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诗歌 >> 新闻 >> 正文

诗刊社第30届青春诗会在海南陵水县举办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0月20日10:34 来源:中国作家网 黄尚恩

  “每一个人在内心都是一个诗人,直到最后一个人死去,最后一个诗人才死去。”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这句话道出了每个人内心对诗意的向往。特别是年轻人,他们有着朝气蓬勃的心灵,最容易受缪斯女神的鼓动,执著于一首首或美丽或忧伤的诗。作为诗刊社的品牌活动,“青春诗会”30多年来始终关注年轻人的诗歌创作,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和发表平台。由此,一大批青年诗人逐渐自信起来,成长起来。

  十五位青春诗人合影

十五位青春诗人合影

  今年,青春诗会正好走到第30届,这是一个令主办方和参会诗人都特别关注的节点。10月11日至15日,王彦山、玉珍、吉尔、麦豆、陈亮、张巧慧、李宏伟、李孟伦、杜绿绿、林森、孟醒石、爱松、徐钺、影白、戴潍娜等15位青年诗人汇聚海南,共同参加第30届青春诗会。诗歌批评家谢冕在诗会开幕式上说,1980年的夏季,在北京,在北戴河,有一群人为诗而聚会。那就是第一届青春诗会,只不过那时候叫做“青年诗作者创作学习会”。34年后,我们来到海南陵水县,然后去到三亚市,继续这场“青春的聚会”。青春诗会如今已经举办了30届,但年年有新面孔、届届有新收获,青春总也不老,诗歌总是年轻。

  诗刊社邀请诗人荣荣、大解、汤养宗、靳晓静和诗歌评论家霍俊明担任本届诗会的辅导员。参会诗人分为5组,每组由一位辅导老师和一位诗刊编辑带队,对提交的诗歌稿件进行详细讨论。谈及对这些诗歌稿件的印象,荣荣说,当下年轻人关注的东西比较广泛,对某些问题的思考也比较深入。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会读到很多尖锐的、具有痛感的词句,当然也不乏一些让人感到温暖的细节。大解认为,这一届参会诗人的写作水平还是比较整齐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去关注,特别是如何展现个人写作的独特性问题。一首诗中,如果没有诗人的在场,没有体现出写作者个人的气息,就很难让读者感到信服。诗歌写作如果不及物,光靠语言的铺陈,同时又没法抵达绝对真理,就不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师生合影师生合影

  无论是在改稿会场还是在行走的车上,参会的青年诗人之间都积极地进行交流,互相分享对诗歌写作的看法,指出彼此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围绕“现在是否又迎来了‘诗歌盛唐时代’”、“是否存在‘学院派’和‘日常生活派’的严格区分”、“诗歌与小说的价值差异”等问题,甚至出现了比较激烈的争论。《诗刊》常务副主编商震说,争辩意味着他们对诗歌“较真”。他们虽然身居天南地北,职业、性情各异,但是他们对诗歌的追求和理想是一致的。

  与去年类似,诗刊社推出了“第30届青春诗会诗丛”,为每一位参会诗人出版了一本诗集。今年有些特殊,还添了一本《“青春诗会”三十年诗选》。该书由诗刊社组织编选,霍俊明执行具体选稿工作,在作家出版社推出。诗刊社从参加前29届青春诗会的421位诗人中精选出138位,由编者根据他们发表在《诗刊》“青春诗会专号”上的作品进行选稿,最终有239首(组)诗入选。霍俊明在新书首发式上介绍说,入选的诗作都以最初发表在《诗刊》上的为准,包括标点符号、字句、分行、分节等都保持了最初的样貌,以突出这些诗产生的现场感和历史环境。与这些“最初之诗”相比,后来一些诗人对作品进行了比较大的改动,才收入自己的诗集。有些诗人甚至日后闭口不谈这些“不成熟”的诗作,即使谈及也采取一种否定、批判的态度。这种“悔其少作”的现象值得关注。

商震与郑文秀,新书首发及赠送仪式商震与郑文秀,新书首发及赠送仪式

  一本诗选,再加上一套丛书,将30届青春诗会的脉络清晰呈现。霍俊明谈到,青春诗会中的有些诗人“出手”极高,在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就写出了一生的成名作或代表作,比如顾城、梁小斌、于坚、欧阳江河等;也有一部分诗人属于大器晚成,写作越来越成熟卓异,比如西川、王家新、翟永明、臧棣等。同时,青春诗会如一条自然流淌着的河,有的诗人在其上不断乘风破浪、扬帆起航,有的则扑腾几下就草草上岸,甚至有的则甘愿沉于水底。参会的青年诗人们在听完这些介绍之后自然感慨万千。他们在发言中说,希望编在选“四十届诗选”、“五十届诗选”时,第30届有比较多的诗人入选。

《青春诗会三十年诗选》《青春诗会三十年诗选》

  参加一次青春诗会,对一个青年诗人到底意味着什么?在5位辅导老师中,荣荣和汤养宗曾在1992年参加了第10届青春诗会,大解则在随后一年参加了第11届青春诗会。荣荣说,虽然之前也发表过一些作品,但在参加完青春诗会之后,她才真正进入了文坛。能够进入这么神圣的一个班级,在自己内心会产生一种仪式感,告诉自己以后要努力写作。她所有重要的作品都发在《诗刊》上,是“《诗刊》抱大的孩子”。汤养宗和大解也认为,参加青春诗会之后,对诗歌技艺更加重视,更重要的是,在内心把诗歌写作视为一种“志业”。

  因为首届三亚国际诗歌节同期举办,诗人阎安和李元胜也来到了三亚,他们也都参加过青春诗会。阎安回忆说,他1995年能够参加第十三届青春诗会,在家乡引起比较大的反响,自己内心也比较膨胀。当时好好准备了几首长诗,自认为不错,没想到却受到指导老师的批评。但在批评与交流之中,却加深了对精神、语言与诗歌之关系的思考,自己的诗学观念在潜移默化中也有了提升。李元胜谈到,最早时候写诗,就是一个人写,和本地的诗人也不怎么交流,可以说是一种“孤岛式的写作”。1997年,他参加了第十四届青春诗会。当时在特殊的环境里,大家整天改稿、讨论,这让他学会关注别人的作品,同时也对自己的作品更加挑剔。之后,他习惯于将自己的作品放到中国当代诗歌的场域中进行分析,而不是将自我封闭起来。

  这些是前行者的经验和感受。而对于参加第30届青春诗会的青年诗人们来说,这段刚刚结束的诗歌之旅到底意味着什么,只能等待时间和他们未来的作品来回答。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