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少儿 >> 动漫 >> 正文

动画片中的社会学因素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0月24日09:17 来源:中国作家网 李 萌

  1994年《狮子王》公映的时候,我还是个孩子。虽然是蜷缩在沙发上看完的,忍受着电视屏幕上满是录像带的划痕和雪花,伴随着没有字幕的英文对白,影片依旧给我带来巨大的震撼。

  故事是在非洲草原上发生的“王子复仇记”。狮子王木法沙的王子辛巴出生,木法沙的弟弟、辛巴的叔叔刀疤企图篡夺王位。刀疤设局使野牛群狂奔,而年幼的辛巴正处于野牛群奔跑的山谷中。为了救自己的儿子,木法沙在山谷中死去。

  在看完第一次录影带时,我就发现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故事——它虽然幽默\正义,但却认真。我感到自己像个成年人一样被创作者对待着:没有哄孩子一般的欺骗和温柔,取而代之的是现实与严肃。

  从1937年的《白雪公主》开始,在迪士尼经典动画发展的近百年中,王子与公主的故事不断在银幕上重演,他们虽然面临着不同的生活矛盾和强大对手,但最终都能获得圆满的结局与幸福的人生。然而《狮子王》不同,这种不同体现在影片中所暗含的成人化特征。

  第一个方面是死亡。在影片中,木法沙为了拯救自己的孩子,死在了观者面前,辛巴无助的呼喊在山谷中回荡起阵阵回音。残酷的现实像在成年人电影中经常出现的那样摆在了观众面前。

  死,是人在成长中面对的第一次考验。

  第二个方面是复仇。辛巴带着伤痛和悔恨离开了荣耀石,来到另一片天地。每个夜晚,埋藏在心底的忧愁便随着星月降临。成年后的辛巴遇到了儿时的玩 伴娜娜。娜娜的到来不仅唤起了辛巴的快乐和爱,还有责任以及复仇的勇气与决心。作为部落的首领,他承担着拯救家族的重任,必须从单纯的快乐中抽身离去。

  正是因为《狮子王》的不同,这部电影才获得了不仅是儿童观众、还有大批青年和成年观众的喜爱。仇恨与毁灭、责任和信仰……这些复杂的主题早已经超出了儿童的理解范畴,同时,这类动画影片也早已不再是适合儿童观看的影片类型。

  关于“主流商业动画电影”的受众,有一种说法是广大的儿童与青少年。因为动画似乎总是在逗孩子们开心,伴随他们成长。但真实的情况的确如此吗? 从动画诞生之初的草创期开始,动画就作为实拍电影上映前的加映片目而存在。从那时起,动画就不是作为专门为儿童定制的影像作品而存在。1937年《白雪公 主》大获成功,真正肯掏钱进入电影院的,也不可能是几百万的儿童观众。

  遗憾的是,直到现在,仍会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孩子们在漆黑的电影院里上蹿下跳,高高兴兴地看着《喜羊羊与灰太狼大电影》,而父母则带着一身的疲倦,昏睡在舒适的座椅上。

  作为一名成年人,因为生活的压力,经常会选择具有情绪发泄口的影片作为减压对象,人们需要突破规则,越轨和犯罪的行为往往可以宣泄人们心中的压 抑。这也是为什么暴力和色情是商业电影不可回避的两大组成元素。然而,作为家长的成年人,在为孩子选择电影的时候则小心得多。因为他们要帮助自己的孩子学 会规则,并且遵守规则,以更好地在社会当中生存。

  《狮子王》的成功不在于它俘获了广大儿童观众的内心,而是因为它成功地买通了成年人——特别是那些拥有家长属性的成年人。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