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资讯 >> 正文

传统戏曲如何“还戏于民”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2月23日10:26 来源:文学报 金莹

  黄梅戏《徽州往事》学术研讨会在沪召开

  传统戏曲如何“还戏于民”

  原创黄梅戏《徽州往事》是“混搭”版跨界合作的成果:话剧导演王延松,工科编剧聂圣哲,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再加上在节奏上学习了电影和美剧的手法,戏剧冲突一个紧接一个,配乐则是借鉴了交响乐和歌剧手法的中西混合乐队———一种以“传统”为标识的地方戏曲,在引入“现代”诸多因素之后,会引发怎样的剧场效果?作为第十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参演剧目,《徽州往事》 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上演,反响热烈。

  在上海戏剧学院举行的 《徽州往事》学术研讨会上,地方戏曲如何在新与旧之间转身,如何在市场化的进程中保持自己的艺术特征,什么样的传统戏曲才能真正吸引现代观众等问题,引发了专家与演员的热烈讨论。

  “我一直在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戏曲日趋不景气,是时代的必然,还是我们没能创作出让现代观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当然,导致这种局面的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无论如何,对于戏曲从业人员来说,我们只能做到的是:力争创作出适合于时代、观众喜爱的、有深度和可传播性的作品。”在自述中,韩再芬这样写道。

  由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创作团队原创的《徽州往事》讲述了一个“二夫让一妻”的故事,建组于2012年8月,并于当年10月16日在“中国第六届黄梅戏艺术节”上首演,至今已演出近百场,票房两千多万。这些数字背后,是另一个数字———“剧本前前后后已经修改了有32稿。”研讨会上,韩再芬透露。

  经过32道打磨的《徽州往事》,似乎已与传统戏曲的固有表现形式有所不同。研讨会上不少专家提到,该剧追求情节发展的快速与离奇,却在细节和人物内心的展开上不够从容。“几乎一幕戏都给观众一个惊喜,一个转折,这样的好处是能够不断地刺激观众,但写戏不能为转折而转折。转折使得情境发生变化,但观众还要看突变的情境下人物的内心活动和人物的选择。”丁罗男教授说。

  与韩再芬有过合作的剧作家罗怀臻则从另一个角度谈到,与能享受补贴的国家院团不同,再芬黄梅艺术剧院早早就被推到市场前沿,来自政府的补贴甚少,“她必须得面对百十号人的吃饭问题,又要保持着国家级的身段和水平,就不得不直面市场。”而“市场”二字,对传统地方戏而言,也并非是完全意义上的“催命符”。“这些年,韩再芬是有意识地看淡了评奖,看淡了圈内人对她的艺术评价,大幅度地传播着黄梅戏,赢得了广泛的市场,并且争取到了大量的非专业戏曲观众。”罗怀臻说,“传统戏曲如今的问题之一,是观众的逐渐专业化。但艺术繁荣的标志是有大量的外行欣赏,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圈内的赞美。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就容易找到评价《徽州往事》的标准。从精英观众的角度来看,这个戏的一些情节确实有编造感。但我更愿意用市井戏曲、大众戏曲、通俗戏曲的层面来评价它,我认为它是一个精致了的大众戏曲,有趣、有戏、有情。从这一点上,韩再芬是还戏与民的最切实实践者。”

  同济大学教授张生带着学生去看了《徽州往事》,学生的反应则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罗怀臻的判断:“从剧院出来以后,学生在微信上和我交流,第一点就说,这个戏非常好看。但原来我让他们去看戏,他们都说,看戏太痛苦了。古典戏剧衰退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年轻观众的缺失。如果要吸引年轻人的话,戏曲必须要在叙事上有所推动。”

  “我希望用黄梅戏独特的魅力,去面对今天多元化的社会。什么东西都可以吸收,吸收完后还是它自己。”《徽州往事》的成功,让韩再芬对黄梅戏的革新有了更多自信:“促进黄梅戏的改革与再造,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郦国义、韩生、黄昌勇、王纪人、杨扬、郜元宝、胡晓军、葛红兵及本报主编陈歆耕等参加研讨会。 本报记者 金莹

  近日,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和百老汇亚洲公司联合出品的百老汇经典音乐剧 《I LOVE YOU》 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演。该剧由两男两女4位演员共同演绎,每个人分饰十多个角色。通过16个时尚而贴近大众的情景片段,讲述了都市生活中的男男女女渴望爱情却又经常遭遇尴尬的故事。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