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资讯 >> 正文

舞出一片“艺术天空”

——写在第16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闭幕之际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1月17日10:06 来源: 光明日报 曹继军 颜维琦 周又顺

  11月16日晚,由瑞士洛桑贝嘉芭蕾舞团、东京芭蕾舞团、上海歌剧院联合演出,汤沐海执棒指挥,四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歌唱家黄英、杨光、魏松、廖昌永共同领唱的大型交响芭蕾《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在中国首演。在芭蕾、音乐、诗歌无间配合展现的恢宏气势中,第十六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大幕徐徐落下。

  为期一个月的文化盛事中,来自46个国家和我国13个省市以及港澳台地区的47个演出团体、近万名艺术工作者相约申城,献演45台剧目105场,吸引近15万名观众走进剧场。演出平均出票率九成以上,其中17个剧目的出票率达到100%。

  原创首演成热点

  委约作品是检验一个艺术节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本届艺术节的开、闭幕演出均为委约作品。根据经典电影改编创作的中国歌剧《一江春水》作为开幕大戏,凝聚了周小燕等一批中国音乐家多年来的艺术追求。同时,该剧在创作过程中“中西合璧,融会贯通”,对西洋歌剧本土化进行积极有效的尝试,受到中外观众好评,成为本届艺术节的一大亮点。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艺术总监刘文国介绍,本届艺术节上,国内优秀原创剧目占参演节目的三分之一。中央芭蕾舞团的芭蕾舞剧《小美人鱼》令人耳目一新,孟京辉首次执导德国戏剧大师布莱希特的作品《四川好人》,诙谐感人,北京曲剧团的剧目《四世同堂》等一批原创和传承作品,也受到广大市民的关注。

  经典作品和著名演员为本届艺术节增色不少:“歌剧女皇”安吉拉·乔治乌的放歌、“小提琴女王”郑京和的弦上功力,都令听众回味无穷。本届艺术节的舞蹈作品同样令人目不暇接:荷兰国家芭蕾舞团的古典芭蕾舞剧《吉赛尔》、美籍华人艺术家沈伟的现代舞作品《春之祭》与《声希》、西班牙国家舞蹈团专场、云门舞集的《松烟》等,舞蹈语汇丰富多彩,现场反响相当强烈。

  人人参与,人人享受

  “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本届艺术节继续践行这一宗旨。人人参与艺术节,人人享受艺术节,全城同乐构成了最动人的城市风景。

  今年艺术节的优惠票在去年的1.8万张基础上,增加到了2万张,票价最低只需20元。观众还可以通过网络购买优惠套票,购票的便利使更多观众获得实实在在的优惠。同时,在地铁及各大剧院免费派发《市民观演指南》,让艺术节真正成为“全天、全城、全民、全产业链”的文化盛事。立足艺术教育宗旨的文教综合项目“校园行”则走进18所大学,呈现40多场演出互动活动,10万余名观众现场参与。

  与此同时,本届上海国际艺术节首度举行“艺术天空”系列演出,26台来自中国、德国、加拿大、葡萄牙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节目,覆盖全市17个区县共上演31场,市民仅需花费平均50元的公益票价,就能够欣赏到国内外艺术家们的专业演出。

  艺术呼唤创造力

  扶青计划已成为上海国际艺术节的一大特色。今年的扶青计划再次为全国各地的青年艺术家提供了展开创想翅膀的平台。其中,参与委约项目的创作、制作、演出人数超过300人,平均年龄不到28岁。上海戏剧学院敞开校园,7天时间、14部委约作品、300余场活动、90个舞台节目、50多个讲座和20多项视觉展览,共吸引4万人次参加。

  今年“扶青计划”的委约主题为“进化——适应与衍变”,更加鼓励创作者在创新上的思考,在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经验的同时,在进化历程中以更开阔的世界观,运用更多元的表现形式演绎经典和创新的集合。

  创想周还通过组织大师工作坊、演前集训、演后聚会、专题论坛等活动,使得参与“扶青计划”的艺术家之间建立起密切的交流网络。包括京、沪、港、台等地的青年创作者们,还自发成立微信群,互相给彼此的作品评论,形成了良好的艺术讨论氛围,也创造了宽阔的合作空间。

  “创想周的孵化功能在不断加强。”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王隽说。艺术节的演出交易功能也在强化。今年的艺术节演出交易市场,中外演艺界人士以多种形式达成超过341项合作意向,其中中国文化“走出去”项目为165项,大大超出了去年的115项。

  (本报上海11月16日电 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 本报通讯员 周又顺)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