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资讯 >> 正文

朱赢椿 设计世界最美图书的人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1月06日10:39 来源:天津日报 刘颖
 

   朱赢椿,书籍装帧设计师,生于苏北农村,现居南京。自1999年至今,他设计的图书多次获得国内外设计大奖,其中《不裁》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江南话语》《不裁》《没有脸的诗集》《蚁呓》《真相》《小猫茉莉》《不哭》《私想者》《一个一个人》《空度》等书连续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书”。 
  

  印 象

  他的设计

  是一种生活哲学

  朱赢椿刚刚出版面世的一本书叫《虫子旁》。他以艺术家特有的视角发现并亲近身边的小虫,观察它们的生活,捕捉它们的影像,录制它们的声音,讲述它们的故事,用文字和摄影作品的形式展现了微观世界里的平凡故事。

  在今年8月举办的上海书展间隙,记者与朱赢椿面对面聊天。尽管身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艺术总监、南京“书衣坊”工作室设计总监,设计或策划的图书又曾多次获得国内外设计大奖。但眼前这位很大牌的设计师,一点儿也没有“某些艺术大师”的架子,谈起他设计书的理念,便会兴致勃勃、手舞足蹈、哈哈大笑。

  可以看得出,朱赢椿是一个非常热爱书、热爱自然、热爱设计、热爱生活的人。在这个过分追求效率和速度的时代,他是“慢的乐趣”的传人。他一直力求与大自然的节奏保持同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设计的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种生活的哲学。也许只有这种发自内心的淡定,才能把书的内涵底蕴完美地呈现出来。

  现在,除了设计书,朱赢椿也做自己的书,《设计诗》《空度》《虫子旁》《肥肉》都是他的作品。除了要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外,他说,愿意多实验一些特别的做法,大家喜欢就一起玩——这是他的乐趣所在。

  朱赢椿把自己设计的书屡获大奖归结为“运气”,可是对这些他喜欢的书付出了多少功力,大概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每一件设计作品,都在传达着一种共同的信息——传统而质朴,花了大力气的细节都隐而不发,和匠气一点也不搭边。他的每一本书都让人爱不释手,手捧他的书,会让人感受到一种温婉的力量,让人的内心立即平静下来。如他所言,他设计的书,不是给躁动的人读的,而是要送给目前来讲比较躁动,但是内心渴望宁静的人。

  如果你想寻找宁静的感觉,不妨翻翻这些书吧。

  简朴是好设计的标准

  记者:您的图书设计作品获得过很多次“中国最美的书”称号,现在您对于拿这个奖的感受是什么?

  朱赢椿:其实我对拿这个奖已经很不安了,担心读者会审美疲劳(笑)。

  记者:那么“世界最美图书”的奖项呢,以后会不会把这个奖当作目标?

  朱赢椿:得那个奖,我真觉得是我运气好,获奖的偶然性很大。但我有一点是和别人不一样,就是我不照搬西方的设计语言,而是用自己独特的东方设计。这比盲目学习西方更自然。比如说《不裁》的毛边,《蚁呓》的大量留白,还有带有禅意、东方审美趣味的东西,这些都是中国图书设计在世界舞台上的独特之处。越独特就越民族,越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记者:您做过“中国最美的书”奖项的评委,评审作品时您会从哪几方面考量?

  朱赢椿:基本上有以下几个标准:形式与内容吻合,设计内容与表达形式贴切巧妙,印制工艺要精准,要有创新意识,封面设计要贴切,内文版面设计也要体现设计理念。我想这也是好的书籍装帧设计的标准。我最注重的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这句话听起来虽然老套,但不管你的设计是对阅读还是对视觉的体现,你的风格是先锋还是传统,都一定要让读者觉得恰到好处,让读者觉得这本书就应该是这样。回归到书的本身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如果内容和形式没有协调好,设计做得再抢眼,也不算好。其实国外很多获奖的书非常简朴。除此之外,当然还要有独特性。

  记者:得了这么多奖,现在找您做设计的人应该很多吧?

