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美术 >> 美术动态 >> 正文

雕塑、人与历史的“对话”

——记吴为山创作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主题雕塑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2月12日11:07 来源:中国艺术报 张亚萌
逃难   吴为山逃难 吴为山

  主题雕塑《家破人亡》 ,表现被凌辱的母亲悲痛至极,无力地托着蒙难的儿子,麻木地向天呼号,屈辱而不屈服的形象; 《逃难》的人群中,有妇女、儿童、老人,有知识分子、普通市民、僧人——在这其中,最为让人悲怜的是婴儿趴在死去母亲身上吮吸最后一滴奶的雕塑;最令人心酸的是年迈的儿子搀扶着80岁的老母亲奔逃;最令人惊恐的是被日军强暴的少女为一洗清白而投井自尽的情景;最令人深思的是逃难僧人途中在死者干枯的尸体边停留,闭上其含冤的双目……真人等大、共计10组21个人物的群雕《逃难》和主题雕塑《家破人亡》的中稿原型(2 . 5米)以及大型室外雕塑(11 . 5米)的头部,于12月9日起,在庄严肃穆的中国国家博物馆西大厅向公众展示。

  临近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透过国家博物馆30米高的玻璃窗户,阳光照射到“塑魂鉴史——吴为山创作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主题雕塑展”中的这些作品上,也映照着在场的观众,仿佛这里正进行着“对话” 。

  时值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表达对死难同胞的哀思,亦为迎接201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协、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馆主办的此次展览,展出的《家破人亡》和《逃难》 ,来自现任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2005年受江苏省委省政府委托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创作的纪念雕塑。纪念雕塑由《家破人亡》 《逃难》 《冤魂呐喊》 《胜利之墙》 4个部分组成; 2007年12月13日,雕塑落成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今天群雕的展出,表现那些在大屠杀中逃难的同胞,他们是人类经受灾难、屈辱、人类伸张正义、祈求和平的象征。它再一次敲响警世之钟: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在展览开幕式上,吴为山说。以雕塑艺术的形式展现历史,以中华民族的悲剧往事警示未来,亲历者、创作者、观看者的“对话” ,正是以此为题。

  雕塑填补“历史的血肉”

  “我接受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创作设计大型组雕是在2005年12月15日,是大屠杀祭日的两天后。时值寒冬,北风凛冽。我的心情沉重,仿佛时间倒流到1937年那血雨腥风的岁月……”

  作品是要站在南京看待这座城市的血泪,同情当年人民的苦难遭遇;或是站在国家民族的方位,看待吾土吾民所蒙受的劫难?吴为山在接到创作任务后,首先考虑的是立意,“我认为只有立足于人类、历史的高度来正视、反思这段日本军国主义反人类的兽行,才能升华作品的境界,超越一般意义上的纪念、仇恨。 ”他认为,作为受辱者,中国有责任控诉战争,有责任告诉世界,和平是人类精神所栖。因此,他选择了凝固平民悲怆的形象,表现祖国母亲蒙难,呼唤民族精神崛起,因此放弃了“尸横遍野、血染成河”的表现形式,转而以旋律的跌宕节奏来呼应4个主题—— “高起”对应着11 . 5米高,以体量、形态、张力产生的悲怆主题的《家破人亡》 ,“低落”对应着各具神态、体态、动态的《逃难》群雕,“流线蜿蜒”则呼应12米高、造型抽象的《冤魂呐喊》 ,最终以“升腾”之势推动《胜利之墙》的情绪氛围。

  英国皇家雕塑家协会雕塑家西蒙·希钦斯曾走访南京,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在此之前,他“对于这段可怕的历史几乎一无所知” ;而观摩大屠杀纪念馆入口处及公园中的这些雕塑,亦带给他巨大的心灵冲击。“人们可以从历史书籍、文章中读到南京大屠杀的种种暴行,然而那只是文字,需要读者用想象填补色彩;人们也可以浏览1937年至1938年间有关大屠杀的照片,但它们缺乏‘血肉’ 。而主题雕塑捕捉到南京大屠杀中可惊可怖的瞬间,并以一种能让所有人理解的方式将之表现出来——无论是具有良好艺术修养的观众,或目不识丁的文盲,都能够感受到其雕塑中传递出的伤痛与恐惧。 ”他表示。

  观众与出逃亡灵的“相遇”

