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美术 >> 美术动态 >> 理论探讨 >> 正文

取法痕迹天籁自鸣

——浅谈中国书画之用线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1月19日10:51 来源:中国艺术报 朱伯华

  中国的书画在造就自己的艺术语言时,使线条音乐化、思维化,从而以鲜明的个性独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在此过程中,不断地“道法自然” 、“师造化” ,从大自然、从生活中众多的物象痕迹中获得灵感,取造化之变,开拓自己之心胸,是其“不二法门” 。同时,这也是中国书画求变求新的源头活水。

  书画同源,其实最早的绘画——象形文字,就是从仓颉观察“鸟迹”开始的。“迹”里面包含着许多鲜活的生命运动信息,中国书画从一开始就不是一堆干巴巴的符号。

  自然形成的水流痕、干裂纹本身就具有审美价值。它们是重力、张力、引力、阻力和惯性的综合作用体,它们优美、雄强,富于变化。力与美正是我们锤炼线条要追求的。

  在生活中我也常常注意和发现这类痕迹或痕迹组合:墙皮上的裂纹结成网状,勾勒出一块块隆起的“肌肉” ,有些地方甚至人体的形象呼之欲出;手提湿墩布一路滴滴嗒嗒的水迹,点线结合有如音乐铿锵;偶然有油漆或沥青从高处落下,随风散开又贴在墙面上,那是极潇洒飘逸的一组点线。这些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线条和形态各异的结构图式,启发了我们对生命、生活的思考,激发了我们创造的欲望。正是这些人与自然细微、深入的交流就能避免我们重蹈前人的旧辙,避免艺术语言的枯燥单调与激情的无所寄托。

  现在很多人习惯于依样画葫芦,对自然痕迹这些取之不尽的艺术语言富矿视而不见,不屑一顾。在传统国画技法中,许多线描、皴法都是模仿自然生活中形象痕迹而成的,如柳叶描、枯柴描、蚯蚓描、斧劈皴、解索皴等。对自然痕迹的观察、感悟,确实为人们提供了一条对中国画理性思考的捷径。这种观察与感情缩短了客观物质世界与主观精神世界的距离。同时,按照自己的价值取向捕捉适合的单独或综合的自然痕迹,进行学习、消化、磨合,乃是一条求新、求不同,造就个性化表现语言的自主、自由之路。研习中国画的人从写生画起,要先学会用线表现形体、空间,那时的线是起“界”的作用的;继而要学习用线表现物象的肌理、重量感等,这时的线条已经具备了一些主观理解的成分;随着画者品位的提升,他所要求的线条要成为主观精神世界的信息载体,是一种心灵之线。画家用适当的笔墨技巧配置表现物象在特定意境中的状态,达到神形兼备的目的。从状物到写神、抒情,再至物我合一的境界,其间对形式美感的不断追求是关键。线条的刚柔相济、疾徐相衬、深浅浓淡、润燥相生、疏密断续、节奏相和……这样的线条最终和自然界的某种痕迹暗合、同律,使我们的内心活动也抽象为一种痕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这里也得到印证。

  “外师痕迹,中得心源” ,中国书画用线的探索实践是无穷尽的,也是因人而异、千差万别的,这也正是研习中国书画的引人入胜之处。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