  朱赢椿:是很多人找,但我会推荐给其他人。我设计一本书收费并不贵,因为书并不是一个很有钱的行当,哈哈。很多钱堆在书上,也并不一定就能设计出好书。但我是个“自私”的人,我会把时间用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我还是想做一些跟自然相关的东西,比如说,种草、种菜、养虫。

  记者:现在您最希望做什么样的书?

  朱赢椿:一本自己编、自己画、自己写、自己拍照片、自己设计的书。就差自己印刷、自己卖了,哈哈。其实也算是自己印刷了,因为我们现在有固定合作的印刷厂,为了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内容。因为一般普通的印刷厂满足不了我“变态”的要求。

  与书籍的美感邂逅

  记者:您是怎么走上图书设计这条路的?

  朱赢椿:小时候喜欢看书,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在农村的时候很难找到书。所以我就一直想做跟书相关的工作,自己做得开心,大家看得也开心。

  记者:您做的每一本书特点都很突出,我记得您说过,做设计时要对书有感觉,这是您设计书的初衷吗?

  朱赢椿:给书做设计,自己一定要有感觉才做,我现在有选择的余地,不用靠这个工作吃饭,所以更可以投入很多的时间去做一本书。我期待与有缘人的相遇,做有回味、能长久延续下去的书。我害怕那种“交稿时间”,出版社可以告诉我大概什么时候交设计稿,但是千万不要跟我说某月某日一定要交稿,不交的话每天扣除我多少多少钱,我做不出来呀。一看到时间就很害怕。

  记者:设计前您会把书稿通读一遍吗?

  朱赢椿:会,因为我现在设计的东西越来越少了,遇到有感觉的东西才会好好做,但是会做得比较慢,因为要把稿子通读,体会。在做设计之前,要先分析这是一本什么书。如果是纯文本的书,设计师就要往后面藏一藏,要更好地体现书的内容,让读者阅读方便。字体、行距、纸张等方面都要考虑到。书的设计是整体的,包括页码、标点、版权页,都应该是体现这本书的气质。如果书的概念偏实验先锋,设计师也可以走得极端一点。

  记者:您设计的书里面有非常多的留白。您有那么多的思想需要表达,为什么还要留白?

  朱赢椿:因为留白的力量是最大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我不想让一本书变得像现在的很多公共场所那样,充斥着很多广告、招贴,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堆在那。书是要让人在书店里邂逅的,无意中看到它。我希望我设计的书放在书店里给人一种不期而遇的感觉,而不是大声地吆喝、叫卖。所以我的设计整个调子都是淡淡的。从市场角度来讲,书是商品,放大书名,抓人眼球并没有错。但我希望邂逅的那种美感,喜欢读者口口相传的感觉,比靠吆喝吸引人的感觉更美好。

  数字出版让纸质书变成艺术品

  记者:现在很多观点在唱衰纸质书,作为纸质书设计师,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朱赢椿:数字出版出现后,几乎无所不能,将来会有音乐、声音、动漫等配套出版。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纸质书会受到挤压,差的东西就会被淘汰。对于做纸质书的人来说,有了更高的要求。电子产品是一个阅读器,会不断地升级,但我总是觉得数字出版是个好事情,电子书方便快捷,大容量,我出去旅游都带电子书。电子书发展之后,会给好书留出空间。纸质书不一定非要跟电子书抗衡,但差距一定要拉开,因为纸张比较贵,所以要做出更好的品质,向精品努力。在有限的空间内,把每一本纸质书做得更有品位、更有艺术感、更适合这本书的气质,更能满足对纸质书还有一丝情怀的读者,就够了。

  记者:电子书封面能不能做出纸的质感?

  朱赢椿:你现在不能跟我只谈封面,纸质书的设计,不只是封面设计。除了封面之外,内文版面设计、开本、纸张、工艺、字距、行距的变化、字号字体的选择,都是设计一本书最主要的东西。封面只是其中一点而已。现在很多电子书是不讲究这些的,但国外已经有很多做得比较漂亮的电子书了。目前我的精力还是主要放在纸质书上。也许将来会做电子书,但是对纸质书的情结一下子还是割舍不下的。

  记者:书籍设计师、诗人、画家,您最认同自己的哪个身份?

