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视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讴歌和谐 礼赞青春——《青年医生》众人说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2月01日10:18 来源:光明日报 韩业庭 郭超 鲁博林



  编者按

  生死是世间永恒的话题,青春是人生最美妙的乐章,医疗卫生是当下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大型青春医疗题材电视剧《青年医生》以一个狭仄的急诊室作为舞台,首次把医疗卫生、青春话题、生死思考放置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审视,为人们观察医疗行业、感悟青春成长、思索生命意义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自11月18日开播以来,《青年医生》收视一路高企,并引发了社会对医生、医院、医疗话题的讨论。为了总结该剧的创作得失,为同类题材影视剧创作积累经验,11月27日,本报联合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共同举办电视剧《青年医生》专家研讨会。与会专家表示,该剧在青春剧和医疗剧中间找到了最佳契合点,为医患之殇注入了一丝暖意,也为青春剧和医疗剧的创作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

  伴随着较高的收视率,《青年医生》以直面冲突的态度,触及了社会的敏感神经,引发舆论热议,而背后贯穿的则始终是生命的希望与理想的情怀

  《青年医生》自开播以来,在全国各大卫视占据了十分抢眼的位置。截至目前,该剧在北京卫视创下3.08%的收视份额,名列国内各大电视台收视排行榜的前列。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海平提供了一组北京地区的收视大数据:在歌华有线的400万个用户里,《青年医生》的开机率为60%,这意味着有200万以上的用户都在观看该剧。此外,在天津卫视、浙江卫视、安徽卫视等电视台,该剧也稳居同时段收视前列位置。

  同时,该剧在网络上也引发了热烈讨论。据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曾庆瑞介绍,《青年医生》上线仅三天,拥有独家版权的爱奇艺播放量突破1500万次,同名微博话题阅读量也飙升至2.7亿,再次掀起了医疗剧的收视热潮。

  作为该剧的制作方之一,北京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会长史炳忠介绍说,近期各地有许多观众通过电话、短信或微信等方式向他反馈观剧感受,对该剧给予了充分肯定,医疗卫生等相关机构由此被迅速推到了社会聚焦的前台。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急诊学分会主任李春盛教授也表示,《青年医生》播出以后,在医疗卫生界引起强烈反响,不少业界人士都对剧中表现的故事感同身受。

  与较高的收视数据相伴的,是《青年医生》在社会和网络上引发的持续不断的话题讨论。许多医疗界人士,包括现实中的“赵冲”“艾小天”等医院的实习生都纷纷出来发声。网友“穿裤子的黄色发糕”评论道:“身为同行,我深知当下医患关系的紧张,也体会了医生工作的辛苦,该剧是现实医患关系的生动写照。”

  《青年医生》理智审视医患矛盾,为当下尖锐的医患关系融入了一丝暖意,照亮了医疗改革的前景,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了有益启示

  《青年医生》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医疗急诊的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整体医疗卫生的水平。在广大群众对高水平医疗救助无比渴望和医患矛盾比较紧张的当下,《青年医生》聚焦医疗话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在北京市卫计委委员高小俊看来,该剧不仅仅是通过急诊室这一窗口表现医患矛盾,更在用充满情感和温度的故事解答如何处置解决医患矛盾:医患之间要加强沟通。正如剧中的台词所讲的那样,医术可以救人,沟通可以暖心。在医患尖锐对立的当下,该剧跳出谁对谁错、谁是谁非的二元对立,呼吁广大医生除了用医术救治患者,更要用感情呵护患者。

