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美术 >> 作品 >> 艺苑 >> 正文

缅北抗战英雄颂

——读陈坚油画《缅北之巅》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0月24日12:23 来源:中国艺术报 姜士林
缅北之巅(油画) 120×250cm  陈坚缅北之巅(油画) 120×250cm 陈坚

  >>英雄战史的回顾

  今年夏天,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铭记历史珍视和平”美术作品展,当我看到著名军旅画家陈坚先生表现这段历史的油画大作《缅北之巅》时,眼前顿时又浮现出缅北野人山的莽莽丛林,浮现出正艰难地行进在野人山之中、疲惫不堪的中国远征军的身影;瞬间这身影又转化成中国远征军冲锋陷阵、日军大溃逃的壮观场面。历史和画作、画作和历史交织相融成一体;我是在读画,但脑海中又翻腾着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我是在翻阅史料,但我分明是站在巨幅油画之前。

  1942年3月,为阻击日本法西斯对缅甸的侵略而组建的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缅甸当时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要防止日寇通过缅甸侵占印度,中国要保护当时已成为接受外援唯一的交通要道滇缅公路,阻击日军是中英双方的紧迫需要。在美国的支持下,中英双方1941年12月23日签署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公路协定》 。但是对于中国军队进入英属殖民地缅甸,英国很不情愿,只要战事不到英军的燃眉之际,就拖延中国远征军入缅,以致中国远征军入缅时已失去作战先机。在日寇的进攻下,英军一再撤退。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付出了重大代价,但也消耗了日寇的大量兵力,掩护了英军的撤退,阻止了日军从缅北进攻中国西南大后方的企图。

  由于英军的撤退,中国军队面临日军包围,不得已而撤军。当时入缅参战的新38师师长孙立人没有听从中国远征军第一陆军副司令长官杜聿明选择通过野人山、避开日军回国的命令,而是带领部队退入印度。在中国战区参谋长、美军中将史迪威的组织下,这支部队在印度兰姆伽训练整编,换成美式装备,战斗力大为提高。廖耀湘率新22师也进入了野人山,但受日军阻击未能回国,也进入印度。1943年8月,这两个师改编为中国驻印军。

  为打通滇缅公路, 1943年10月,中国远征军空运到印度,再次入缅,与中国驻印军同仇敌忾,士气大振,开始反攻缅北。1944年8月,攻克缅北重镇密支那,新38师扩编为新1军,孙立人任军长;新22师扩编为新6军,廖耀湘任军长。孙立人、廖耀湘率军反攻,过关斩将,连续作战,席卷缅北,1945年3月30日与英军会师,日军逃离缅甸。中英取得缅北反攻胜利。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3年零3个月,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抗日战争史上极其慷慨悲壮的一页。

  陈坚先生大作,通过对缅北战地情景的描绘,通过对中国远征军杰出代表人物英武形象的塑造,把远征军两次入缅作战,犹如惊涛骇浪中行船,起伏颠簸,百折不挠的大无畏气概充分地表现了出来;把中国远征军将士誓死报效中华的赤诚爱国之心,昭示于天下。画作气势恢宏、主题鲜明,所蕴含的丰富意境和激励人心的神韵,使中国远征军英雄战史在我眼前迅速闪现时,似真似幻,恍如身临其境,史与画难分;引起我思想与情感的震撼,使我由衷赞叹:战史千秋气壮山河,画作再现以励后人。

  >>既广深又精炼的构思和取材

  中国远征军战史是一个重大创作题材。陈坚先生创作表现这个题材作品的成功,于史于画,必当都是做过精细研究的。画作构思之典型而精当、简炼而概括,特别是画作命题《缅北之巅》所包含素材之广、之复杂,最能使人感悟到这一点。

