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以评代奖”:让京剧向艺术的本体回归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2月15日09:24 来源:中国作家网 徐 健

  由文化部、天津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11月10日至22日在天津举行。本届京剧节上,来自全国的33个京剧院团为观众献上 了31台剧目57场演出。这些剧目均是近3年来创作的现代京剧、新编历史剧和具有鲜明创新意识、经过重新整理和改编的优秀传统剧目。值得一提的是,与以往 各届不同,为了更好地发挥艺术评论对京剧创作的引导作用,本届京剧节取消了评奖环节,加强评论研讨,在13天里举办了28场研讨会,包括每天2至3场的 “一剧一评”:23名国内戏曲理论家、评论家、导演、表演艺术家等头天看戏,第二天一早就与主创团队面对面评析创作得失。此外,主办方还特别举行了两场由 所有专家参与的主题性研讨会,为当下京剧创作把脉。从“跑奖”到“评戏”,从“只奖不评”到“以评代奖”,京剧节办节思维的变化透视出了哪些新的趋向?结 合本届京剧节的参演剧目以及各京剧院团剧目、人才的境况,业内专家给出了思考和建议。

  引导京剧向艺术本体回归

  从1995年举办以来,中国京剧节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又奖又评、只奖不评和以评代奖。戏剧评论家康式昭认为,评奖是激励创作的重要手段, 但如果把目光都放在评奖上,也会产生副作用。把评奖作为艺术生产的惟一目的,就失去了举办艺术节的真正意义。忽视艺术的提高,忽视交流,评完奖之后作品就 封箱,“对上不对下”,“争奖不争观众”,“看领导不看市场”,不利于艺术的创作和繁荣,大大压制了创作积极性,而且还很难杜绝类似足球界的“收红包、吹 黑哨”的弊端。这就把评奖主旨和意义异化了。他认为,主要应该明确办节的主旨,即检阅、交流、激励、提高、惠民。此次“以评代奖”,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评论 对创作的推动,也是为了避开过分依赖评奖所产生的副作用。“淡化争奖情结,关注创作提升,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认为,评奖本是激励剧团的重要举措,但剧团越来越依赖评奖,就导致一些不良现象逐渐滋生,剧团开始更趋于揣摩少数评奖专家 的美学趣味,和大众距离越来越远,以至于我们每年都会推出很多剧目,却无法实现推动演出市场发展的初衷。本届京剧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取消评奖,这将对 整个戏剧事业产生良性效应,引导剧团把创作的主要目的转向观众、转向演出、转向市场,向艺术本体回归。

  优秀表演艺术家的成长需要优秀剧目和文学思想的支撑

  谈及本届京剧节的剧目,傅谨最大的感受就是大制作的作品少了,许多剧目充分尊重表演艺术的中心地位,一些剧目在故事性上、结构上、人物的把握上 未见得都有很高水平,然而只要演员的表演水平得到充分发挥,在剧场就能产生很好的效果,这一方面说明京剧艺术的形式美有时可以超越内容,另一方面说明观众 首先需要看到艺术家的精彩表演。同时他表示,强调以表演艺术为中心,不能忘记优秀表演艺术家成长和绽放光彩需要有优秀的剧目和文学思想的支撑。题材方面, 傅谨认为,本届京剧节以一时一地的事件和英雄人物为题材的作品相对比较少,这是好现象,应该有超越一时一地政策的需求,拥有广阔胸怀和视野的创作,题材才 能真正多元化。

  不少与会者都强调了京剧剧本的重要性,为“抓剧本”献计献策。上海市京昆艺术发展咨询委员会主任马博敏认为,抓剧本要抓起点。抓起点不仅能早发 现好苗子,还能发现有潜力的作品。她特别提及要重视对剧本分阶段评估的机制。戏剧评论家黄在敏认为,京剧创作不要急功近利,要放长线钓大鱼。创作过程中, 剧本还有许多毛病没解决,但为了迎接视察或者某个纪念日,限定彩排时间匆忙上马,最后的结果是上不去下不来,钱也投入了,却没有好的结果。京剧可以不断加 工和进步,在目前编导力量不够强大的前提下,要发挥社会、集体创作的积极力量。集体攻关可以让剧目从“平地”走向“高原”,从“高原”走向“高峰”,使一 出戏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升华,同时也可以在实践中提高和带出新的人才。

  过度的委约化创作无助于编剧个性才华的发挥

  同样关注剧本创作,福建省艺术研究院院长王评章提到了当下戏曲创作的一个现象,就是较好的剧作家创作基本被院团“委约化”了。委约虽然让一些院 团得到了质量有保证的剧本,打消了剧作家写的剧本没人排的顾虑,解放了他们的创作热情,让几十年未有的艺术创作资源优化配置,期间还促使有的剧作家出现了 “井喷”的创作状态。但王评章认为,这个现象背后存在隐忧。从剧团甚至剧种角度,可以不养自己的熟悉到骨子里的“基因”式的编剧,于是剧团和编剧的血肉关 系、生命关系甚至是惟一性关系出现削弱甚至断裂。这种委约与过去稳定的“打本子”不同,那是对象固定、有长期生命交流、相知相生的关系。从编剧角度说,主 要问题在于委约绝大多数是给定题材人物的,这虽然也可以发挥编剧各方面的才华和潜能,但是编剧自己最可宝贵、最个性化的积累、经验、才华、特殊禀赋,能不 能都得到最极致的发掘?过多的委约,题材、主题、人物多样多变,对于剧作家形成自己的主题、风格是不是有所损失?这是值得深思的。

  王评章认为,过度委约化既是对编剧创作的解放,也可能是对他们生命中最天才部分的浪费,他们一生中最该写、最值得写、最高峰的作品也许会被耽 误。“高峰之作一定与剧作家独特的生活、思考、角度、主题、风格甚至题材的极致发挥相关的,必定是个性生命、才华、激情的自由表达”。

  让优秀的京剧人才流动起来

  京剧人才培养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此次论坛也成为关注焦点。在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周育德眼里,京剧人才并不乐观。给京剧写本子的人很少,现在是几 位编剧给各种剧目写剧本。给京剧做音乐的人才也很奇缺,此次京剧节有8台戏是同一位音乐家写的唱腔。“中国戏曲学院办了好几届京剧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学员 是精挑细选的人才,但真正成为京剧界领军人物的也不多。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学校,学校招生状况却不容乐观,可以供我们选拔的考生越来越不理想,愿意学京 剧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秘书长陈迎宪谈到,京剧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对于吸引更多青少年从事京剧事业造成了负面的影响,招生数量下降,京 剧人才的培养从源头上就受到了影响。此外,目前各地师资力量青黄不接,很多青年教师在舞台上没有发展才转到教师的行列,缺乏舞台经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一方面是学京剧的人才不容乐观,另一方面是一些演员扎堆在重点院团,京、津、沪京剧院团有大量的好演员,而西部的新疆、青海、宁夏、甘肃却缺行 当,人才发展、资源配置不平衡。对此,不少与会者提出让人才流动起来的建议。马博敏认为,要用政策把人才放开,即“放水养鱼”。京剧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 的,这里需要盘“活”。扎堆的演员鼓励借到别的团演出,就是把有些人才堆积的京津沪院团里的人才放到其他缺失人才的剧团,一借几年,这样做对边远剧团的发 展有好处,对中青年人才是机会,既可以扶植表演力量薄弱的院团,又可以使重点院团的管理更为有序。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