  “聚焦医患关系,却不炒作医患关系,更不消费医患关系。”史炳忠认为这是《青年医生》与其他医疗剧的最大不同。史炳忠说,该剧跳出了一般医疗剧的固有模式,通过青年医生的成长故事,引导青年医生如何励志,如何做人。同时,在医患关系和医患故事的展示中,诠释着职业精神,甚至也在书写着死亡意识。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也认为,《青年医生》与其他医疗题材电视剧不同,它着意于“如何解决医患之殇,如何树立医生形象,如何让民众对医生产生信任感”。同时,这部剧始终坚持“一根筋”,就是对青年人永不妥协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精确把握。这使得该剧在当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艺术实践中,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伟国说,《青年医生》提出“医乃仁术”的观念,试图以“仁”弘扬青年医生们的医德精神,重构医患关系是“朋友、亲人、爱人”的道德境界。同时,该剧首次提出“急诊文化”这一颇具新意的思想,探求了急诊文化的“道”与“法”,即急诊医生既要掌握救治患者的医疗技术,也要具有生命意识,要把维护患者的生命尊严作为医生的方向、目标和追求。

  有不少观众反映《青年医生》的剧情过于美好,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认为,这恰恰是该剧的一大特点。因为它超越了好与坏、白与黑的简单对立,高扬美好理想的风帆,用理想与现实的差异、热血与冷静的碰撞、刚直与柔韧的对比,写好人与好人之间的冲突,写青年医生群体在合作与碰撞中的成长,描绘了崇高之美、信仰之美,打通了现实通向未来的内在联系,照亮了医疗改革的前景,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了有益启示,也为同类题材的创作打开了新的生长空间。

  《青年医生》不搞宏大叙事,通过青春偶像剧的样式,把镜头对准主人公的情感历程和情感纠葛,在娓娓道来中品读人生意味,在具有京味的叙事中揭示崇高和美好

  在李准看来,《青年医生》聚焦仁心仁术,文化先行,不搞宏大叙事,不搞传奇和离奇,更不靠低级趣味和雷人情节吸引眼球,靠的是抓住普通人生活中的热点和难点,采用青春偶像剧的样式,把镜头对准主人公的情感历程和情感纠葛,在娓娓道来的情节中品读人生的意味,在具有京味的叙事中揭示崇高和美好。

  谈起《青年医生》的艺术特色,曾庆瑞说,该剧融合了赵宝刚擅长的幽默对白,在讲述青年人爱情的同时加入了医患关系等社会话题。剧中的人物,尤其是三位实习生,显得有些古灵精怪,但是非常贴近现实生活,从这个角度讲,《青年医生》的确很接地气。年轻主人公有时十分幼稚的行为也伴随着90后的成长意识,比如剧中的艾小天,逐步从搞怪模式转向成熟模式,在搞怪和不靠谱之外,观众越来越看到这个青年医生的善良和温暖。

  王伟国认为《青年医生》在艺术上构建了一个重要的叙事空间——急诊室,围绕急诊室这个小空间,该剧利用纪实美学的方式还原了真实、朴素、生活化的医院,还原了急诊室生活的本来面貌。同时,剧中医生与摄影机做横向的同步移动,这种运动一气呵成,再现了医生抢救的主动性,同时又准确营造了影像的叙事节奏,人物的运动和摄影机的运动准确传达出医生的责任感和对患者的真正情感。

  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刘玉琴认为,《青年医生》将单调重复的急诊室里的故事,讲得丰富生动,讲出了文化色彩。剧中沉重的生活中有诗意,巨大的压力中有真情,青年医生们互相温暖也温暖着患者。这种艺术呈现带有浓厚的人文医学色彩、人文理想温度,体现了真正的医乃仁术的职业精神,以及仁者爱人的生命底色,使作品饱含温暖人心的力量。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评论员陈芳认为,《青年医生》把医患关系这样一个沉重的话题,加入了一些具有生活化的喜剧元素,这是创作上的大胆尝试和探索。整部作品风格亦庄亦谐,轻松与厚重并行,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敬畏,对职业理想的坚守,都在较强的观赏性中得以立体呈现。此外,文艺报评论部主任高小立认为,《青年医生》的场景、画面生动逼真,情节逻辑、人物脉络生动自然,亦是同类题材作品中现实感、现场感、专业性较强的一部。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