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人物访谈 >> 正文

曹新华:做时代和民族的歌者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1月28日13:22 来源:中国民族报 牛锐

  他是第一位普米族歌唱家,满怀新时代的豪情,把泸沽湖畔的普米族民歌唱响国内外舞台;

  他是民族音乐的歌者,为云南二十多个民族演绎了能在舞台上站得住的文艺精品;

  他是民族音乐的传承者,帮助年轻人走上民族声乐艺术之路。

  他就是曹新华。他说:“我有一个梦想:为我们伟大的祖国、伟大的时代、伟大的民族高歌。”

  在筑路工地上高唱一曲《东方红》,敲开艺术之门

  “山上的树叶有多少,普米的歌就有多少。普米的歌有多少,曹新华就能唱多少。”普米族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曹新华,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飞出小凉山的雄鹰”。

  1956年,曹新华出生在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泸沽湖畔一个叫“拉垮”的普米族小村庄。父亲给他取名“贡”。“贡”在普米语里是“草”的意思。嫩绿的草,永远是大山生命的象征。

  曹新华的父亲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普米族“汉归”(祭司)。因为没有文字,普米族几千年的历史与文化,就靠“汉归”们一代代传唱。至今,曹新华仍清楚地记得儿时的情景:夜晚,一家人围坐在火塘边。父亲唱起古歌,自己一句一句地跟唱。曹新华天生一副好嗓子,悟性高,再难的古歌都能很快学唱得有模有样。

  上小学那年,老师给他取了一个汉语名字“新华”,希望他成为新中国了不起的建设者。由于生活所迫,曹新华念到五年级就辍学了。修公路、挖水库,沉重的体力劳动磨破了曹新华稚嫩的肩膀,却没有影响他那颗热爱音乐的心。在当筑路工人的日子里,曹新华一边干活,一边放声高歌。“唱得比广播里的声音还高”、“几百个民兵都唱不过”,曹新华的音乐实力让大家交口称赞。

  1971年,宁蒗县宣传队招人。县里专门派人到筑路队去寻找“传说”中的曹新华。说唱就唱,年仅15岁的曹新华在工地上高唱一曲《东方红》,技惊四座。由此,他成为宁蒗县宣传队的一员,走上了梦寐以求的艺术之路。

  搜集整理、提升凝练,为传统民歌注入新鲜血液

  1978年,曹新华进入云南师范学院艺术系进修。这一年,“文革”结束,文艺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作为云南省代表团的一名少数民族歌唱演员,曹新华到北京参加了文化部举办的“部分省市自治区民族民间唱法独唱二重唱会演”。他与著名白族女歌手杨洪英合作演唱的白族民歌,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博得了首都观众和声乐界的热情赞扬。

  1979年,在乐坛初露头角的曹新华调入云南省歌舞团。在这里,他如饥似渴地吮吸着民族艺术的甘露。每逢下乡演出,他都积极地向老乡们求教,搜集、整理民歌。普米族民歌、藏族情歌、彝族小调……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在曹新华年轻的生命中集聚、碰撞,构筑成一个瑰丽的音乐世界。

  曹新华是第一个搜集、整理、演唱普米族民歌的歌唱家。云南有26个世居民族,独有民族15个,人口较少民族7个。普米族是云南人口较少的独有民族,只有三万多人。曹新华很早就意识到,自己是普米族的歌者,要为普米族音乐做点事。

  “我刚到昆明的时候,闻不到普米族的气息,见不到一个普米族人。在我所能看到的书刊杂志上,找不到一个记录普米族音乐的音符。”曹新华说,为此,他不断地搜集普米族歌曲,请作曲家二次编创,在舞台上传唱。与此同时,他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表演的时候,台下观众中可能没有一个人是普米族。因此,要想和观众产生共鸣,路子要宽,要唱各民族的歌曲。

  随着艺术事业的发展,曹新华愈发认识到提高音乐修养的重要性。“把原生态的东西放在舞台上演绎,无论是艺术形式还是感染力,各方面都达不到舞台表演的要求。要在保留民歌原有风格特点的基础上,把它发展成声乐作品,这需要深厚的声乐理论修养。”曹新华说。

  1981年,曹新华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著名声乐教授胡靖舫,开始系统的音乐专业学习。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曹新华把自己学到的音乐理论与发声技巧用于民族歌曲的演唱,为传统民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实践梦想,无悔的人生“做梦都要笑醒”

  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后,曹新华常年活跃于国内外艺术舞台。他怀着“为民族歌唱”的理想,立志为云南26个世居民族都演唱一支歌。他认为,只会唱民间小调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将其上升为舞台艺术,打造成在舞台上站得住的作品。

  三十多年来,曹新华坚定地实践着他的梦想。他演绎了云南二十多个世居民族的歌曲,其中,《大山给我好歌喉》(普米族)、《神鹰颂》(彝族)、《怒江人》(傈僳族)等歌曲,在全国多项音乐赛事中获得金奖;在北京亚运会、上海艺术节、云南世博会等大型活动的舞台上,他留下了高亢的歌声;在《阿诗玛》、《东方彩霞》、《泼水节》等多部大型歌舞剧的演出中,他担任主唱;在《五朵金花的儿女》、《比鲁岩堡》、《金沙水拍》等多部影视剧中,他演唱了主题歌;作为大型普米族歌舞剧《母亲河》的策划,他推动普米族第一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走上舞台。与此同时,他还发掘和培养了茸芭莘那、贡嘎、葛荣娜姆等多位普米族音乐新人,帮助他们走上民族声乐艺术之路。

  曹新华不仅珍惜在国内的发展,还把云南民歌唱到了国际舞台上。2002年,曹新华随团赴拉丁美洲演出。他头戴普米族毡帽,身穿羊皮坎肩,脚蹬马靴,这副派头十足的“牛仔”打扮,无意中实现了与拉美国家传统文化“接轨”。他演唱的《普米酒歌》朗朗上口,不仅富有普米族民歌特色,还借鉴美声唱法中的宣叙调,抑扬顿挫,充满魅力。曹新华被“粉丝”们包围,成为倍受欢迎的明星。

  宣传民族文化,宣传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的积极形象,是曹新华时刻铭记的责任。曹新华随云南省歌舞团赴日本进行访问演出时,领唱压轴歌曲《26个民族奔向同一个未来》;他随“心连心艺术团”赴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演出时,以一曲《在祖国的怀抱中》拉开序幕,道出了云南各民族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共同心愿;在《普米酒歌》中,曹新华用汉语填词:“国家要强盛,民族要团结,我们兄弟民族不要四分五裂……”

  曹新华有一个梦想:为我们伟大的祖国、伟大的时代、伟大的民族高歌。他说:“从事歌唱艺术是最美好的事情。作为普米族歌手,我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培养、社会各界的关心扶持,这一生没有遗憾。”今年,最让他高兴的是,他的儿子曹盛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后顺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深造,成为普米族第一位声乐研究生。“都说‘子承父业’,我没有什么‘业’,但是我的儿子走了我走过的路。他能更好地为时代高歌,为民族歌唱,这是我最幸福的事情,做梦都要笑醒。”曹新华说。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