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艺术评论 >> 正文

《巴彦岱》:再现王蒙的新疆岁月 诠释超越民族的感情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1月28日13:26 来源:中国民族报
图为电影《巴彦岱》剧照,资料图片图为电影《巴彦岱》剧照,资料图片

  一部以著名作家王蒙的新疆岁月为背景,展现“文革”背景下和谐民族关系的影片《巴彦岱》,近期将与观众见面。不久前,该片在新疆进行点映时,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许多电影评论家和观众认为,这是一部具有人文色彩的影片,虽是讲“文革”时期的故事,但没有控诉和忆苦,而是用内敛、温情的方式,通过主人公老王的日常遭际,表现了在一个困苦的年代,淳朴善良的少数民族同胞对汉族下放作家的照顾和保护,诠释了人性的温暖及超越民族的感情。

  故事:老王与巴彦岱

  巴彦岱是王蒙下放务农、进行“思想改造”的地方。平反后,王蒙回到北京,当上了文化部部长,但他始终将巴彦岱视为“第二故乡”,他的作品中曾多次写到这里。

  巴彦岱是蒙古语,意为“富饶之地”,原为清代“伊犁九城”之一惠宁城故址,曾驻屯满、蒙官兵。因地沃水丰,及至新中国成立前,这里仍不失为一个相当兴旺的自然村落。

  1963年,面对文艺界 “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严峻形势,王蒙果断地做出了远走他乡的抉择,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子迁往乌鲁木齐。1965年4月,新疆文联以“劳动锻炼”的名义,将王蒙安排到伊犁巴彦岱务农。刚来不久,他还担任了红旗公社二大队(巴彦岱)副大队长,分管农田水利建设。后因政治风声更紧了,副大队长职务被解除,王蒙真正成了一个农民。

  在长达7年的务农岁月中,王蒙一直保持着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他利用“文革”期间的“天天读”,把巴彦岱当作学习民族语言、锤炼人生的大学校,几年后居然以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出现在人们面前。

  在新疆的生活积累,使王蒙在落实政策回京后重新焕发出文学青春。他创作了数百万字的作品,绝大部分是在新疆的见闻和感受。2013年,他的《这边风景》一书出版。这本创作于巴彦岱却一直未能付梓的小说,勾勒了一幅西域风情图。

  电影《巴彦岱》中,老王是一个三十出头、戴着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汉族男人。1965年5月初,他来到了伊宁市市郊的巴彦岱(当时叫红旗公社二大队)“蹲点”。带他来的领导,介绍这个人时有点含糊,红旗公社的大队长阿迪力只知道这个汉族人是从北京来的,是个摘帽右派。淳朴善良的维吾尔族老乡们,只是把这个人当成干部对待,并没有打听他的底细。

  老王严格按照组织的要求,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第二年,老王的妻子从乌鲁木齐调到伊宁市的中学教书。老王就骑着他那辆破自行车,经常穿行在巴彦岱与伊宁市之间。老王被任命为公社副大队长,协助大队长阿迪力做了不少工作。阿迪力是标准的农村基层干部,对国家和百姓感情真挚,但脾气不好,爱骂人,老王投入很大精力来缓和阿迪力与村民们的矛盾。

  不久,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也蔓延到了巴彦岱。面对政治斗争,已有经验的老王感到在劫难逃。没想到,朴实真诚的巴彦岱村民默默保护了这位他们认为很有文化的老王。在一次与村民欢聚的宴会上,老王告诉大伙自己是一个右派,没想到村民早都知道这件事情了。老王又郑重地告诉大家,自己是一名作家。村民们都鼓励老王回到作家的位置上去,因为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诗人。

  巴彦岱的“文革”时光就这样有惊无险地慢慢过去了。1978年,老王回到北京,之后的岁月里,他曾九返新疆。

  精神:维吾尔族的“塔玛霞”影响了老王

  维吾尔族有一句谚语:“人生在世,除了死以外,其他全都是塔玛霞!”“塔玛霞”就是玩耍、休闲的意思,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态度,一种略带游戏的精神。

  在巴彦岱,流传着一个故事:大街上,两个维吾尔族干部骑车遇见了,二人推车至马路边扶车叙谈。一个人问另一个人:“你的观点是什么?”另一个回答:“我,保皇!”另一个人点点头,说:“我,造反!”然后二人笑着告别离去。在很多维吾尔族人看来,政治派别是官家的事,住房吃喝、老婆孩子才是自己的事。

  正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里,巴彦岱维吾尔族老乡对老王的右派身份是毫不在意的。他们只是出于人性的善良淳朴,用天生的幽默与热情来对待老王,而不是将其作为异类和批判对象,这无形中帮助和深深影响了老王。

  影片《巴彦岱》中有这样一幕:老王刚到巴彦岱这个99%的居民都是维吾尔族的村落时,茫然不知所措。在伊敏老爹欢迎老王的“欧德莱西”晚宴上,他对焦虑的老王讲起了维吾尔族人的生死观,告诉他什么是“塔玛霞”,并鼓励他以“塔玛霞”的态度去生活。此后,老王开始慢慢学习维吾尔族的民间舞蹈,给当地小朋友理发,逐渐适应当地生活。

  这是一个特殊年代的故事,但影片里没有描写“文革”时期暴力的场面。在巴彦岱这样的生存环境里,村民们为了保护老王不被批斗,就将他家的沙发椅作为替罪羊进行批斗、游街。

  不但如此,老王这个被主流政治文化边缘的个体,还幸运地在同维吾尔族的交往中获得了教诲和力量。这尤其体现在老王向拉伊赫曼学习维吾尔语的故事场景中,他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获得了一种新的价值观。譬如,老王知道了维吾尔族诗人纳瓦依的诗歌,而拉伊赫曼懂得了成为知识主体的重要性。

  在村民送别老王离开的麦西来甫上,与村民共舞的老王泪流满面,他用流利的维吾尔语说:“我爱你们,也爱巴彦岱!我舍不得离开巴彦岱,也舍不得离开你们!”

  价值:表现民族关系的一个突破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王敏认为,《巴彦岱》在表现和谐民族关系上是一个突破。以往的新疆片多侧重表现新疆风光和歌舞,而该片则讲述了人与人之间的仁爱,以及汉族文化与维吾尔族文化的相互影响。“虽不言民族团结,但民族相爱的真情自在其中。”

  新疆文联主席阿扎提·苏里坦说,影片真实地再现了那个年代淳朴的维吾尔族民俗和当时各民族相互尊重、彼此欣赏的历史真实,“当地少数民族的善良、乐观使作家王蒙受益终身,这些一度成为他创作的源泉。”

  “《巴彦岱》让人们知道,新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待苦难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亲情、爱情、忍耐、和解,是支撑普通百姓活着的信念。”新疆文联理论研究室副研究员赛娜·伊尔斯拜克说。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