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科幻 >> 新闻 >> 正文

韩松:比科幻还要科幻的2014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2月29日09:48 来源: 韩松

  新媒体时代的读书主张。

  ——主持人:梁赛玉

  作者:韩松( 科幻作家,代表作:《地铁》、《高铁》、《火星照耀美国》、《红色海洋》、《宇宙墓碑》等。多次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世界华语科幻星云奖。)

  对于我来说,2014年最难忘怀的一个月是九月,其时,已有25年历史的中国最顶端的科幻大奖《科幻世界》银河奖颁奖典礼首次来到上海举行。银河奖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我最早的科幻小说就是在《科幻世界》上发表并获银河奖的。颁奖后,主办方联系了上海天文台供与会者考察。

  今 年恰逢中国本土科幻诞生110周年——正是在上海,《绣像小说》杂志1904年发表荒江钓叟的《月球殖民地小说》。太空探索从一开始就是科幻主题,但很多 科幻作家至今连天文望远镜都没有见过,此次终于了此心愿。科幻被认为是现代化、工业化的副产品。科幻作家飞氘在年底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谈到,很可能是甲午战 争,催生了中国科幻。北洋水师的覆灭,使得不少中国先进分子把目光投向日本,把日本当作现代化成功的代表和楷模,去那里留学,鲁迅、梁启超正是由日文转译 首次把西方科幻介绍给了中国。这形成了中国科幻的第一次热潮。中国科幻的第二次、第三次热潮分别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末,与中国重新走向现代 化的时间一致,恐怕并不是巧合。只是后二次,分别是向苏联和美国科幻学习了。

  但我很快发现,今年其实没有多少人关心中国科幻诞生110周 年。这段时间里,中国比起科幻更科幻的事情太多了。人们只是在热烈谈论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50 周年,中国接入互联网20周年,以及这个国家新一轮改革的元年。这些都与中国正在进行的最新的现代化或者民族复兴紧密相关,换言之,与刚刚描绘出来的新的 未来图景有关。2014年被认为是一个转折之年。

  对于中国来讲,这实际上是多年来政治氛围特别浓厚的一年,与政治相关的话题不停刷新着移动 互联网上的新闻榜单,如力擒大老虎周永康、令计划、徐才厚和苏荣,每次都让媒体人兴奋不已而忙碌不堪。年初的一次香港之行,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后来我就 找了香港历史的书以及香港人写的科幻小说来读,才知道这里的问题不简单,政治早已被科幻预言了。记忆犹新的是APEC,连天气也带上会议色彩,那些个火爆 外交的场面,好像星际间的种族会盟一样。亚太自贸区路线图,中日关系的新变化,中美发表应对气候变化共同声明,皆关系地球未来。今年,中国最高领导人连续 三次出席纪念抗日战争的仪式,十分罕见。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更有明星范儿了,一年下来,中国主要的几位领导人估计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在各大洲奔忙。今年还是建 设法治国家元年。人们同时关注一个堪比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北京文艺座谈会。中国还步入了“新常态”,与持续三十多年的“旧常态”告了别。总之眼花缭乱,不学 习就跟不上趟。这致使我写作科幻的时间几乎没有了,年初订立的创作计划几乎都泡了汤。这一年,我认真读了习近平同志写的书,媒体报道说,他的书在海内外热 销,连扎克伯格也读。

  不 过,作为一名科幻作家,我除了关注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变化,也还念念不忘人类飞行器首次登临彗星的事件,这与我们的生存有关。正是彗星或陨星曾造成了恐龙的 大灭绝。另外是对火星的持续探索,包括印度的火星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这让我心情复杂。不管怎样,这一年,人类与宇宙更接近了。但在科学方面,像往年一 样,这一年《科学》杂志评出的十大科技新闻仍旧没有中国什么事。不过好消息是中国科幻崛起了,这年十月,《三体》英译本在美国发行。一个多世纪来,这是首 部中国科幻长篇小说被完整翻译到英语世界,它颇具象征意义,让人好像看到了“中国梦”的实现。而也是在十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按购买力平 价标准计算,中国GDP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我觉得这与《三体》英译本的面世是有关系的。

  这 一年,我去了香港、广州、上海、常熟、沈阳、杭州、成都等城市,以及河北的涞源县和贵州的铜关县,见证中国城乡和地区差别之大。我还去了美国、俄罗斯和希 腊三个国家访问旅行。在美国的华尔街和硅谷看到,这个国家仍然活力十足,并没有因为枪击黑人和虐待囚犯的“人权事件”而崩溃。它的创新真的跟科幻一样,是 中国访客难以想象的,或者说我们的想象跟美国的情况有相当大的距离。美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百分之五,大超预期,而中国一些经济学家却在谈论“十三五”期间 中国经济要下调到百分之六。我亲眼见到美国仍然是科幻大国,而与中国不同的是,它把很多科幻中描写的离经叛道的东西源源不断转化为现实。俄罗斯是今年的焦 点,今年的很多国际热点都与它相关。我亲眼见证了这个民族的伟大,还现场聆听了普京的演讲。这是一个令人佩服而焦虑的国家。俄罗斯人也在继续创作科幻小 说,这样它就不会跟美国打起来。希腊则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一切科幻故事的发源地。在那里我看到了很不同、也很熟悉的东西。我觉得,2014年的一些 热点,要放在70年前或者100年前,都可能导致世界大战,但现今人们却总体上保持克制,这也许是这一个多世纪来,读科幻的人更多了吧。像音乐一样,科幻 能跨越意识形态、制度、利益、文化和宗教的障碍。

  还 是回到难忘的2014年9月吧,这个月的最后一周里,发生了多起事件,后来被证明都彼此关联:欧洲航天局根据普朗克卫星的观测结果认为,宇宙大爆炸信号有 可能只是宇宙尘埃,今天的宇宙图像不一定要用引力波来解释;美国科学家用数学证明黑洞子虚乌有,大爆炸理论很可能是虚假的;美国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奇 异碳基分子,表明生命或起源于太空;美国天文学家发现,地球上的水比太阳更古老;英国物理学家霍金称上帝并不存在;新的考古证据显示马可·波罗比哥伦布更 早发现美洲;《21世纪经济报道》总编沈颢被警方带走;香港学生占领中环,社会发生剧烈动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对“伊斯兰国”发起空袭……这些只怕都 是在为世界走向大同而热身。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