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反复阅读和体会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时,总联想起当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当时,延安作为指引全国革命的灯塔,吸引了大批追求光明和希望的作家和艺术家来到解放区。为解决当时文艺界出现的复杂而严重的矛盾和问题,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主旨就是要解决文艺为什么人和如何为的根本性问题。为革命文艺的发展制定系统的理论、方针和政策,使解放区文艺走上规范化的轨道,规定出新中国文艺的性质与走向,使广大文艺工作者认清自己的责任与使命,结束了当时文艺界思想上的混乱状况,保证了党紧紧地依靠工农群众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
72年前,延安文艺座谈会开启了人民文艺的崭新纪元;72年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引领文艺工作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作为思想文化的火种,文艺作品如何反映人民的心声?作为时代前进的号角,文艺工作如何引领社会的进步?成为新的时代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的新课题。
历史走过了72个年头,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商品经济大潮的裹挟下,一些作家淡化甚至放弃了自己人文关怀的批判意识和理想追求,使文学处于失重的“不可承受之轻”的尴尬境地。有的作家把文学沦为媚悦大众、捞取金钱和发泄欲望的工具;有的则极力去钻“文艺本体论”和“纯文学”的牛角尖,虽自觉是呕心沥血写出了传世之作,然而却少人问津,读者寥寥。于是睁着含冤的眼睛慨叹“文学被边缘化了”,“小说的时代过去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座谈会,指出“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生活与文艺的关系,有如水之源、树之根。这无疑为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文艺工作者指明了方向。使人们认识到文学的被边缘化其实正是作家放弃了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责任所付出的代价。人民才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