  缅北之巅,是中国远征军慷慨激昂赴缅作战的主战场,缅北所有战事的艰难曲折、牺牲与胜利,都发生在缅北之巅,是所有过程的发生地、交汇点。画家由此把中国远征军满腔热血奔赴战场,在英军配合不利、远征军多头指挥不当下失利回国、喋血野人山、远征军将士不屈不挠二度入缅再战日寇侵略者、终获全胜的历史过程全都表现了出来,塑造出脚踏实地而又有气魄地站立于这块土地上的中国远征军将军的英雄形象,情、景、人融为一体,一幅画面有声有色地演绎出了战史的主要内容,表现出缅北抗战所具有的中华民族英勇不屈、将士誓死保卫国土的历史丰碑性的意义。 “缅北之巅”命题,显示了作品构思、取材的广深与精炼。

  >>情景交融色浓笔重  战地悲壮英雄慨歌

  构图视野豪放开阔,线条粗犷,用色浓重,寓情于景,深刻衬托和点化主题,是此幅画作的又一显著特点。缅北地区山势连绵,丛林茂密,是当年中国远征军的主战场。画家以粗犷的笔触,画出了缅北长达3年多抗日激战后的场景:战火还未散尽,与高山云雾搅成团团烟雾,在落日余晖中漫天滚卷、弥漫,漫山遍野一片血红,遮蔽了大半个天空,只有一抹淡淡的粉红色的光线,那是大地显露的曙光,也是长达8年抗战的胜利曙光,更是画作最深沉的意境。胜利者安然稳固地站在满是杂草的黑色土地上。血色的雾团与黑色土地强烈的色彩对比,突出了缅北战事的激烈、庄严;凝重的血红色成为画作大面积背景的主色,又使观者强烈感到,它泛扬着几十万远征军将士在这里为国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所流淌的汗水与鲜血,蕴含着无限的力量;它是画家以艺术语言表达出的人民大众对先烈的崇高礼赞!历史证明,孙立人、史迪威、廖耀湘,是20世纪国际反法西斯的英雄人物。他们在几经战役的折磨之后,依然坚持着挺立于这充满悲壮之气的情景之前:人,即寓于景色之中;景,则饱含人之情。那情,那是远征军将士守护国土的赤胆忠心,那是让人永远铭记的将士们的不朽贡献!高高的缅北之巅,山风永远在为壮烈的英灵呼喊:再也不能让法西斯玷污人世间美丽的土地山川!

  画作人景合一的创作,将主题含蓄而又充分地表达了出来。古人绘画,有诗画相通之说;今人绘画,人景相通也!

  >>史实与艺术相融而塑造的历史伟人

  画作所刻画的孙立人、史迪威、廖耀湘这3位人物都是两次入缅抗战,发挥了重大领导作用和决策作用的典型人物。画作对这3位英雄人物富于个性神态的刻画,则是画作极为成功之处。画作不仅只是塑造了几位英雄人物,更重要的是画作所塑造的人物,生动地体现出中华民族所有抗日英烈在与侵略者生死搏斗中所表现出的无所畏惧的伟大精神,从而使作品具有了更广泛的社会历史意义。

  表现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在人物塑造上,必须使史实与艺术塑造相融为一体。这不仅是强调艺术塑造要有历史的真实基础,同时还必须理解,这样的融合,充满生命力的现实的素材融入艺术家的艺术构思之中,人物才是鲜活的,才具有个性,才具有生命力。 《缅北之巅》的3位人物,都是在史实与艺术相融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所以显得真实伟大而又不失激战之后的常人之态。

  中国远征军新编38师师长孙立人,年轻时,好学上进,读了清华土木建筑,又到美国继续读建筑,后又上美国弗吉尼亚军校,投笔从戎,回国在军界服务。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了淞沪抗战、武汉保卫战,受过伤,立过功,可谓是一位为国为民、敢于征战的爱国军人。

  1942年4月,他所率领的新编38师编入新组建的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在中国远征军遭受挫折的第一次赴缅作战中,他也立下了震惊世界的功勋。4月17日,驻缅英军7000人被日军包围于仁安羌。孙立人奉命率部星夜驰援,解除了英军之围。孙立人以一个团的兵力,击退数倍于己的敌人,战绩轰动全球,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著名的战例。蒋介石给他颁发了勋章,罗斯福授予他“丰功”勋章,英王乔治六世则授予他“帝国司令”勋章。

