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美术 >> 美术动态 >> 人物 >> 正文

安正中的故土情怀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2月29日11:11 来源:中国文化报
村头小景(水彩) 17×17.5厘米   1970年 安正中  河南省美术馆藏村头小景(水彩) 17×17.5厘米 1970年 安正中 河南省美术馆藏

  安正中生于战乱年代的河南镇平,后追随革命参加了渡江战役和抗美援朝,屡立战功。转业后考入西安美院,毕业后先在宝鸡,后至陕西省美协,1988年出任陕西省美协秘书长直至辞世。先生在各种艰苦的条件下写生、创作不断,且为群众艺术的繁荣俯首耕耘,鞠躬尽瘁。他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和为美术事业所作的贡献在全国美术界享有较高声誉。虽然他一直工作在陕西,但他是河南的骄傲,是现代豫籍有影响力的画家之一。

  2013年 9月,安正中先生的家属将安正中各个时期的精品力作共计223幅捐献给河南省美术馆,为河南人民增加了一批珍贵的艺术财富。关于这批作品的收藏,其中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安正中先生一生关注美术事业的发展,生前亦曾数次将自己所珍藏艺术品无偿捐给国家。他也始终不忘对故土的真挚情怀和对人民的深情厚意。将其作品捐献给美术馆是先生的夙愿,缘于2013年陕西、河南两馆的合作展览。在此次展览的筹备期间,河南省美术馆馆长化建国与安先生的家属安远远女士以及中央美院岳洁琼等各位老师在休息闲聊时,化馆长无意中谈及欲在河南成立美术奖助基金的愿望,这一愿望得到了安远远女士和岳老师的赞许和支持。安远远沉思片刻,表示愿意鼎力促成此事,将家中珍藏的老父作品捐赠出来,所得资金尽数捐出用于基金的启动。此次无意中闲聊的话题令在场的各位欢欣鼓舞。于是安正中作品的收藏项目和河南省第一个美术奖助基金会的计划就这样诞生了。

  成立美术奖助基金,目的是用于奖励扶持河南美术界的后起之秀和青年学子、扶持河南美术基础教育。化建国馆长感动于安家的义举,与各位到会家属、专家共同为这个基金命名——“正中美术奖助基金”。“正中”取其“河南乃九州之中、天地之中”的寓意,希望该基金发挥作用为促进中原大地能够在新时期焕发活力、重新崛起尽一份力。“正中美术奖助基金”的设立既是对像安正中先生这样的艺术家和美术工作者艺术精神的继承,又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希冀,也必将对河南青年美术人才的培养及河南美术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而重要的推动作用。更令人感动的是在第一笔资金注入后,安正中亲属又将家中多年珍藏的其他艺术家的作品全部捐赠出来,并且动员好友捐助,继续筹集资金注入基金,目前资金已全部到位,达到200多万元,超过了法定的注册基础资金。该基金已在申请注册阶段,很快将开始运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当河南省美术馆典藏部工作人员去家中签订合同、接收作品时,看到的是经安正中先生亲自整理托裱、分类明晰、保存完好的作品及生平创作资料。可见先生及家人极为珍视这批作品。谈话中安先生家属回忆起先生早期做群众文化工作以及写生创作的经历,那些朴实无华、甘于奉献的林林往事令人动容。这个艺术之家受安先生的影响,可谓一脉相承,他们的捐赠义举延续了先生的高贵品格,为社会树立了高尚的道德典范,也是我们美术馆人学习的楷模。

  为缅怀安正中先生对美术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和杰出的艺术成就,河南省美术馆于2014年6月至12月长时间展出了“河南省美术馆馆藏艺术家捐赠作品展之故土情怀——安正中作品展”,作为文化部2014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的系列展览之一奉献给广大观众。

  展览以“诗意之美”“质朴之风”“创作之源”3个单元共85幅作品,从追求诗意境界的国画创作,抒写质朴情怀的水彩、版画,记录创作之源的素描和速写等多个侧面反映了安正中先生一生的创作成就。对安正中先生的创作手法、艺术风格和美学观念进行了全方位立体的呈现与深刻阐释,并结合文献、图片资料还原时代语境,探讨安正中先生的艺术精神和成就在当下带给我们的启示。

  徜徉展厅,从战争时期到和平年代,从劳作场面到地域风光,所展出的精品画作贯穿先生一生创作的各个阶段。安先生古道热肠,平生热心普及群众美术事业,忆及先生,不时有人啧啧赞叹,称安先生人品画品两不朽。

  “我之所以用‘质朴无华’这四个字来评价安正中的绘画创造,是因为不论他作品的思想内容还是形式技巧,都具有这一品格,这是由他的人品所决定了的。他的身心从培育他的这块大地和人民那里得到净化、陶冶和启迪的正是那种纯净、真诚的感情以及朴素、深沉的表达方式。我想,用‘质朴无华’来评价安正中的作品,也符合他纯朴的性格,他一生之所以闪闪发光,全在他默默无闻的奉献之中,而他的艺术创造之美,也尽在这‘质朴无华’的品质之中。”这是美术史论家邵大箴先生给予一个值得所有人敬重和缅怀的艺术家的最贴切的评价。郭黎莅 刘君湘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