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文艺工作座谈会 >> 正文

建构正能量的文艺创作生态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1月05日10:14 来源:中国艺术报 高力

  “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 ,“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 ,“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 ,“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 ,“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 ……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对当下文艺工作者提出的句句箴言,可谓有着振聋发聩、醍醐灌顶的作用,对于我们厘清当下文艺创作的种种乱象,建构正能量的文艺创作生态有着拨云见日的指导意义。

  在当下中国,拜金主义的盛行、“娱乐至死”的喧嚣、价值观的倾覆使当下的文艺创作生态处于亚健康甚至病态的状态。这种亚健康或病态在影视创作领域表现得更为突出。为了追求票房和收视率,很多影视作品陷入低俗化、庸俗化、同质化的怪圈而不能自拔。荧屏上充斥着炫富、恶搞、雷剧、神剧、猎奇、窥视隐私、色情营造、感官刺激、低级噱头等大量负能量的垃圾信息。许多文艺工作者多以经济效益为创作出发点,身陷拜金主义泥潭无法自拔,将真善美的文艺审美追求完全弃之脑后。事实上,当下这种负能量的、亚健康或病态的文艺生态不仅仅体现在文艺创作领域,还体现在文艺批评领域。

  笔者认为,在当下文艺界,当代文艺批评与文艺审美建构业已呈现出停滞和固化的状态。诚如一些文艺界的有识人士所言,文艺创作的繁而不荣、兴而不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文艺创作缺少批评精神,失却文艺批评的鞭策和护佑。文艺批评已经蜕变成文艺表扬甚至是作品广告,一些宣传和炒作代替了文艺批评。“友情褒扬”“红包评论”以及以圈子为中心的两极评判的“捧杀”与“棒杀” ,更使得文艺批评面临诚信危机。如果我们不能建构良好的文艺批评生态,不能对文艺作品说真话、讲道理,让商业利益替代艺术标准,对大行其道的低俗庸俗的文艺作品一味地鸣锣开道、大唱赞歌,文艺批评价值何在?可以说,习总书记倡导的说真话就是要重新淬炼文艺批评这一利剑,讲道理就是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既不让批评失语、缺位,又能驾驭批评方向,褒贬得当而不越界,以此带动文艺作品的繁荣发展。

  另外,在当下文艺传播领域也呈现出这种负能量的、亚健康或病态的文艺生态。近年来,一些传播学研究者提出了绿色传播的概念,其本意是健康的、有效的、充满正能量的大众传播。而在当下的影视传播中,充满负能量的烂片雷剧大行其道,一些优秀的电影作品却叫好不叫座,一些千篇一律、毫无原创力甚至主打猎奇、窥视隐私、以无耻为原料、拿缺点当笑料的电视节目充斥屏幕。现实中,当拜金主义、娱乐至上大行其道,当经济效益被无限放大时,人们对真善美的艺术追求便渐行渐远。鉴于此,习总书记对“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的强调就显得尤为重要。

  “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 ,“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 。习总书记对优秀文艺作品的阐释,不仅仅是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希冀,亦是对建构健康的、正能量的文艺创作生态的期望。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总书记提出“艺术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的箴言,这实际上是强调了文艺创作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的优良传统。几年前,在拍摄我编剧的电影《红色恋曲1933》时,出演剧中老年雪儿一角的著名表演艺术家田华提出要早几天来外景地深入生活,曾使我惊诧不已。我很敬佩老一辈文艺工作者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也深深地感到对当下许多文艺创作者而言,“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已经成为一个很陌生的词汇。闭门造车、天马行空般的胡思乱想,已经成为许多文艺创作者的创造常态,接地气的文艺作品越来越少。有些艺术家即使偶尔人下去了,却是心浮气躁、走马观花,对生活的观察与认识亦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这样就很难创作出有分量、有生命力、接地气的文艺作品。诚如习总书记所言,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我们文艺创作只有建立在真实的生活体悟与真挚情感的倾注之上,才能让写作根生灵魂、花开心空、拂面春风、养息鲜活,才能使写作有根深泥土的实在、天地相接的旷远,才能使文艺工作者真正把握时代进步脉络、体悟群众冷暖诉求、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实现文艺工作艺术价值和时代价值的统一。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