  画作中激战之后的孙立人,头戴钢盔,身穿美式军装,双手紧握望远镜,两腿叉开,两脚坚立于黑色的土地之上,显露出一幅威武神态,但画家写实的笔触,又同时表现出了他有些疲倦的神态,他是战将,但也是人啊。也许是战火刚刚开始散去,将军面部还留有硝烟的痕迹,但仍然遮不住充满胜利愿望的自信与自尊。从将军粗黑彪悍的双眉、直挺的高鼻,观者不易看清的有倦意的眼神,仍然可以看出其性格的冷静与果敢,在战争中的敏锐与大胆;高高的个头,则给人一种胜利者高大魁梧的感觉。看到这一形象,我不禁想起资料上所写到的场景:在撤向印度途中,遭遇到日军的阻击,孙立人端起冲锋枪,呐喊着,率领士兵冲锋陷阵。画中人物对胜利坚信的神态,又使我想到, 1945年8月15日,侵华日军投降; 9月7日,将军率军进入广州,接受日军第23军投降;抗战8年,与日寇搏杀8年的孙立人将军,那时的英雄本色该是如何?

  望着孙立人将军画像,心中涌起无限崇敬之意。耳边仿佛回响起他在战时所创作的一首战歌《知识青年从军歌》。歌中唱道: “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 ,这或许就是他在那时高远的志向吧。整个形象的塑造,仿佛是战地写生,是史与画的融合,逼真生动。

  画中所塑造的新6军军长廖耀湘,湖南邵阳人,也是中国远征军的一位智勇双全的高级将领。年轻时从军报国,黄埔6期毕业后,又以公费赴法国留学,学习机械化骑兵,1936年毕业回国。抗日战争中战功卓著,在淞沪战役和南京保卫战中均有贡献。1939年9月,率军发起昆仑关战役,夺占昆仑,被誉为抗战英雄。

  1942年2月,廖耀湘率中国远征军新编22师赴缅甸作战。入缅不久,就取得了斯瓦河阻击战的胜利。1942年3月30日晚,廖耀湘奉命率新22师在斯瓦河阻滞敌人,以便中国远征军集结准备下个战役。廖将军在南北两岸成功地构筑了梯形阵地,巧妙配置火力,日军久攻不下,增加大量兵力,仍未达目的,迟滞半月之久。廖耀湘率部胜利完成阻滞任务。抗战结束时,廖耀湘将军率新6军奔赴南京,参加了中国战区受降大典后,又主持了南京地区的日军签降仪式。这是经过8年与日寇血肉相拼的廖耀湘将军毕生的荣耀。

  对这位智勇双全的将领,画家着力刻画出了他在激战之后的安稳坚定、善于思考的神态。他双手掐腰,两腿坚挺地站在黝黑的蒙着炮火烟灰的土地上,绿色的军装上残留着灰黑色的硝烟,那是他在一年多的反攻作战中留下的光荣的痕迹;也许经过连续的激战他也乏累了,站在那里稍有歇息,但仍透过眼镜凝视前方,也许他在构思滇西的作战,把日寇从大西南彻底赶出去。将军沉静而有韬略的形象,给观者留下了难以逝去的印象。

  三人之中站在中间的是史迪威。约瑟夫·沃伦·史迪威(1883—1946),在上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受美国军方、美国政府派遣,多次在中国任职,不但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而且对中国国情也十分了解。二战时期,他是中国战区总司令蒋介石的参谋长,在缅北与中国远征军并肩作战,是中国远征军的战友,也是中国人民可靠的朋友。

  画家一如塑造孙立人、廖耀湘的形象一样,对史迪威在缅北之巅与日军激战大获全胜之后的形象做了生动逼真地个性化刻画,不但展示出他的个性,同时也充分地展示了他在缅北与中国将士们同生共死、与日本法西斯强盗决战的英雄气概。

