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青春 >> 新闻 >> 正文

“作家富豪”的炒作者们,请歇一歇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2月25日10:41 来源:福建日报

  又到一年一度盘点季。19日,继“明星作家榜”“编剧作家榜”“网络作家榜”发布之后,2014年“中国作家富豪榜”也揭开面纱,有“暖男作家”之称的张嘉佳以1950万元版税登顶。

  今年哪个作家最会赚钱,哪类图书卖得最好,公众好奇、媒体关注,本无可厚非。不过有趣的是,当笔者打开搜索引擎,“王珞丹绯闻男友张嘉佳成作家‘首富’”诸如此类的标题赫然在目,让人仿佛置身娱乐版块。好端端一个作家,名气不够绯闻来凑,岂非咄咄怪事?

  公允地说,能接连斩获亚马逊畅销书黑马作家第一名、亚马逊年度畅销书总榜第一、kindle年度电子书收费榜第一以及京东年度青春小说榜第一这四顶桂冠,张嘉佳绝非等闲之辈。除了搭上“暖男文学”大热的便车,张嘉佳之所以能火起来,更在于有话题效应。曾看过一则叫人哭笑不得的报道:一次签售会上,一些小姑娘把他当明星追,见到他紧张得不得了,提问题就问:“你真的喜欢吃肉夹馍吗?”从粉丝众多的畅销书作者,到花边新闻的男主角,再到腰缠万贯的富豪,一个供人消费的娱乐人物的诞生,离不开媒体的推波助澜。

  不光上榜作家,整个作家富豪榜不也是一桩娱乐事件?任何一项排行榜要获得权威性和公信力,首先必须以公正客观的评判标准为前提,以全面准确的数据采集为基础。反观中国作家富豪榜,主要依据作品销售量,众所周知,现在许多作家都有副业,版税收入无法真正反映作家的实际收入情况,漏网之鱼难以避免;再者,据专业人士介绍,国内出版业的图书销售量常常是笔糊涂账,由于作家版税、图书发行量、图书销售量都是出版机构的商业秘密,谁也不会轻易透露,因此榜单上的数据往往很难保证其准确性。也难怪一些作家和出版社对此不屑一顾,甚至直言这些数字“非常可笑”。既然权威性和公正性存疑,为何主办方和媒体仍对作家富豪榜乐此不疲呢?无非是为了把它当作一个娱乐事件来炒作,在年底制造一次图书市场的集体狂欢,以吸引眼球罢了。

  作家富豪榜最为人所诟病的,恐怕还不是数据缺乏真实性,而是标准过于单一。诚然,在出版行业中,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大,以销售量为代表的数字化评价标准不可或缺,但并不是唯一指标。有人戏言,一个以写作为己任的作家,没有登上文学奖的高峰,却给弄到了富豪榜中去,他到底是该高兴还是不高兴?犹如木匠评上了打铁奖,裁缝评上了修鞋奖,这究竟是对其专业的肯定还是否定?

  作家富豪榜充其量只能证明作家的商业价值,不必与其文学成就成正比。综观历年榜单,不难发现,青春文学和网络文学独领风骚,其中不乏学者叶匡政所言的“历史情怀的浅尝辄止、媚俗自恋的小资写作、肤浅狂欢的青春梦呓”,而思想性和艺术性较强的纯文学作品,即便是茅盾文学奖得主,也只能勉强列入末席。当作家富豪受人追捧,很容易让作家的职业认同和大众的文学消费误入歧途。一些作家会为了爬上这张榜单,换取夸耀的资本,不惜迎合市场取悦读者,放弃对文学自身的坚守;一些读者会被充满庸俗浮躁之气的文学逆流所裹挟,丧失最基本的价值判断。不可否认,“君子固穷”的时代早已过去,作家凭借自己的才华创造财富神话应该被肯定,作家富豪榜的积极意义就在于,给予广大作家尤其是年轻作家追逐文学梦想的信心和动力。但别忘了,作品始终是作家的立身之本,不应为金钱所左右,沦为市场的奴隶。名不副实的作家富豪榜可以休矣,媒体也请歇一歇,别再给作家富豪添油加醋了。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