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斯坦尼剧院《战争与和平》的“人海战术”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0月16日11:25 来源:北京日报   周小静
《战争与和平》剧照   钱程摄《战争与和平》剧照 钱程摄

  今年国庆期间国内影响最大的歌剧演出当属天津大剧院的《战争与和平》。这是莫斯科国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涅米洛维奇-丹钦科音乐剧院(下简称斯坦尼剧院)带来的一出大戏,天津大剧院和两所大学的学生参与制作。所有登台演员加上乐队共有600人之多,规模空前。

  “人海战术”,是很多观众对这部歌剧最强烈的视觉印象。以战争为主题的第二幕,大幕一打开就令人震撼,赫赫然满台都是拿着武器的军官、士兵、百姓,前后好几层,而且这个庞大的群体直到全剧结束也没有离开过舞台。观众对此既有赞叹也有不满。

  为什么需要那么大的队伍?说说我自己的理解。首先来看作品本身。这部歌剧改编自俄罗斯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同名文学巨著,脚本和音乐都由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完成。前半部分讲述俄罗斯贵族的个人爱情故事,后半部分是真实历史事件的艺术再现,这就是举世闻名的1812年俄法战争。与这段惨烈历史相匹配的歌剧长度非同一般,在删去了开头的序曲和第二幕的“铭言”大合唱之后,仍有近四小时。更因大合唱在第二幕里占有重要地位,那种宏大的气势也为歌剧带来了非同寻常的史诗气概。

  关于这个“人海”设计,歌剧导演亚历山大·蒂特尔说是从参加过二战的父亲那里受到的启发——老人家讲到战争给他最重要的印象,就是“人。很多的人。人与人在一起”。因此他决定去掉一切布景道具,只用人本身。这就是我们看到的舞台:很多很多的人,他们是俄国官兵、农民游击队、俄罗斯市民,根据场景需要有时候他们也代表拿破仑的军队。这个庞大的队伍有时是主体,有时是背景,通过队形变化构成不同场景,如波罗迪诺前线、库图佐夫将军与部下商讨战略的费利农舍、莫斯科街头、法军溃败的冰雪旷野,甚至安德烈与娜塔莎的重逢也是在人墙面前,只是通过追光凸显了中心区域。

  “人。很多的人。人与人在一起”——这的确是战争的本质,特别是在那个年代,每一个人都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与对手搏斗。事实上,在托尔斯泰原著里也十分强调游击队、士兵、农民、莫斯科市民这些普通人对战争胜利的巨大作用。英明的元帅是决策者,实现这个决策的必然是一个又一个的人。在歌剧舞台上我们看到,俄军拼死抗争导致大量伤亡,为了保存实力、拖垮侵略者,等待最佳战机,库图佐夫毅然决定:军队撤退,放弃莫斯科,随后我们看到的是莫斯科市民自发组织反抗,他们点燃熊熊大火,发誓“不赶走敌人绝不去见亲人”;农民藏起或烧掉粮食,赶走牲畜,让法军得不到补给;漫天飞舞的大雪中游击队和百姓将撤退的法军层层包围……正是在这些人的共同抵抗下,最终大获全胜。不能设想的是,假如莫斯科人默默忍受,任人宰割,那会是怎样的结局!

  从精神角度理解,我认为蒂特尔导演的“人海战术”是人道主义精神的一种体现。从艺术形式上来看,他让视觉效果与贯穿着大量合唱的第二幕相匹配,使之浑然一体,即便几次穿插进个人遭遇也不脱离人民战争这个大背景。

  这个设计是不是最好的?当然不会是,音乐、舞台艺术始终在再创造的过程中,没有终点。之前我看过马林斯基剧院在二十多年前的《战争与和平》录像,第一幕舞美与斯坦尼剧院的很相像,三面落地白墙,两侧有多个门洞,没有豪华的贵族客厅装潢,色彩很单纯。第二幕也没有逼真的战场,而是巧妙地利用地板不同位置的升降变化构成战壕、山坡、农舍、道路、莫斯科大街、行进的道路等等。舞台上的人也相当多,最多时估计有三百左右。

  从大量近年来的录像制品和引进的戏剧、歌剧演出看,抽象简洁、象征性的舞台布景是一个发展趋势,写实的则越来越少。这种设计给了观者极大的联想空间,可以说,这是对观众想象力、理解力的考验。

  斯坦尼剧院“人海战术”的精神内涵与形式意义,也许还有更多解读视角。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