  画中的史迪威,一身普通的美国军装,显出普通一兵般的简朴,虽然那时他是中将高官。画作中的史迪威稍有左转侧身,突显身体右部膀臂,右手提一支汤姆逊枪。这一描绘,彰显出虽然其时史迪威已年过六旬,但老人并没有因为长年累月的战斗、战役,被疲劳打倒,仍保持着一幅随时上战场的姿态。史迪威是个性格直率、耿直的老将军。画家对老人眼神的细微刻画,使观者透过眼镜,即可看到他倔强的性格。

  事实如此。在中国长年的工作中,他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对中国高级将领中存在的敷衍推诿、“吃空饷”那一套作风深恶痛绝。相反,对吃苦耐劳、敢打敢拼的中国士兵评价很高,将他们称为“我的孩子们” ,而士兵们则亲昵地称他为“乔大叔” 。他平易近人的作风赢得了士兵们的爱戴。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失利,史迪威拒绝乘坐飞机到昆明,而是率领中美将士还有传教士、记者近百人,徒步220公里进入印度。他要与将士们同甘苦、共患难。

  他不赞同蒋介石的许多有关抗战问题的主张和意见,认为中国军队、中国政府许多问题的错误根源都在于蒋介石。他得罪了蒋介石。1944年8月在缅北战事胜利结束时,在蒋介石的坚持下,他被调回美国。蒋介石授予他“青天白日”勋章,他拒绝了,带走了自己缴获的一把日本军刀和锻炼身体的哑铃。罗斯福授予他最高军衔四星上将。

  画作把史迪威和与他同为缅北战役中流砥柱的孙立人、廖耀湘的形象共同彰显于高高的缅北之巅,富有深刻的含义。画作的这一设计,不仅显示出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性,显示出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贡献,同时也讴歌了史迪威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的贡献。

  画作的这一构思——史迪威激战之后,不顾疲劳与战友高高站立于缅北之巅,遥望战场,也折射出他是真诚地全力地参与到中国的抗日战争之中。作为蒋介石的中国战区参谋长,他不但关心对日作战计划,而且亲临前线指挥作战。第一次入缅作战失利,他徒步进入印度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美国政府建议,反攻缅北,建立中国驻印军兰姆伽训练营,为远征军提供新装备。

  谋求美国和中国共产党的接触,也是史迪威所做的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他与美国驻华大使高斯联手, 1944年7月和8月两度向延安派出美军观察组进行考察,谋求合作的可能。合作在当时是不可能的。史迪威在离开中国时写给朱德的告别信中表示,由于不能“与你和你所发展的优良部队”在一起,而“非常失望” 。

  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忘记史迪威在抗战中所做出的贡献。在2005年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中共重庆市委将当年嘉陵江畔史迪威寓所修葺一新,史迪威将军纪念馆重新开馆,馆内陈列着这位老兵的生平事迹。这也是中美两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结下深厚友谊的象征。

  >>期盼有更多表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大题材作品问世

  缅北之战,是20世纪中国与盟国联手合作、共同打击日本法西斯的伟大战役,中国远征军将士以巨大的牺牲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战歌,建立了一座座可赞可叹的抗战丰碑,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国际主义和民族牺牲精神。缅北之战,是中华民族抗战史上辉煌的一页,是赢得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世界人民高度赞扬的伟大战役。陈坚先生的油画大作,对这场伟大战役的艺术表现,是一曲饱含缅怀激情,对保卫国土、捍卫民族尊严而战的中国远征军将士的英雄颂歌,是对爱好和平、反对法西斯,世界人民真诚合作、紧密团结、共同维护当代世界和平发展主流趋势的期盼。艺术是时代的号角,作品表达了当代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鼓舞了当代中华同胞铭记历史、珍视和平,加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盼望着有更多的表现这一重大历史题材的好作品问世!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