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作家访谈 >> 正文

何建明:于最黑暗处,拷问灵魂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2月18日09:44 来源:海南日报 梁昆

  何建明讲述《南京大屠杀全纪实》创作细节——

  于最黑暗处,拷问灵魂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作者 何建明  何建明 著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2014年11月《南京大屠杀全纪实》作者 何建明 何建明 著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2014年11月

  今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作家何建明创作的《南京大屠杀全纪实》,是国内首部从中国人的视角完整反映南京大屠杀始末的优秀报告文学力作,本书已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4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出版重点选题”。

  作者何建明为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其作品曾多次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徐迟报告文学奖”等大奖。其文笔大气,细节真实,拷问犀利,它以详尽的事实和第一手资料以及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震撼着读者,促使读者深刻反思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 本报记者  梁昆

  为南京大屠杀首个国家公祭日(12月13日)而作的四十万字的《南京大屠杀全纪实》,近日由江苏省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以罕见的详实资料和忠实还原历史的勇气再现了那段历史时期的全貌。于最黑暗处,探讨人可能出现的最大的野蛮和罪恶。

  厚重大书献礼“公祭日”

  文化周刊:请问您是怎么想起写这么一部厚重的大书的?封面上写有“为第一个公祭日而作”,仅仅是因为公祭日的缘故吗?

  何建明:2014年初,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以示纪念那些被日军屠杀的民众。应当说,我是无意间被“拉到”南京大屠杀事件上的——今年初,我因为在南京正忙着写另一部重要作品采访时,一天被“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先生“逮住”了,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见我,极其急切地期待我写一写“南京大屠杀”。没人写过?我就根本不信这么个重要的题材我们中国人就没有写过。“有一些人写过,但都不全面。”朱馆长肯定地说。他是专家,他这么一说,令我的胃口吊了起来:如此重大事件没人写过,这对报告文学作家的我来说,那是绝对不行的。于是我就立即更换了创作任务,全力进入“南京大屠杀”事件的采访、准备和写作。如果一定要说此书为“公祭日”而作,也可以说,但我的内心非常清晰:只要没有人写它、没有人把这一历史事件的真相写好,我就必须去写。这就是我的全部写作动机和缘故。

  文化周刊:这部书的主题不同于以往您写的任何一部作品,您在写这部书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又是怎么解决的?

  何建明:我创作纪实作品已经几十年了,几乎什么样的题材都写过,创作困难对我来说基本不多。如果说写这部作品的困难,主要是时间紧和距离事件本身的时间太久远了一些。不过,创作文学作品的好与坏,跟不同的厨师做菜比较相像:无米之炊肯定不行,但同样的普通蔬菜和佐料,一到高级厨师那里,呈现出的可能就是佳肴。当我下决心写这部题材重大而又很多人一直在“摆弄”的老题材,如何写得与众不同和更需要真实的呈现当年日军侵华时如何屠杀我民众是最重要的。这需要真本领。几十年的专业创作和经历过无数各种题材的考验与实践,写“南京大屠杀”过程中的困难,自然迎刃而解。

  关注南京大屠杀历史的全面性与客观性

  文化周刊: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文学作品数量屈指可数,比如徐志耕、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哈金的《南京安魂曲》,拉贝的《拉贝日记》等几部,请问您这部《南京大屠杀全纪实》与这些作品有哪些不同?有哪些新观点或新材料?

  何建明:我的这部《南京大屠杀全纪实》与其他的同类题材作品的不同之处,是我更多关注它的全面性和客观性,还有对事件本身的分析性。所谓全面性,就不能站在“被害者”一个方面的视觉去看待和处理情节及内容,而我既写了“被害者”亲述史,更多的是从日军口中及“第三者”的眼里、嘴里说出的及经历的“南京大屠杀”。这样处理,基本上改变和突破了以往同类作品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另外我占有的资料比以往的作者们要多得多,尤其是我关注了日军当事人和日本国及国际社会当时留下的许多宝贵的“自述”与报导。另一方面,我写到了被以往规避的蒋介石和国民党军队的“正面形象”的叙述,同时对日军高级官员在真实本性与人性进行了较多的客观叙述。这是过去所有“南京大屠杀”文学作品中几乎都没有的。

  普及历史 铭记国耻

  文化周刊:虽然在各种媒体上,南京大屠杀历来是个热点话题,但国人对这一历史事件的了解其实并不多,您觉得在 “普及历史,铭记国耻”方面,您这部书能实现多少?

  何建明:告诉你一个数据:我在写“南京大屠杀”一书最后一章,用了一万多字写了对南京大屠杀的深刻思考与分析式结尾,章题为“十问国人”。我把这部分内容在出书前发在自己的博客上,当天就有75000多人次点击阅读;新浪网还将这“十问国人”发在微讯上,结果也是一天中有300多万人次转发和阅读。我想这就是一个说明。我相信我自己的作品的影响力。

  文化周刊:您觉得在铭记这段历史上,我们还需做哪些努力?

  何建明:设立公祭日应该是个进步,国民意识的培养是需要永远、永远地不停息与间断的。我们过去没有这种公祭的习惯,以后就不能再对惨痛历史犯遗忘症。对历史惨痛教训的遗忘和健忘,以及轻视和忽略,都是更大失败的开始。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