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军事文艺 >> 艺术评论 >> 正文

精神的高原 生命的礼赞

——评综艺晚会《军歌嘹亮唱边关》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1月28日11:22 来源:李辉

  西藏军区政治部文工团晚会《军歌嘹亮唱边关》,共18个原创作品,几乎全部由该团自主创作,而且主创人员在西藏最少的待了8年多、最多的长达30多年。就像熟悉手上的掌纹一样,他们太熟悉西藏了。当这些厚重的生活积淀、深度的精神体验,转化为文字、旋律和舞姿时,我们将看见什么,听见什么呢?

  我看见了“美”,听见了“美”。内地人常感叹西藏的美,我想,他们看到的美多是外部风景,是坐在车窗里用相机捕捉的美。而这台晚会呈现的是一种深度的、内化的美。舞蹈《彩虹邦典》便把这种美捧到了我的眼前。作品取材于藏地民俗“戴天头”,年满17岁、进入成年的姑娘戴上了“彩虹邦典”,参加隆重的成人仪式。这是一场色彩的盛宴。姑娘们挥舞着青春的色彩,在蓝天画上了阳光、云朵、彩虹,把年轮涂抹得金灿灿的,她们一路欢叫着,在那成年人的世界里,有多少美好的事儿等着她们啊!绚丽的邦典、多彩的盛装,在舞台交织出美轮美奂的画面。海伦拉特汉说:“在选择和描述色彩时,我们渴望得到甜美的东西。”毫无疑问,《彩虹邦典》满足了我们的渴望。

  如果说《彩虹邦典》把美捧入了我们的眼帘,那么歌曲《天街玫瑰》则是把美送入我们的耳中,溢满了内心。《天街玫瑰》取材于拉萨“3·14”事件中一个真实故事。八廓街巡逻战士,为阻挡邪恶侵入吉祥的天街,鲜血染红了他的军装,化为了火红的花朵。一位卓玛目睹了这一切,决定为天国的战士送一朵玫瑰花。古老的八廓街与浪漫的玫瑰写进同一首歌曲,政治、宗教、艺术、军事融为一体,给人全新的审美体验和心灵撞击。舒缓忧伤的句子,空灵美妙的旋律,以及歌手那穿越时空的诉说,我听见了人们对邪恶的控诉,对光明的颂扬,我听见了永恒之美。晚会《明亮的星》《喜马拉雅》等歌曲,都从不同角度演绎了同样的美。

  在美中,我还看见了“新”,听见了“新”。西藏军人回到内地,人们总会投来好奇的目光:“你脸上怎么没长高原红?”好像西藏军人都是一脸高原红、不食人间烟火、土得掉渣的形象。这台晚会打破了陈旧观念,舞蹈《我们都是亲兄弟》便是代表。《我们都是亲兄弟》是时尚的。遥远的边关,普通的连队,一群多么青春阳光的小伙子啊!他们来自天南海北,血管里淌着不同民族的血液,他们就那么穿着一样的军装,跳起了各自不同民族的舞,而飞扬的藏族踢踏又把他们紧密团结在一起。舞蹈动作干净、帅气阳光、给人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这样一群活力四射、乐观向上的小伙儿,难道不是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队伍吗?

  歌曲《唱支军歌给党听》也是“新”的。主题新、内容新、立意新,从“唱支山歌”到“唱支军歌”,既有历史的传承,又有时代的特色。可以说,这首歌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深情讲述了藏家男孩听着阿妈的“山歌”长大,立志走上从军路、报党恩的感人心路历程,唱出了西藏军人的心声:“爬冰卧雪难忘你恩情,为你我站在最高最高的山顶……在那海拔五千米,唱支军歌给党听!”

  除了“美”与“新”,我更看见了“真”,听见了“真”。一个真实的西藏,你永远无法在想象中抵达、在相机中抓取。它要靠一天天坚守、靠青春的脚步和岁月的长度去丈量。该团的主创人员和演员们把青春和信仰埋进这片土地,所写所演的作品,像高原红柳一般有着真实而持久的生命力。所以,像《极地兵峰》这样一个充满钢铁战味的舞蹈,竟有催人泪下的力量。舞蹈没有一味地冲呀杀呀,冲杀之后一段抒情的慢板,轻轻掠过冰峰,像一束阳光穿透了弥漫的硝烟,让观众获得了高潮之上的高潮。

  《醉氧》用小品演绎了这一真实性。用醉氧来表现缺氧,实在高明。看这个心酸的作品,你会笑着笑着就哭了。西藏军人的青春,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就是在这种无法正常呼吸的缺氧与醉氧的两极状态中走完的。“我不来,别人也会来,总要有人来,来到这里,守着这蓝蓝的天、白白的雪山……”如此朴实的话语,是每一个西藏军人的心里话,而这样的话串起了整个剧情。无疑,它每一句台词都将狠狠地撞击你的心脏,你每一次欢笑都将溢出泪水。

  歌曲《哨所的天空》也是真实的,因为它简直太单纯了,就像哨所战士的心。副歌部分,旋律不断重复,甚至给人单调的感觉。然而,那就是哨所的生活,那就是战士的话语。我想起了余华谈论他聆听巴赫的《马太受难曲》的感受:“我明白了叙述的丰富在走向极致以后其实无比单纯,就像这首伟大的受难曲,将近3个小时的长度,却只有一两首歌曲的旋律,仿佛只用了一个短篇小说的结构和篇幅表达了文学中最绵延不绝的主题。”是的,单纯的词、单纯的曲、单纯的演唱,没那么复杂,这就是哨所的天空。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