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视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水脉》流淌着中国故事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2月05日10:18 来源:光明日报 刘效礼

  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利于水的历史,面对南水北调这样一项旷世宏伟的水利工程,除了工程本身的壮观之外,我们还能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或许这就是纪录片《水脉》所带给我们的思想启示。

  立足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明根基,从时代发展的高度出发,纪录片《水脉》立体地展现了南水北调这一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的传承、由来与创新。在宏大壮阔的建设场面背后,透过事业与奉献、追求与奇迹、梦想与现实,人们真切地感受到建设者的力量、民族的力量,触摸到了当今时代正在有力跳动的脉搏。有网友评论说:“无数次被激情澎湃的背景音乐打湿眼帘!无数次被中国强大的气场和磁场惊醒!水脉,中国难得的气概之作!”美国历史频道评价:“强烈感受到了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中国故事的力量。”

  南水北调无疑是名副其实的“国家工程”,自然离不开“国家叙事”,表达国家的立场和观点,这是《水脉》的核心主题所在,也是基本立足点。它体现的不仅仅是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的高度融合与统一,也体现出历史与时代的高度融合与统一。历史的夙愿、时代的使命以及现实的成果,在这里融会贯通,从而展现出一幅国家实现自强、民族走向复兴的壮丽画卷。

  从开凿沟通南北的“黄金水道”大运河,到构筑水资源合理流动的“中华水网”,《水脉》更从悠久的历史出发,将南水北调工程放置于民族文明的岁月长河中,贯通古老的治水智慧与现代化的调水规划,穿越昔日的辉煌,辉映今天的成就。在这里,历史与现实一脉相通,民族情怀与国家使命一脉相通,共同拥有的梦想与正在开启的未来一脉相通。

  从水危机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到水资源的合理调配与规划;从几十万库区移民的大迁徙,到付诸实施的“开发性移民”政策以及为消除贫困所进行的不懈努力;从水污染治理与水生态的修复,到构建“美丽中国”,《水脉》展开的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叙事,是宏观视野与微观视角相结合的叙述方式,是“国家视点”与“个人视点”的完美融合。在这里,一系列具体的事例、生动的细节,鲜明地印证着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高度一致,印证着国家使命所承载着的我们民族共同的诉求与希望,印证着国家立场所代表和聚合的人民的心声。

  目前国内的一些纪录片,单纯模仿国外纪录片的风格和叙述手法,偏重于追求猎奇性与炫技性,而将根植于人民、书写时代屏蔽于戏剧化的情节之外。《水脉》克服了这种流弊,它以一个个普通建设者、普通移民为主体,弘扬工程建设所蕴含的历史意义与时代成就,凸显出民族精神与国家力量。

  北宋思想家张载曾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为后世的知识分子构建了共同的价值理想。纪录片《水脉》通过对中国人“家国情怀”的艺术化表达,生动而饱满地讲述了具有深刻时代内涵的“中国故事”。该片敏锐而准确地捕捉到平凡人物与国家之间的精神纽带,无论是工地上的普通一餐,移民教师的最后一课,还是为盾构机更换刀具的风险与挑战,都鲜明地烛照出这样的真理:国家的强盛来自每一个人的努力与劳作。在丹江口大坝工地,张英不过是一名普通的塔吊女司机,但让她自豪的是,她能每天在70米的高空看着大坝一点点长高——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情怀是如此息息相通。

  纪录片创作是没有国界的,《水脉》所体现的中国纪录片人的职业尊严也是世界的。

  (作者为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长 刘效礼 北京)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