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资讯 >> 正文

话剧《鲁甸72小时》:展现灾难中的坚守与成长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2月01日09:51 来源:中国作家网 徐 健

  2014年8月3日,云南昭通鲁甸发生了6.5级地震,让当地的人民群众蒙受了空前的灾难。在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彰显人性之美、人间大爱、互助之情的动人故事,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抗震救灾赞歌。灾难发生后,云南话剧院迅速组织创作人员,克服困难,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创作出了以抗震救灾为主题的话剧《鲁甸72小时》。该剧由王爰飞编剧,李鹏、唐伟导演,边文彤担任舞美设计。剧作将时间设置在震后72小时内,通过一个大学生村官在灾难来临后的成长历程,展示了年轻共产党员、普通基层干部的责任与担当,体现了灾难面前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情和义之间的取舍。日前,该剧在云南昆明首演并且举行了专家研讨会。

  与会者认为,与之前表现大灾大难题材的话剧相比,《鲁甸72小时》以小人物的视角展开叙事,将鲁甸人民的自救同国家抗震救灾的大背景相互映衬,既充满了对生命的留恋和尊重,又艺术化地诠释了震区人民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以及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其艺术特色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超越纪实与报道的视野,以写人为中心,成功塑造了大灾大难面前一个年轻村官徐晴的心灵世界和感人形象;同时,该剧还塑造了灾难中的群体形象,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生愿望,在自救中坚守,在互助中前行,展现了大灾面前中国普通百姓的选择和担当。有与会者认为,该剧舞美设计的核心部分是震后的断壁残垣,这里不仅是地震所造成的破坏性的场景再现,而且具有一种象征意义。旋转的平台犹如孤岛一般,一方面表现了灾难后当地生存处境的艰难险恶,交通封闭、食物短缺、生命时刻遭受威胁,另一方面也是灾难中普通百姓意志和精神的寄托。废墟中屹立不倒的大树传递着生命的顽强;伴随舞台旋转,艰难跋涉的灾民,则象征着一种生命不息、永不放弃、坚韧不屈的精神品质。总之,悲壮而不失温情、凝重而不落俗套,成为该剧舞台呈现最大的特色,体现出创作者的美学理念和文化追求。在肯定创作成绩的同时,与会者提出了进一步打磨修改的建议,比如在叙事上,平铺直叙式的描写过多,深入内心世界的开掘较少;在性格塑造上,人物的动作性略显不足,个别人物性格有些扁平化等。  (徐  健)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