内容丰富的古代文献和书法艺术珍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更好地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当今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让这些文物藏品“活起来” ,中国国家博物馆特别筹备的此次展览正是希望人们可以借此在欣赏这些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书法作品的同时,更多地了解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历史与文化,并得到一些借鉴和启发。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