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外国文艺 >> 文学评论 >> 正文

当代俄罗斯文学中的怀旧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0月15日14:02 来源:中国作家网 侯玮红  
  

  也许是出于怀旧天性,也许是因为品尝了苏联解体后社会动荡的辛酸与苦涩,今天的俄罗斯和一些独联体国家逐渐出现了怀念苏联的现象,艺术和文学也 流露出怀旧意味。近些年陆续上映的此类影片有《苏联时期的公园》《回到苏联》,电视系列片有《苏联制造》《月亮的背面》和《八十年代》,音乐作品有 2005年的《生于苏联》及后来的《我们的祖国——苏联》和《多想回到苏联》等;文学创作也在经历了解体之初对前苏联的否定和控诉之后,逐步趋于冷静和客 观。

  当苏联这个名字连同它的辉煌给人带来的自豪感、幸福感、激情和信仰都在一夕之间远去的时候,苏联人遭受的心灵撞击不言而喻。随着岁月增长,怀念 愈发真切。抒发这类情感的既有经历了两种社会的老一代作家,也有在苏联解体后才成长起来的年轻作家。他们笔下的怀旧具有广泛的社会内涵:既包括对前苏联体 制和社会的反思,也包括对于生活模式和文化的怀念;既有对往昔细腻真实的再现,又不吝啬夸张变形的描绘手法;既可以整部作品都充满怀旧情绪,也可以使之作 为象征而体现在某个人物身上。这些作品或是记录式的书写,或是荒诞不经的虚构,或有淡淡的感伤,或有辛辣的讽刺,勾起人们并不遥远的记忆。

  21世纪初的一些作品往往在真实描写苏联社会的同时加入荒诞的成分。沃伊诺维奇的长篇小说《纪念像的宣传》描写了一个女共产党员与领袖纪念像之 间的故事。主人公阿格拉娅对斯大林极其崇拜。她年轻时积极投身阶级斗争,1941年秋天德国入侵多尔戈夫,阿格拉娅接受任务要炸毁电站,但她的丈夫没来得 及逃出。“祖国不会忘记你!”她从电话里向他喊完这句话就接通了导火线。1949年斯大林七十大寿时,她任区第一书记,倡议建造了斯大林塑像,将其立在市 中心的斯大林广场。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闭幕。阿格拉娅听了赫鲁晓夫关于反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报告,气得团团转。大家讨论拆除塑像,她简直无法忍 受,给上大学的儿子写信,讲的全是自己关于这件事的想法。儿子追求物质生活享受,对母亲的激愤之情反应冷淡。斯大林塑像被拖走,准备熔化。阿格拉娅最后用 四瓶酒换回塑像。为此,她被开除党籍,但她无怨无悔,与塑像共处一室。小说通过一尊斯大林塑像从诞生、竖立到转移、被炸毁的经历,反映了前苏联及俄罗斯 40余年的社会和人民生活,提出“个人崇拜要不得”的主题,被评论界称为“带有怪诞色彩的现实主义作品”。

  斯拉夫尼科娃的长篇小说《永生的人》(小说译文见《世界文学》2014年第3期)情节奇特:二战老兵阿列克谢·阿法纳西耶维奇瘫痪在床,为了延 长其寿命,家人为他设定了一个让时间停滞的空间,清除所有代表时代变迁的物件和标志,把他熟悉的东西营造成永生不朽的样子:墙上挂着勃列日涅夫生前所拍摄 的照片,电视里放着自己录制的节目和“晚间新闻”。“外部时间中的一切在内部时间里都失去了意义,内外之间的消息往来中断了。”老兵果真长久地活着,成了 永生的人。