  朱赢椿:我要抢你的话,这些东西都是装的,很多人会装,我也会装。我坐在这里,头发稍微长一点就是怎么不得了的事情。有人说我是诗人,其实我不是诗人;说我是画家,我也不是画家;说我是设计师,我也不是设计师。

  慢下来让内心碰撞世界

  记者:您平时喜欢弹古琴、画画、种菜、观察虫子,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您会经常想到什么?

  朱赢椿:我喜欢亲近自然。因为我觉得在今天这个时代,这是奢侈的事情。什么是奢侈的?奢侈不是说你今天吃了一顿西餐,不是你买了很贵的手提包,奢侈是能够把心静下来,坐在河边,把手机关掉,安安静静什么都不想,看一天的光阴的变化。当我们联系越来越快捷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就越来越远。不是你发了一个短信你就和他的距离很近了,其实人的内心离得越来越远。如果我们能够陪着家人或者是自己的孩子,不要去游乐场,而是去亲近自然。如果真正亲近自然,和自然融在一起的时候,你会发现那种身心的愉悦感非常美妙。

  记者:您一直用您的设计传达“慢”的生活哲学,能否谈谈您如何理解“慢生活”?

  朱赢椿:我所理解的慢,不是懈怠、懒惰、消极,而是让日常生活,让周围的一切与内心不断地碰撞。我们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大势头下,每个人非常难停下脚步,难放慢脚步。把看东西的速度慢下来,把做事的速度慢下来,把心态调整好,说着很简单,但却是非常非常难做到。我们很多朋友每天工作压力非常之大,面临着房子、工作、孩子升学的问题。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调节自己呢?其实很多东西,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只要我们把脚步放慢、把心态放平静,就会发现,工作效率并不会降低多少,我们制造的东西,生产的东西,它的质量也未必会变差。

  我自己也是这样。有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太忙了,我每天走路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魂不守舍,所以有一次一不小心把腿摔骨折了。骨折以后我哪儿都不能去了,只能拄拐在校园里转悠。我们学校里有一个小池塘,我有时就坐在石头上看池塘的风景。日常生活,有谁能从天没亮看到天黑呢?我做到了。但我也是强迫自己这样做的,而不是内心深处真有这样的宁静。但是,当我坐在池塘边看着光线变化的时候,突然发现了自己——我想告诉大家,如果很忙碌的话,你自己可能都不知道你是谁了。慢,可以慢慢地慢下来。哪怕一个星期或是一个月里能有一天,忘掉时间,忘掉烦恼,和真正的自己好好相处,都是特别好的事情。

  朱赢椿谈他设计的书

  《一个一个人》我采用的是那种做旧的感觉。我是从书稿文字出发,作者申赋渔的文字让我觉得就要做出一种“霉味”。霉掉的味道也不能说不好,比如说普洱茶、梅干菜,都是厚重的“霉”。所以我把这本书做成了一本旧书,一印出来就是一本旧书。

  《空度》是一本没有一个字的书,没有告诉你什么思想,也没有告诉你什么生活方式,它单单只给你一个非常宁静的空间,让你能够静下心来思考一些问题,通过画面来调节自己的情绪。这本书,在我来讲并没有设计,只是由照片和封面的“空度”两个字组成的。《空度》本身就是在传递一种“什么都不做”的状态,所以在装帧设计上,我也是尽可能还原它真实的模样,让读者能够直接感受到它的特质,也就是一种禅意。在印刷工艺,我们用了四种颜色来呈现黑白灰的关系,至简,却极尽努力还原画面的真实美感。

  《虫子旁》的主要内容就是我工作室50米之内各种虫子的故事,包括摄影、手绘、随笔、设计,全部由我一个人完成,前后花了3年时间来做准备。它没有什么复杂的开本或装订形式,就是采用文本和图像结合的方式,让读者去阅读。相较于图文书而言,我希望读者会去阅读其中的内容,而不要被设计过多地干扰到。

  《设计诗》用了大幅的留白,中间只有一些有字的边边角角。这本书就是把人在日常生活中所看、所想、所感,做了一种尝试。这样一种形式就是玩一玩、乐一乐。做这本书时我自得其乐,并不在意别人怎么想、怎么看。大家追捧也好,骂也好,我都笑呵呵地看着。人生苦短,每天皱着眉头多难看啊。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