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2014闽派文艺理论家批评家高峰论坛 >> 正文

“闽派批评”的文化自信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1月03日10:40 来源:福建日报

  “闽人善论”决非妄言,这次论坛来了近60位散居省内外的闽籍文论家,老前辈中有谢冕、张炯、孙绍振等名家,王光明、陈仲义等算是“中坚代”,吴子林、黄发有这些人成了“青壮代”,而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新生代”也已崭露头角。

  这“四代同堂”显示“闽派批评”在过去的30多年,历经“朦胧诗”论战、文艺批评方法革新、“后现代”兴起以及文化研究的转型等关键性历史节点,不断推陈出新、发展壮大并形成梯队,一直扮演着当代文学新思潮“领潮”的重要角色,像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正牌导师童庆炳,这位闽籍批评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文学“向内转”的观点,倡导将西方的心理科学引入文艺学研究,带有较浓的实验色彩。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文艺批评“方法年”中成名的朱大可,进入新世纪以来,将文艺批评带入大众文化批评领域,是国内文化批评新潮中最具代表性的先锋人物之一。他将上海的都市欲望描述为“情欲的尖叫”,这种独特的批评语汇和文体形式被圈内人称为“朱语”,并由此刮起一股批评旋风,引起国内文论界和众多读者的一阵骚动。朱大可称,为练就一身“朱语”,他耐得十年寂寞。

  王蒙曾有“中国文论界由京派、海派和闽派三分天下”一说,反映了当时国内文化界对闽籍文论家整体实力的充分肯定。就三地文论风格,按照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林兴宅概说:“京派批评”典雅正统,“海派批评”灵动多变,而地处边缘的福建并非文化中心,如果没有创新,不能独树一帜,则很难产生全国性影响。因此,他认为:文艺理论的真正价值是要为时代、为人民提供新的思想资源。社会多元化固然有可能使得文艺批评面临边缘化的尴尬,但只要作品能提供新的思想资源,就一定会被历史记住。

  要怎么衡量朦胧诗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谢冕教授曾用“一个凝固的板块里打开了一个裂纹,光亮喷射而出”这句话来比喻。谢有顺,因“关心文学的灵魂叙事对生存意义的揭示”而晋身为国内“70后”新锐批评人物,他说谢老的文字充满了“激情与优美”。“这些前辈的文章具有勇于承担压力的思想锋芒,也具有叙述之美的典范意义。”谢有顺认为,能具体分析一部小说一首诗歌好在哪里是很不容易的,而“闽派批评”提供了非常具有原创性、可操作性的艺术解释方法。这几点的统一构成了文学批评最重要的基石,也是“闽派批评”之所以辉煌的源流。

  在杂然并存、共识稀缺的当下,李敬泽说:我们需要充分的讨论和争辩,这不是为了制造撕裂与废墟,而是为了帮助社会和读者找到最大公约数,找到展开建设和创造的新起点。他认为“闽派批评”是福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

(记者:谢海潮、吴旭涛、树红霞)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