  年轻女作家伊琳娜·博加特廖娃独辟蹊径,写作了怀旧小说《回到伊萨卡》。“伊萨卡”是古希腊爱琴海上的美丽岛国、神话英雄奥德赛的故乡。奥德赛 历尽艰险与诱惑,就是为了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因此,“伊萨卡”象征永恒的家的信念。小说中的小姑娘伊特卡每年夏天都和爸爸妈妈在一座小岛度假,直到苏联 解体那年。这座小岛同伊萨卡岛一样,成为伊特卡心中美丽永久的象征,代表曾经的童年、国家,也代表曾经的岁月。奥德赛回到了故乡,可伊特卡却永远也回不到 童年,回不到苏联,回不到过去。这种轻轻的叹惋贯穿整篇小说,恍如昨日,却都如伏尔加河的流水一样远逝。小说的中心情节发生在“八·一九”事件苏联剧变那 夜,这使小说的意义不仅限于对童年生活的追忆,也是对一个时代的缅怀。爸爸希望伊特卡能够带着信念生活,就像他曾经的那样,但又隐隐感觉到这样的信念对于 自己和女儿都有点不够。女儿生病了,他一心扑在女儿身上,竟把“八·一九”事件忽略了。清晨到来,女儿在一夜间长大,国家也在一夜间解体。小说里充满大自 然的声音、色彩和气味,如交响乐般应和着情节的推动与进展,使记忆中的童年生活、国家生活都变得鲜活起来。小说景与情、梦幻与现实自然融合,像一篇优美的 抒情散文,把童年的远去、光阴的流逝、国家的变迁几种意境结合在一起。

  不再把前苏联简单地定性为好与坏、黑与白,而是理性审视它的经验与教训,这是当今俄语文学中对待苏联问题的新趋势。获得2014年俄罗斯“民族 畅销书奖”的长篇小说《“自由”工厂》以其对前苏联生活真实具体的描写而深入人心。小说由一座军工厂里的工作人员及其子女对苏联时代的讲述构成,共45 章,45个人的回忆构成了整个工厂的发展史,也折射出苏联社会的发展进程。每个章节都是独立的,但是在叙述上又层层深入,共同组成了一部多层次的作品,读 来新鲜生动、引人入胜。小说家及文学评论家斯拉夫尼科娃在社科院外文所演讲时提到这部作品几欲落泪,因为她的父母曾在类似的军工研究所里工作,小说中工厂 里的秘密生产、工人们对于自由的争取、城市人帮助农村等情节唤起她的回忆,她一再惊叹年轻作者对于细节的描写有如神助。作者布克莎今年31岁,却有着罕见 的文学天赋和经济学专业出身的清醒与灵透。小说建立在大量实际材料的基础上,经过了作家认真的检验与研究,其中对前苏联的态度没有嘲讽也没有颂扬,有的只 是怀念和警示。

  因《战争中没有女性》为我国读者所熟悉的白俄罗斯女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西耶维奇于2013年发表新作:《Second-hand时代》,也 可译为《二手时代》。她坦言,早在上世纪80年代她就在构思一系列关于苏联及苏联人的作品。此前她已经出版该系列的前5部:《战争中没有女性》《最后的见 证者》《锌皮娃娃兵》(已译成中文)《切尔诺贝利的祈祷》《迷醉于死亡的人们》,《二手时代》是她与那个时代的告别之作。她先走访了几十座俄罗斯的城市, 进行多达几百人的民间采访,然后把这些访谈内容原生态地记录成书。“我们还没有明白我们之前所在的那个世界,就已经生活在新的世界里了。整整一个文明瓦解 了。”斯维特兰娜就是要让每个人物都说话,让他们自己去回忆苏联,对比现在。她说苏联解体了,各种不同的思想作用在同一空间里,她想选择一些主要的生活倾 向,把他们艺术地表达出来,让每个人都喊出自己的真相。

  《二手时代》中的一个人物说:“社会主义结束了,而我们却留了下来”。是的,苏联虽已远去,而关于它的记忆、关于它的思索却成为文学作品中一个永远的主题,在不同的时代留下不同的诠释。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