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从时代深处发出的“上海声音”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2月24日08:00 来源:中国作家网 徐  健

  上海沪剧院现实主义创作实践受关注——

  从时代深处发出的“上海声音”

  从战争的硝烟和悲壮的历史中透视一个民族的走向,发出对和平的呼唤和对生命尊严的呼声,12月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晚,上 海沪剧院新编沪剧《邓世昌》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上演。这是上海沪剧人在甲午之年集体献给和平、献给生命的礼赞。演出现场,观众深受触动,反响强烈。“一个 剧院可以承载一座城市的历史,凝聚一个时代的风云。上海沪剧院之于上海,就属于这样性质的剧院。”文艺评论家毛时安这样评价道。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编演《罗汉钱》《星星之火》《芦荡火种》,到新时期以来编演的《一个明星的遭遇》《姊妹俩》《明月照母心》,再到近年来创作 演出的《心有泪千行》《人间至爱》《敦煌女儿》《邓世昌》,上海沪剧院60多年如一日,坚守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为时代立言、为人民放歌,在现代戏、现实题 材创作上取得累累硕果。几乎每一个历史的节点、每一次生活的变迁,都能感受到上海沪剧院跟随时代前进的创作脉搏。那么,在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上,上海沪剧院 是如何坚守的,它为我们戏剧艺术的传承、发展带来了哪些宝贵经验?带着这些思索,本报记者走进了上海沪剧院。

  贴近现实:沪剧创作的传统和优势

  沪剧曲调清新优美,具有浓郁的江南丝竹韵味,是上海本土特有的戏曲剧种、海派文化不可缺少的经典代表和流动风景,被誉为“上海的声音”。它原是 吴淞江和黄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在上海沪剧院60多年不懈的艺术追求中,成为中国戏曲史上不可或缺的地方戏曲剧种。自上海沪剧院成立以来,该院 创作、移植、整理的剧目多达560多出,为沪剧的传承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在现代戏创作方面,不仅形成了自己的创作传统、风格特色,而且带动了一个剧 种的发展,让沪剧在表现现实生活方面走在了全国各剧种的前列。

  沪剧的发展始终和上海城市的历史变迁紧密相关。“沪剧就像黄浦江的水,永远在流淌。我们没有太多的传统和程式,没有太多压箱底的老本子。没有变 化就意味着死亡,所以我们每个戏从题材到创作到唱腔,都在求新求变。”沪剧表演艺术家、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说。打开剧院历史的剧目单,剧院创排的剧作始 终聚焦于不断变化前进的当代生活,及时从纷繁复杂的当代生活中寻找当下观众最热切关注的题材,创作了大量表现新时代、塑造新人物的优秀现代戏,让现代戏成 为了剧院创作、演出的主体。像最早的由老一辈沪剧表演艺术家丁是娥主演的歌颂自由恋爱、反映婚姻制度变迁的《罗汉钱》和展现革命岁月军民鱼水情的《芦荡火 种》,后者成为京剧《沙家浜》创作的基本模板。新时期以来,讴歌地铁建设者火热情怀和忘我精神的《今日梦圆》,反映禁贩毒题材的《心有泪千行》,表现共产 党人和人民解放军艰苦朴素、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崇高品质的《霓虹灯下的哨兵》,讴歌优秀知识分子献身文化、坚守理想的《敦煌女儿》等等,我们能够看到上海 沪剧院在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上走过的每一个清晰足迹。

  “贴近生活”是上海沪剧院剧目创作的优势。能将这一原则贯穿60多年,并且坚持下来,让紫竹调总是唱响在时代生活的前沿,其间包含着无数的艰辛 和执著。在不少人眼中,戏剧创作仅停留在当下关怀、当下生活,如同新闻一般,不对自己所处的时代有所超越,可能会失去艺术必须有的恒久价值。上海沪剧院的 可贵之处在于,这里的艺术家敢于在人性表达和艺术呈现两个方面进行超越,既始终保持对人性深度的好奇和探究,保留人性的体温、脉动,又能跳出传统的拘囿, 勇于形式创新,融汇多种演唱形式,拓展沪剧唱腔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毛时安看来,沪剧的戏曲传统和戏曲化就是沪语版的话剧加唱。正是这种特殊的戏曲化,使 它成型不久,很快就以时装剧的形式融入了都市生活的大潮之中,成为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中最长于都市情感抒发和表现当代生活的剧种,同时也让它获得了最大的艺 术创新的自由度。在艺术创新上,沪剧几乎是无所顾忌的放肆。正是有了艺术表现上的求新求变,让上海沪剧院的作品始终“走心”、“亲民”,感动了不同时代的 观众感动。

  人才培养:沪剧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戏曲遭遇了生存危机,由于种种原因,沪剧也遭遇了人才和观众的严峻考验。坚守现实主义创作,离不开人才梯队的建设,剧院可持续发展需要青年人才的加盟。

