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资讯动态 >> 正文

侗族大歌《行歌坐月》:聆听千年天籁之音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2月24日10:27 来源:中国艺术报 张悦

  年轻的作曲家陈思昂为了创作侗族大歌音乐诗剧《行歌坐月》第一次到贵州便来到了演唱侗族大歌最重要的站点之一从江县小黄村,“这是我第一次现场听到侗族大歌的真实声音,震撼、震惊、原始的声音宛如天籁,声音的张力、空间意境是没有办法用语言形容的,可以说听到开头我就彻底地爱上了侗族大歌的声音。 ”从江县是侗族大歌的典型代表地区之一,从江县小黄侗寨是侗族大歌名气最大的歌乡,俗称侗歌窝、嗄小黄(侗语意为小黄的歌) ,尤其是小黄村的九位侗家小歌手曾多次陪同国家领导人出访,受到极高赞誉,“小黄九姐妹”“侗乡小百灵”“九朵小金花”等赞誉纷至沓来。陈思昂在黔东南体验的时间并不长,但在当地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展开创作,他说:“音乐的灵感不容我再多浪费任何一分钟,回到家便开始了音乐的创作。 ”

  即将于1月8日在国家大剧院首演的侗族大歌音乐诗剧《行歌坐月》由中央民族乐团、中共黔东南州委、黔东南州人民政府主办,由中共从江县委、从江县人民政府承办,中央民族乐团、黔东南州歌舞团有限公司、从江县、贵州民间侗族大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推出。

  侗族大歌,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在黔东南州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形式,有“天籁之音”的美称,被誉为“清泉闪光之音乐” 。2009年9月侗族大歌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侗族大歌是“一个民族的声音,一种人类的文化” 。自古以来,侗族人民视歌为宝,认为歌就是知识,就是文化,谁掌握的歌多,谁就是有知识的人。“饭养身,歌养心”这是侗家人常说的一句话,也就是说,他们把“歌”看成是与“饭”同样重要的事。 《行歌坐月》根据流传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侗族民间文学国家级非遗《珠郎娘美》改编创作。行歌坐月是侗族青年男女交际和恋爱活动的方式,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三五成群,相约在坡上、树下对唱情歌。通过唱歌,互相倾吐爱情。情深时,男女换记(送礼物)定情,约为夫妻。该剧生动地讲述了被誉为“侗族歌仙”的娘美与侗族小伙珠郎的真实爱情故事。

  比较独特的是这部剧并不是将原生态的侗族大歌配器而成的作品,而是需要根据原始素材衍生和创作。如何在众多原始素材中挑选,搭配侗族大歌以及衍生的新的音乐段落,并且为三名主角树立鲜明的音乐形象,这给作曲出了一系列的难题。陈思昂表示,这部剧并不单纯是各种唱段的混合体,当中穿插了完全是民族管弦乐队的音乐段落;侗族大歌与民乐队产生融合段落。另外还有侗族当地的特色乐器引入,如牛腿琴、侗笛、侗琵琶等等,令人期待的是我们还请到了牛腿琴的非遗传承人蒋步先亲自来演奏。侗族村寨的60名侗族大歌传承人也将亲自来到大剧院,为观众带来最原汁原味的、清泉般闪亮的侗族大歌。

  据了解,侗族大歌音乐诗剧《行歌坐月》及其系列文化活动,是侗族有史以来最大的剧目,在国家大剧院首演后将陆续组织开展了系列的文化活动推广,在全国进行巡演。这部剧还将落地贵州从江县演出,形成一部永不落幕的艺术精品。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