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酷评 >> 正文

《洛克》:危险心灵的孤独自白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1月13日10:29 来源:北京日报 任凡
    《洛克》剧照 《洛克》剧照

  每个到中年的人都活得焦头烂额。他们有事业、有家庭、有责任,更重要的,还有秘密。当这些一股脑地涌过来,一定是把人逼疯的节奏。洛克就是这样一个中年男子,他拥有的一切在一个普通的夜晚将彻底改变,而他别无选择,只能孤独地驾车奔赴远方。汤姆·哈迪一个人撑起了这样一场好戏,把一段危险心灵的孤独自白演绎得通透而感人。

  影片《洛克》视角独特,手法大胆,全部的场景只有一个,就是洛克开着他的宝马车赶去探望他即将出生的孩子,而所有的故事和人物关系都在洛克开车时接打电话的过程中层层展开。十年前,乔·舒马赫曾经尝试过在封闭空间里通过一个演员的独白展开叙事的形式,《狙击电话亭》也获得了预期的交口称赞。但那是一部惊悚片,有一个悬念贯穿始终,空间虽然狭小但焦点集中。《洛克》探讨的是中年危机,是世俗生活,这样延展的主题好像必须辅以复杂的剧情才搭调,然而编剧出身的本片导演史蒂芬·奈特果断突破定势思维,化繁至简,在一辆飞驰的车里把所有事儿都办了。这是一场冒险的实验,更是一次关于电影形式的果敢的探索和尝试。

  伊万·洛克是一名建筑工地的项目经理,他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其乐融融的家庭。然而一次意外的一夜情让他即将成为第三个孩子的父亲。在孩子的降生之夜,他决定驱车赶去陪伴。但是,一切并没有那么顺利,工地的突发状况和上司的责难,妻子得知真相后的反目,孩子们的期望,以及待产情人的焦虑迫使洛克不得不在路上频繁地切换电话频道,而所有的情绪交织在一起,让洛克在这样一个夜晚几近崩溃。

  生存还是毁灭,每个人的生活里都充斥着类似的选择难题,具体的选项其实无关宏旨,只要选定一个方向,继续走下去就好,就像洛克开着他的汽车义无反顾地行驶在高速路上,无论期间发生了什么,他都没有停下来或者改变方向。洛克的人物设置很有代表性,他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个人的问题。只不过这些问题被排列在普通人漫长的一生里,而为了增加戏剧冲突的厚度,导演让洛克的问题集中爆发于一个夜晚。驾驶舱是封闭而且私密的,导演以此隐喻人们孤独的内心世界,身处其中的洛克不断接打着电话,在一次次的喃喃自语中逐个丢失他所拥有的东西。与此同时,戏外的观众们透过那一方逼仄的空间,也仿佛透视到了自己内心的正反两面。

  除了主演汤姆·哈迪,本片中所有演员都没有露面,仅仅通过声音完成角色塑造,并在与洛克的互动中推动剧情。虽然忽略了表情和肢体语言,本片故事的整体张力却丝毫没有减弱,主人公洛克的个性也在一通通电话里逐渐丰满。从他与死去的父亲的隔空对话中我们得知,洛克有一个十分不幸的童年,然而即便如此他仍然是同事和工友们口中对工作尽职尽责的好人。他虽然不爱那个一夜情的情人,但是仍然在与妻子的辩解中处处维护着弱者的尊严。洛克拥有坚硬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这让他在生活里疲惫不堪。然而,是否可以就此自我放逐或与困境妥协?导演显然不这样认为。在本片结尾,洛克万念俱灰时,电话另一端传来孩子的啼哭。新生命带来的希望让洛克重新上路,带着他和他的难题再次驶入滚滚车流。

  优秀的电影从不构建新的体系,而是着重于对最基本事实的描述,进而提出观点,升华主题。本片通过截取一个普通中产阶级家庭的剖面,凝神静气地探讨了生活中的失去与坚守。“就在两个小时前,我开上这条路的时候,我有体面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然而现在我还在路上,却已经没了一切。”这是洛克的一段独白,字里行间裹挟着一种绝望的力量——洛克能否找回他所失去的?这是他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个人的问题。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