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资讯 >> 正文

山里娃,有戏——访山西省吕梁市民间艺术团团长渠全明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1月27日10:00 来源:中国文化报
 渠全明  1980年至1993年任临县道情剧团演员,1993年任临县道情剧团副团长,1994年任团长;1997年至今任吕梁市民间艺术团团长,兼临县道情研究中心主任,2012年起任山西吕梁市演艺集团艺术总监。2006年荣获“魅力山西·十大文化创新人物”称号。  渠全明 1980年至1993年任临县道情剧团演员,1993年任临县道情剧团副团长,1994年任团长;1997年至今任吕梁市民间艺术团团长,兼临县道情研究中心主任,2012年起任山西吕梁市演艺集团艺术总监。2006年荣获“魅力山西·十大文化创新人物”称号。

  本报驻山西记者  杨  渊  通讯员 李海涛

  11月1日晚,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山西省优秀新创剧目展演的压轴大戏,吕梁市民间艺术团创作演出的歌舞剧《山里娃》再次感动了太原观众,这已是该剧的第68场演出。

  《山里娃》于今年1月在太原成功首演,4月走进北京国家大剧院,5月献演第十届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会,所到之处好评如潮。在刚刚公布的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中,《山里娃》名列其中。

  记者:《山里娃》在短短时间演出了如此多的场次,吸引了无数观众,是什么打动了观众?这是一部什么样的舞台作品?

  渠全明:歌舞剧《山里娃》讲述的是一群来自吕梁大山深处的农村孩子怀揣艺术梦想走出大山、融入城市、改变命运的真实故事。孩子们在舞台上用朴素的艺术语言和纯朴真诚的精神气质展示了他们的困顿、奋斗和希望。“有过哆嗦,没有退缩;风吹雨打,我还站着;心里有话,就是不说;低头流泪,抬头唱歌。我的好日子,我正在奋斗着!”《山里娃》就是这样一部青春励志、张扬生命、传播正能量的舞台作品。也可以说,这部作品就是我们剧团成长的真实写照。

  记者:你们是在村里招生,在镇上集合,从县城出发,到省城发展,一步一步登上了国家艺术殿堂的舞台。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这一路的经历和收获吗?

  渠全明:我们团的前身是成立于1960年的山西省吕梁市临县道情剧团,主要表演临县道情,先后整理、创作、演出了不少优秀剧目,但剧团经济状况一直不好,甚至一度划归其他单位经营管理,1968年与临县晋剧团合并,除演出临县道情戏外还演观众群更为广泛的晋剧。上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戏曲市场萎缩等原因,剧团再度陷入困境。1997年,剧团加挂吕梁市民间艺术团牌子,拓展了业务范围。

  1998年,我们在村里招收了首批山里娃,在镇上办起了“金凤凰”免费艺术培训班,吹响了我们县级民营剧团改革转型的号角。我们团有这样几个特殊性:既要面临和其他小剧种一样的生存困境,又需要解决民营剧团发展的人才问题,同时还要担负非遗剧种的传承任务。在业务和教学上,我们坚持以戏曲表演为主、歌舞表演为辅的指导思想,结合实际提出了以戏曲表演为基础,实施“身段舞蹈化、唱腔声乐化、念白普通话、把子武术化、武功体育化”的训练和教学改革思路,并尝试将几种艺术形式融合发展,实现歌舞结合、戏舞结合、乐舞结合、文舞结合。

  为了开拓市场、拓宽发展空间,2001年3月全团移师省城太原。尽管剧团当时驻地是在一个废弃的养猪场办公楼,但大家克服困难为今后持续发展找准了方向,打下了根基。剧团先后培养出了800多名一专多能的艺术新秀,成为我们转型发展的最大收获,剧团也尝试着走出了一条“以团养校,以校育团”的特色之路。我们一步一个台阶,从当初的道情小戏小品开始,到戏曲、歌舞齐头并进,再到今天创作演出大型舞台剧、走进国家最高的艺术殿堂,剧团实现了整合发展、多元发展、跨越发展。从2006年起,我们开始着手策划打造自己的培训基地,通过几年努力,包括剧场、大中小排练厅、办公区、录音棚、展览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学等场所和设施在内,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的现代化综合基地即将在太原落成。

  记者:吕梁市民间艺术团还肩负着传承保护临县道情戏这一国家级非遗的艰巨任务。在传承保护的同时,剧团有哪些新的尝试?

  渠全明:临县道情戏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更好地传承保护这门古老艺术,作为传承保护单位,我们坚持“以歌舞养道情”的原则,把歌舞演出的大部分收入补贴在了临县道情传承上。在剧目建设上,我们坚持传统剧目和新创剧目两手抓。近几年,剧团新创作的7个临县道情剧目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道情小戏《掏鸦窝》将戏曲与舞蹈充分结合,同时保留了道情戏原汁原味的风情,捧回了第十五届群星奖,《菜园配》获得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剧种调演“遗产日奖”。实践证明,剧团在传承经典剧目基础上,对临县道情戏进行“小而精”的改革探索是成功的。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临县道情戏将会以灵活小巧的表演方式走近观众、融入市场。

  记者:戏曲元素已经渗透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命体验中,也构建着我们的精神家园。作为为生活奔波的民营剧团,是如何坚守这块阵地的?

  渠全明:我们发现,现在看戏的基本都是老人,年轻人普遍没什么兴趣。这种现象在农村很普遍,也很可怕。由于老年人与年轻人在文化观念、生活节奏、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差异,造成了这种现象,长此以往势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传播带来不良影响。如今,一些稀有剧种、剧目、流派正濒临失传,实在让人痛心。以表演通俗化、呈现舞台化而见长的戏曲艺术,往往凝聚着我们民族的历史印记。守护这支文化血脉,带领观众体验民族文化的从容和优雅,共同唤醒民族文化的自觉和自信,是戏曲理应承担的任务。

  民营剧团在这方面大有可为。民营剧团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常年深入山村的优势,在剧目创作和表演上寻求新的突破;可以创作一批老少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通过传统形式与现代文化观念结合,搭建起既传承传统文化又释放现代生活激情的大舞台。我们常说“有戏才能有戏”,前一个“有戏”指出好作品,后一个“有戏”指有发展。好作品是我们戏剧人的力量源泉,能感召更多人守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创作了既能走进剧场又能深入乡村、老少皆宜的《山里娃》、《掏鸦窝》、《菜园配》等。说到底,服务农村、服务农民,创作演出群众喜爱的剧目,这是民营剧团的根。只有把根牢牢扎在基层的土壤,艺术之树才会枝繁叶茂。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