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杂文 >> 正文

李清明:龙舟吟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0月29日09:38 来源:中国作家网 李清明

  水乡水多,木船多,以水为生的水手、渔夫、簰鼓佬也多。江湖之中,两船相遇,或多簰同行,难免会争出个先后输赢,久而久之,便有了水乡龙舟竞渡的雏形。

  据传,赛龙舟最早是水乡的祖先们用于祭祀水神和龙神的一项仪式,时间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末期。至今在水乡临资口古镇,面对湘江和资江流入洞庭湖的桥边,还留有“龙王庙”、“洞庭庙”、“湘夫人庙”等龙舟竞赛开始前用于祭祀活动的远古建筑。后来,诗人屈原从资江的上游一路驾船东行,途经古镇,在离古镇约10多公里处的汨罗江投江后,龙舟竞渡就变成了人们纪念屈原的独特方式。水乡年轻的水手和簰鼓佬们都喜欢争强好胜,“宁荒一年田,不输端午船”也成了口头禅。

  水乡的龙舟大都模仿神话传说中的龙形而造,每当长长的龙舟行进在江河之中,总会发出“呼啦——呼啦啦”的吟唱,从此岸传到彼岸,从远古传到如今……替寂寞的水乡增添了许多野性和灵性,也增添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湘楚大地自古巫风盛行,祭祀、招魂、巫术、放蛊等现象十分普遍。同样,巫风楚韵也贯穿着龙舟从制造、下水、竞赛的全部过程。制造龙舟,首要的是选好木材。水乡人认为,樟树是神木,有灵气、能通神,龙头龙尾要选用成年的大樟树;船体则要用上好的杉木,杉木材质上乘,光滑轻盈,用这样的木材制造的龙舟轻巧快速,极富灵性。但是,这些树木既不能到集镇上购买,也不能采自本村,要到邻村的山上去偷。因为偷东西必有人追赶,做贼的人也会逃得很快。由此类推,用偷来的木头造出的龙舟也必会划得快,取得好名次。

  采伐前,先让有经验的工匠到乡邻山上高调踩点,给看上的树木做上印记,实际上也是给被偷的人家发出讯号。见此,被偷者不但不会心疼,反而还会暗自高兴:自家的树木都能做龙骨了,家中的子弟将来肯定能“鱼跃龙门”, 于是,他们大都会在偷伐当日倾情予以配合。第二天,待偷伐的工人们在放倒的树木前摆好祭品,燃放鞭炮,准备扛起树木起身的时候,主人家便会大声吆喝着“抓贼呀——抓贼呀”追赶……村民们这时也会越聚越多,加入追赶的行列。他们虽然人多声音大,但却不是真正地追撵……追赶的人越多、越快,预示着将来制造的龙舟在江面上也会越快。

  龙舟的制造一般定在农历的四月,须挑选一个黄道吉日开工,“掌墨师”和工匠要挑,连制造场地也要选,照例是要祭天、祭地、祭龙王,还要祭鲁班;工匠开工前还须斋戒沐浴、焚香叩拜,颇多禁忌。龙舟造好后,得用大量的猪油、蒜泥将船底和船边擦得油光闪亮,以增加滑度,减少水的阻力。紧接着,便是杀猪宰羊,行礼鸣炮,隆重举行“接龙头”和“续龙尾”仪式。鞭炮从“掌墨师”家放起,一直放到龙头、龙尾安置在龙舟上,一路上炮声震天、鼓乐吹鸣、人龙相随……只有举办了“接头”、“续尾”的仪式之后,龙舟才不再是木头,而是一条龙,有了天、地、人三者的相连,有了生命,有了灵气。

  水乡江河密布,龙舟竞渡常以临资口古镇为中心,以水域不同划分四个区域。红色代表湘江东岸的村庄、黄色则为西岸村庄,资江南岸的村庄属白色、资江北岸的村庄为黑色。龙舟则分别涂以红、白、黄、黑四种油漆,冠以红龙、白龙、黄龙、黑龙的称谓。不仅船身,就连船上的旌旗罗伞,以及桡手、鼓手、锣手、指挥们所有的服装,以及船桨、船篙、船绳等都为一色。

  新的龙舟制造好后,下水前一天晚上还要举行“亮灯”仪式,时间一般选在农历四月三十日晚上。五月初一新龙舟下水,桡手们进行赛前练习,称之为“齐桡”。龙舟正式下水前,按惯例还要面对屈原投水的方向,摆上猪、牛、羊三牲,点燃香烛进行“朝庙”。然后主持人再为龙头系上红绸、鸣炮奏乐,预示龙舟在竞赛时,能顺风顺水,旗开得胜。