  在吴为山的创作中,雕塑与建筑主体能否匹配,亦在他的考量之内。著名建筑大师吴良镛认为,纪念性建筑创作的难点在于“它不能像文学作品可以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而是需要借助于雕塑、题记、书法以及园林环境等多样艺术手段的集合来进行叙述性的表达;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群雕既独具匠心,风格独创,又能与主体建筑巧妙融合。

  在设计前三组雕塑之时,吴为山考虑到纪念馆的大门就是被攻陷的中华门,“如果每个进馆内的人,相遇了由城内而逃出的亡灵,这当是历史与现实、幻觉与真实、灾难与幸福、战争与和平的相遇。 ”这种“相遇”中的“对话” ,让他将《逃难》的10组21个人物置于水中,与行人及建筑若即若离,营造时空的对话。而在建筑的西端, 《冤魂呐喊》以劈开的山形寓意破碎的祖国河山,其豁口便自然成了纪念馆的门道。“西方现代艺术革命,其重要的成果是以几何形体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与对情感进行抽象表现。这一成果被广泛运用于设计,也常被纯艺术创作所吸收。 ”吴为山说,他感觉在《家破人亡》和《逃难》之后,需要有一个大抽象的几何体来彰显感情特征,分别为12米、 7米的两个三角形体块使观众陷于其间,压抑狭窄的“逃难之门”为观众与“逃难者”塑造了相同的情感通道。

  “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

  从社会学的角度,这件作品得到了业界专家的肯定;而在艺术本体的层面,组雕更凸现了艺术的实验性,“吴为山把绘画的元素融入到雕塑里——他这种语言是写实的,也是写意的,体现了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的中国意味。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品田说。

  整件作品的塑造手法中,刀砍、棒击、棍敲与手塑的综合运用,满布的雕痕,诉说民族苦难的记忆,刻载着日本军国主义暴行的罪恶。“吴为山的雕塑初看似乎很传统,但实际上却具备一种非常有感染力的现代风格,并采用了真诚、大气而充满力量的塑形手法。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孩童的血肉和双颊、将死之人的脚和颤抖的双手,这些意象将我们拉入那个历史的瞬间,我们感受到轰炸时大地的震动,体会到无以复加的悲痛。 ”法国雕塑家和造型艺术家联合会秘书长吉尧姆·豪士表示。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曾撰文表示, 《家破人亡》和《冤魂呐喊》将中国雕塑、雕刻传统元素的吸收、西方雕塑艺术和现代主义美术的借鉴,以及当代审美趋向的把握,和谐地融为一体,丰富而又强烈地揭示了受害者的痛苦、挣扎、不屈、奋起,对他们内心深层情感和外化形态的把握十分准确。“大多数纪念馆都会告诉我们受难者的姓名和数量,但是我们却很少能真正体会受难者们的切身经历。但吴为山创作的群雕细节就如同电影中的特写镜头,它源于一种内心的强烈感受。在凝视的瞬间,它们将我带回了1937年,我仿佛听见撕心裂肺的哀号,嗅到鲜血和燃烧的味道,感受到了受难者们那难以言表的苦痛。 ”荷兰电影制作人卡琳·范·沃格特说。

  “南京大屠杀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是所有中华儿女最沉痛的集体记忆。如果说那个时代产生的《到前线去》 《怒吼吧!中国》等经典作品,鼓舞了世代中国人奋起抗争、奋发图强的革命精神,那么,今天这批雕塑作品则时刻提示着我们,勿忘国耻、勿忘英烈,提示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吴长江认为,历史题材创作一直是新中国美术史上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几代美术家以充沛的情感、旺盛的精力、严谨的创造力为我们树立了许多典范。今次南京大屠杀主题雕塑的展示,以激昂充沛的民族情感、高潮迭起的叙事结构、果断强烈的雕塑语言,将中华民族的苦难历史描绘得淋漓尽致,并最终将立意归结到抗争和胜利的主题以及中华民族和全人类共同的和平、理想之上;它更启发创作者,如何将中国的艺术语言纳入当代美术创作。

  也许很多观众已经注意到,整组雕塑没有出现一个日本侵略者的形象,全部表现的是遇难同胞、中华儿女。谈及原因,吴为山表示:“我们是以和平祈望而塑魂的,是为纪念同胞而塑魂的——我创作的主题是: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 ”怀着这样的信念, 2007年吴为山在创作完此件作品后曾深情地写下诗句并铸刻于雕塑大型纪念碑体:“我以天地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双手抚摩那三十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盼,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崛起! ”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