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文艺工作座谈会 >> 正文

首都少数民族文学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在京举行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0月30日08:59 来源:中国作家网 黄尚恩
首都少数民族文学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首都少数民族文学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主席台
座谈会现场一
座谈会现场二
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副会长叶梅主持会议
中国作协原党组副书记玛拉沁夫在座谈会上发言
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丹增在座谈会上发言
降边嘉措在座谈会上发言
高深在座谈会上发言
包明德在座谈会上发言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从很高的历史角度、很远大的政治目光谈了文艺的作用,给了作家们巨大的鼓舞和激励。”“学习习总书记的讲话,重在实践。少数民族作家要扎根民族土壤,真正写出优秀的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10月29日,首都少数民族文学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在京举行,20多位少数民族作家结合自己的文学实践,从不同角度畅谈了学习讲话的感受与体会。此次座谈会由中国作协创作联络部、中国作协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共同举办。中国作协原党组副书记玛拉沁夫、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丹增、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白庚胜出席座谈会。会议由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副会长叶梅主持。

  关键在于认真写作

  玛拉沁夫在发言中说,文艺工作座谈会的举办,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文艺界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待。习总书记在会上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观点,他要用心地听、细心地领会、真心地自省、一心地去践行。习总书记说,“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那么我们文艺工作者就要自省,我们要去铸造别人的灵魂,那自己的灵魂是怎么样的?针对当下一些浮躁的文艺现象,总书记提醒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因此,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最重要的任务是进行创作,并积极为出作品、出人才营造良好的氛围。

  丹增谈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文化建设是其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全面深化改革,这为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当前一些文艺作品淡化了理想、软化了信念、远离了崇高,出现了娱乐取代教育、技术取代了艺术的现象。实际上,我们不能只是追求“量”而不注重“质”,在作品中应该出现思想的碰撞、灵魂的对话。对于当前文艺界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每一个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反思,自己是否对此有责任。 我们应该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扎扎实实做事情、认认真真搞创作。

  作家鲍尔金娜说,写作是一件孤独、寂寞的事,而这次座谈会的召开,让社会各界都关注起文艺来。这感觉就像是一束光打进寂寞的屋子,我们这些作家就是在屋子里默默前行的人。希望自己在这个孤独而伟大的路上继续好好写,做一个为灵魂书写的写作者。

  要扎根于民族的土壤

  评论家包明德谈到,少数民族文学让我国文学大花园更加绚烂多姿,并不断补充了文学持续发展的新元素。作为少数民族作家,我们在创作中要感到自信、自豪,要重视本民族的生活现实,珍惜自己的生命体验。在降边嘉措看来,少数民族作家往往是深深扎根在民族的土壤之中,与民族民间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这是他们在创作上的优势。所以,无论是少数民族队伍还是少数民族文学,总体趋势还是比较健康积极向上的。但我们应该更加深刻地意识身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写出更好的作品奉献给时代。

  在作家高深看来,少数民族作家一方面固然要扎根本民族的生活,另一方面也要扩大自己的生活视野。一个人在山寨里待一辈子,不一定就能够清楚认识这个山寨,但是他走出来,去到城市中去,去到别的地区、别的国家去,再返回这个山寨,他对这个山寨的认识就深刻了。所以,要扩大生活视野,要跳出自己的民族来认识、抒写自己的民族,只有这样才能够写得更深刻。

  与会者谈到,无论是什么民族的作家,要去抒写兄弟民族的生活时,要有一个正确的言说、阐释的角度,不要抱着猎奇的心态,切忌居高临下、主观武断,而是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在深刻把握之后再进行创作。作家郭雪波说,一个作家抒写其他民族的生活是可以的,但最好学会他们的语言,这样就可以跟人民大众对话,了解他们真正想什么,同时最好学会他们的文字,这样就可以跟他们的历史文化、民族意识对话。如果不掌握这两点,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深入到这个民族的内部世界,也很难写出优秀的作品。

  少数民族作家大有可为

  《民族文学》主编石一宁说,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涵,是中国价值观念、中华文化精神的有机成分;少数民族文化所体现的审美情趣、风格特色,独特而活波地反映着中国人的审美追求。因此,少数民族文学是传播中国价值、中华文化和中华美学的重要载体。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是少数民族作家得天独厚、无比宝贵的创作资源,挖掘和表现民族历史文化,从民族历史文化中获得知识、养分和启迪,应当成为少数民族作家的文学自觉。

  在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尹汉胤看来,那些具有民族性的作品在国际性交流中有时候反而比较容易得到认同。这是因为很多少数民族作家生活在边远的、原生态的地方,他们写生态、图腾,写一些相对比较原始的东西,其中凝聚着人们的的集体记忆。今天,社会在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但是文学作品仍是不同肤色和种族相互抵达心灵的最佳方式,少数民族文学不要放弃这种优势。

  作家景宜认为,少数民族作家在这个时代承担着非常重的责任。随着互联网在民族地区的普及,很多年轻人的生活是被虚拟化的,他们虽然生活在本民族的土地上,但却始终盯着网络,通过网络上的叙述来获得对本民族的认知。这种现象是值得我们警醒的,作为一名作家,我们要把民族本真的东西给呈现出来,让年轻人珍视自己的民族文化。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民族生活不断在发生变化,作家们要在快速变化中抓住我们实质性的东西,去抒写各族人民在这一过程中的的精神飞跃、心灵震颤。

  中国作协创作联络部副主任冯秋子、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李霄明等也参加了座谈会。杨盛龙、肖惊鸿、关圣力、王晓霞、李红雨、韩静慧、吴哈斯塔娜等也在会上作了发言。

石一宁在座谈会上发言
杨盛龙在座谈会上发言
尹汉胤在座谈会上发言
郭雪波在座谈会上发言
景宜在座谈会上发言
肖惊鸿在座谈会上发言
关圣力在座谈会上发言
李红雨在座谈会上发言
韩静慧在座谈会上发言
王晓霞在座谈会上发言
吴哈斯塔娜在座谈会上发言
鲍尔金娜在座谈会上发言

(文:黄尚恩 摄影:王纪国)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