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人民网文化频道联合主办的“全媒体时代的文艺传播座谈会”日前在京举行。来自文艺创作、理论评论、传播领域的专家学者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把脉当前文艺的传播生态,从“传播与引导”、““创作与传播”、“传播与伦理”、“高雅与低俗”等角度分析了新形势下文艺传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指出了全媒体时代文艺传播面临的新问题,为推动文艺传播的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与会者认为,随着当今社会进入网络和数字时代,媒体格局发生深刻调整,新兴媒体获得迅猛发展,传统媒体受到巨大冲击,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文艺传播是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环节,是连接文艺作品与受众的桥梁。文艺作品创作生产出来之后只有通过一定的媒介传播才能到达受众,才能实现文艺作品自身的价值。文艺传播要解决传播什么样的文艺作品,通过什么样的媒介进行有效传播等一系列问题。面对当前文艺作品传播形态多样化、传播渠道多元化的特点,与会者认为,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要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创新媒体传播方式,扩大文艺传播的影响。
谈及如何提升文艺作品的创作力、传播力、影响力,有与会者表示,最根本的在于深化文艺内涵、加强“内容建设”。针对现状当务之急,应强化“四种特性”,即深刻性、创意性、丰富性、易读性。要结合时代特点更新内容话语体系,学会讲故事、讲道理,说出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话。面对新媒体科技的日新月异,与会者认为,文艺工作者要秉持开放的眼光来接纳新文艺现象,要以崇敬之心汲取传统养分,要以谦逊态度融合中西、汇通古今,为我所用。(余 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