  10多年来,为了寻找和延续沪剧这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生代火种,上海沪剧院加大了对青年演员的培养力度。比如,同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 学校联手合作,先后招收了2006和2013两个年级的沪剧表演班,渐渐形成了梯队合理的表演人才结构。尤其是2006级沪剧班,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沪剧 演员的第六次招生,也是沪剧院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责任单位公布后的第一次招生。在学员招收过程中,剧院遭遇了生源紧张的难题。为此,剧 院负责招生的老师们奔走四方,广觅生源,跑遍了上海的金山、南汇、宝山、普陀、嘉定、松江等各区,还远赴华东其他省市进行招生,一共录取了28名学生,从 沪语表达教起,几经磨练,为剧院培养出一批“90后”沪剧演员。2011年8月,上海沪剧院推出了由该届沪剧班主演,以“百年沪剧·传承有人”为主题的系 列演出,并宣布新一代的沪剧院青年演员团正式成立。如今这个班成绩喜人,排演了《胡锦初借妻》《大雷雨》《陆雅臣卖娘子》《庵堂相会》《红灯记》《魂断蓝 桥》等多部全本传统和新编大戏,部分演员还赴京参加经典剧目《雷雨》的演出。为了进一步提高年轻演员的舞台技艺,上海沪剧院还举行了集体拜师收徒活动,茅 善玉、陈瑜等11位名师与青年演员结对,收洪豆豆、王森等12位优秀青年演员为弟子,开启了沪剧传承史上又一轮师徒传薪的历程。此外,剧院还大胆启用年轻 编剧,新编沪剧《邓世昌》就是由刚刚加入剧院编剧队伍的蒋东敏和庄一两位年轻的编剧创作而成的,而茅善玉也在该剧中担当绿叶演配角,就是为了给更多的年轻 人舞台锻炼的机会。

  鱼无水不生,沪剧要是没有了上海话这个方言基础,就会失去观众基础。学沪剧、听沪剧,语言关是最难的。即使是上海籍学生,在沪语表达上也有很大 困难。今年6月,上海沪剧院开办了首期“沪语训练营”,由沪剧演员教感兴趣的孩子学沪语,让孩子们在课程中学上海方言、玩弄堂游戏、唱沪语童谣、明海派礼 仪、听沪剧唱段、修都市气质、演经典沪剧。在茅善玉看来,推广普及沪语、传承海派文化,是上海沪剧院的职责所在。

  深入生活:沪剧创作的源泉和生命力

  沪剧发源于上海的田头山歌,在上海城乡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业余沪剧演出活动也非常活跃。上海沪剧院常年坚持贴近群众,送戏下乡、进校园,推进 沪剧的传承与传播,是上海市属国有院团中每年超额完成下乡演出指标最多的院团。如今,全国文艺界正在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茅善玉 带着他的团队也即将开始一年一度的“沪剧回娘家”活动。该活动由沪剧院老院长、沪剧表演艺术家丁是娥倡导确立,曾经从1982年到1992年,一年一度, 持续了10届,丁是娥、石筱英、邵滨孙、解洪元、凌爱珍、韩玉敏、杨飞飞、赵春芳、王雅琴、王盘声、小筱月珍、汪秀英、丁国斌等老中青艺术家都曾经参加过 此项演出。“上海的郊区,是沪剧的大后方,我们的娘家,当然要常回。”茅善玉回忆说,“清晨出发,深夜回来,一去就是一整天。白天分成几个小分队,到田 头、工厂、学校、老人院、打谷场,站在群众中间唱,辅导当地业余沪剧团排练。晚上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来了,我们就演大戏,幕布一拉,专拣老百姓们爱听的 唱”。

  “下生活”也是沪剧的一大特点。“沪剧也有自己的程式,只是更加真实和自然,我们把它叫做舞台腔,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茅善玉介绍说。 “下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必经之路,也是沪剧表演程式的源头活水。上世纪90年代,为创排《今日梦圆》,剧院组织演员走进20多米以下的隧道工地,与日夜奋 战的工人们打成一片;为演好《敦煌女儿》,剧院创作团队还专程去敦煌深入生活达半个多月。至今茅善玉还记得,在著名的敦煌莫高窟“九重阁”前,与樊锦诗院 长第一次见面时,她紧紧握住樊锦诗的手,“她的手竟然是那样的粗糙!一刹那间,我的心里混合着难过和感动。”茅善玉回忆道,“50年的风雨岁月,磨砺了她 的眼角,磨砺了她的手掌。可是今天,在我们的交谈过程中,她一直都是从容淡定,娓娓道来,我被她内敛、内秀的巨大力量深深折服了。”尽管“下生活”的经费 都是从剧院捉襟见肘的创作经费中挤出来的,但别的可以省,“下生活”绝不能偷工减料。正是有了这样的严格要求,有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创作道路,上 海沪剧院的艺术生命得以常青,从这里发出的“上海声音”也更加铿锵有力、直抵人心。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