  龙舟建造好了,就得开始选人,要选舵手、鼓手、锣手、指挥,还得选36名桡手。这事,村长、村支书、村干部们说了是没有用的,须由“龙舟头”和“龙舟趸”说了算。龙舟头资历老,久历江河湖泽,见风经雨,是大伙的主心骨;龙舟拥趸则是村里爱好赛龙舟的一大帮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只有经他们集体议定认可,才能成为正式的龙舟赛手。龙舟队员的组成一般都是老、中、青三结合。舵手、鼓手、锣手、指挥须由有经验的中老年担任。其中舵手(也叫艄公)是主帅,自古就有“鼓是令,梢是命”的说法。当上舵手也是整个家族的光荣。桡手则必须从踊跃报名的年轻人中筛选,要求身强力壮、爆发力强。特别是划头桡的队员要求更严、标准更高。因为,他们是龙舟队伍里的灵魂。头桡是指雄踞船头左右的两名桡手。龙舟竞渡时,头桡一般不轻易下桨,他俩常常擎着桡子,随着鼓点频频虚晃,只有龙舟进入赛道,头桡和鼓手、锣手、指挥认为有把握胜出时才开始动手,其他桡手见状便开始拼命下力,大伙将龙舟划得飞起,也将龙舟的吟唱声响到极致。龙舟到达终点,以头桡举桨为准。

  水乡情窦初开的村姑,均有在龙舟桡手中寻觅意中人的习惯。在她们眼中,能成为桡手的小伙子已经过大伙千挑万选,肯定是人中之龙,将来组建家庭,安全可靠。歌云:“鼓槌短龙舟长,俏妹子眼睛格外忙。小伙子水中显身手,端阳节里选情郎。”龙舟得胜后,当全身湿漉、胸肌凸现的桡手们高举龙桨走在上岸的路上,姑娘们大都会不顾羞涩和矜持,将象征爱情的鲜花和香包使劲抛向桡手们的怀中。其中,尤以头桡得到的鲜花和香包最多。

  “五月五,龙舟下水打烂鼓。”龙舟决赛通常在端午节的当天上午吃过早饭后进行,先要举行“放龙”(开赛)仪式,随着主持礼乐的长者发号枪声一响,霎时鼓乐齐鸣、爆竹炸响,两岸黑压压的人群中发出的欢呼声、呐喊声响彻云霄。

  这时,宽阔的江面喊声阵阵、鼓点咚咚、锣音铿锵,均有板有眼,时急时舒。“咚咚咚——锵,咚咚咚——锵”的锣鼓声是表示龙舟在江上闲游;当听到“咚咚锵——咚咚锵”的声音,是表明龙舟在小试锋芒,好戏即将拉开序幕;当锣鼓敲出“咚锵——咚锵——咚锵”越来越急促的声音时,定是龙舟决赛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了。划龙舟有一句俗语,叫“听鼓下桡”,鼓声就是命令,桡手们热血齐涌,干劲倍增,由先前的坐着划桨,一律改为跪着一条腿、弓着一条腿,半蹲半站式地拼命用力。此时,锣手和鼓手挥舞着棒槌,一阵更加紧似一阵地忘命敲击,大有将锣鼓敲破之势;手舞竹竿的指挥也是站在船头,随着鼓点左摇右晃,高声叫喊着“加油——加油”的号子,给队员们鼓劲加油;红色的龙舟比黄船、白船多了一名炮手,不停地在船尾点燃着一种自制的土炮,“砰砰口邦——砰砰口邦”地发出一声声巨响,极有冲劲和气势……

  两岸成千上万的观众此时此刻也进入了一种忘我激动的状态,有声嘶力竭叫喊不停的;有挥舞双拳蹦跳不止的;有情不自禁地把手中的遮阳伞,还有别人头上的草帽、斗笠抓了往天空抛撒的;这时最为吃亏的要算是妇女们背褡里和怀中的婴儿了,忘情之处,勒伤、抛伤娃娃的事故时有发生。“水中龙舟拼命飞,岸上妇人箍死崽”的俗语,描述的就是当时的情景。

  这时,最揪心的要算是同在岸上观战的老人了。因为有的儿子属红船,女儿属白船;孙子属黄船,外孙属黑船;甚至一家红、白、黄船杂处的也不在少数。每逢竞赛,均是“物以船聚,人以船分;各为其主,各为其船”,遇到保密的事,纵是夫妻、父子、爷孙也不通消息……有时等到龙舟竞赛过去大半年了,夫妻、父子、爷孙之间仍有赌气互不说话、讲和的。

  一位水乡诗人目睹了乡亲们竞赛龙舟的热烈场景后,即兴赋诗:“火之血、酒之气、山之骨、水之魂,五月湘江看龙腾,方识水乡人!”

  龙舟竞赛告一段落后,龙舟所属村庄或祠堂的亲戚朋友,就会将准备的红布、红包、烟酒、包子、粽子等物品用长长的竹竿挑着,拥至江边,燃放鞭炮,给龙舟“上红”,以示慰问;也有将长条的红布放在竹竿上,等待获胜的龙舟来取,名曰“抢红”。待龙舟赛事结束,各村都会烧好几大锅大鱼、大肉和大米饭,称之为“龙船饭”,全村男女老幼都来食用,寓意接通“龙气”,广结“龙缘”,遍得“龙福”。

  鼓停了,舟歇了,江水也恢复了以往的平静,惟有乡亲们仍然把热闹、兴奋、希望等等都写在了脸上,久久地不曾平静和消褪。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