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2014闽派文艺理论家批评家高峰论坛 >> 正文

程正民:如何对待两种批评传统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1月03日16:34 来源:程正民

  我首先对前面的讨论做一点儿回应。既然是讨论,还是有一点交锋、交流比较好。我对前面说到的两个问题感到有同感。一个是对“闽派批评”的理解;一个是说到“闽派批评”要超越,就像南帆讲的,不单要根植于福建的土壤,还要超越这个土壤。“闽派批评”究竟要怎么超越,走向全国,这是很大的一个问题。我想到莫言的硕士论文,叫《超越故乡》,童庆炳是指导指导老师,我是答辩委员会主席。他同样也提到超越的问题,一方面他要植根于他的童年经验,同时又要超越这种经验,走向世界,要体现一些普遍的价值观念,用他的话说,就是取得世界文明的通行证。我们“闽派”也应该植根于福建文化,同时我们要超越。我们闽派的问题应该是全国性、普遍性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文化建构问题。我觉得闽派的批评与闽派的文化不可分隔,不能孤立地讨论闽派的批评,要把闽派的批评跟闽人的文化性格结合起来。比如闽派的创作、艺术、哲学,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这是我对之前讨论的问题的一点回应。接下来我要讲的问题,可能和刚刚讲的问题有一些关联,也不完全一样。我们普遍都强调批评要贴近时代,要有一种社会担当,这个我认为是非常对的。但是我觉得大家忽视了一点儿,就是说批评本身应该有魅力。有韵味的批评,应当重视对文学形式的分析、研究。过去我们习惯于把批评分成两张皮,一张是内容,一张是形式。形式和内容,结构和历史,内部和外部,始终是存在纠结、矛盾。如果没有把它们统一起来,这种批评就显得没有内涵。

  我现在正在进行一项有关二十世纪俄罗斯诗学流派的研究,就在琢磨一个问题:社会历史批评与形式主义批评的历史关系?按照以往的说法,俄国社会历史批评的传统是从别林斯基开始的,它的存在有其合理性。沙俄作为专制国家,老百姓有话没地方说,因此强调文学的社会属性,强调文学的政论性,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到了十月革命以后,这种情况起了变化。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社会批判接续了社会历史批评的传统,另一方面,形式主义批评开始出现了。形式主义对社会历史批评不满,认为过分强调社会历史问题,而不强调作品本身的形式分析,必须加以纠正。从那以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批评,往往被理解为教条主义、庸俗社会学。实际情况不完全是这样。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批评还是有很大发展,有很多精彩的东西在里面。当然它也存在一种毛病,容易滑向庸俗社会学这一边,把文学跟政治、经济等同起来。

  形式主义批评和社会历史批评都出现了各自的问题。后来有一大批的批评家、理论家进行了艰难的探索,试图把内容和形式、结构和历史、内部和外部融合在一块。他们从形式切入,再进一步进行社会历史分析,把两者融合起来。

  大家可能都看过俄国心理学家维戈茨基写的《艺术心理学》。这本书的作者认为,分析作品应该从形式开始,形式开始的地方就是作品开始的地方。其中最精彩的例子就是分析诺贝尔奖获得者蒲宁的《轻轻的呼吸》。我要再讲的一个人是巴赫金。他应该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提出了内在社会性的问题,就是从作品的结构、语言和形式去发现作品的内容。这种思路对我们是有启发的。国内很多从事研究、批评的人在走这条路,比如陈平原的博士论文《中国小说叙述模式的转变》,不是先讲五四时代的社会历史环境,再讲小说的特点,而是先从小说的特点切入,概括出那个时期的小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变化,再分析小说形式变化的原因,再联系那个时代的文化语境。这个思路我觉得应该对我们的批评和研究应该有所启发。

(程正民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