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文学评论 >> 正文

双重比较视角下的抗战文学研究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0月13日12:58 来源:中国作家网 吴 刚(达斡尔族)

  “抗战八年”,已然成为史学界成说。然而,近年来部分学者认为中华民族抗战应始于“九一八”事变,因此又有“抗战14年”新说。范庆超的论著《抗战时期东北作家研究(1931—1945)》就全面论述了东北作家抗战14年期间的文学实绩。

  作者以双重比较视角观照抗战时期的东北文学。一是就东北流亡作家与东北沦陷区作家创作进行比较。作者认为,两者在主题表达上有着“反帝”与“反封建”的话语差异;两者对战争、乡土、工人、知识分子等元素进行了不同角度的书写。另一层比较在东北汉族作家与东北少数民族作家创作之间展开。作者认为,在体裁选择上,东北汉族作家是“小说一枝独秀”,东北少数民族作家则是“诗歌小说并驾齐驱”;在作品风格上,东北汉族作家作品总体呈现出沉郁、冷峻的“内倾性”风格,东北少数民族作家作品则总体呈现出明朗、疏放、率真、鲜活的“外倾性”风格。对于东北抗战文学研究,学界成果较多,但如此娴熟地使用比较的视角非常难得。这种比较眼光,恰是切入了东北抗战文学的“腹地”。抗战时期的东北作家属于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从这两个角度出发进行比较,无疑有利于凸显抗战文学的实质。

  作者还着重论述了东北少数民族作家的贡献与地位。分别从“反帝主题开掘之深入”、“强烈反抗精神之表达”、“表现东北少数民族之抗战”、“展示东北少数民族之文化”、“弘扬东北少数民族之精神”五个角度,全面总结了抗战时期东北少数民族作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对于这部分,作者论述得较为充实。以此为基,作者充分肯定了东北少数民族作家作为“抗战文学”的“先锋队”和“主力军”地位。“九一八”事变,东北即沦陷,东北各民族人民开始了抗日斗争。东北满族作家端木蕻良、舒群、李辉英、马加、关沫南、金剑啸,朝鲜族作家尹东柱、李旭、金昌杰等少数民族作家纷纷以笔为投枪,加入抗战行列。因此,对东北少数民族作家创作实绩的肯定,是充分反映东北抗战文学的需要。对抗战时期东北少数民族作家贡献与地位的书写,不仅具有多民族文学的意义,也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

  该论著视野开阔,阐述具体。在论述东北少数民族作家成就以及具体的比较中,作者采用了微观视角,对具体作家作品进行剖析。这种剖析乃是建立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因此每一论析都折射出作者的谨严态度,考量的是作者背后投入的阅读量。文本细读与评析原本是文学研究者的基本功,但由于投入时间大,因此一些研究者把精力放在阅读第二手资料、综合他人观点上来,这是真正的学者坚决反对的。还是应该老老实实阅读文本。从这点上看,我们应当肯定作者的努力。

  我们知道,比较的前提是需要把各部分内容阐述清楚,作者在第二部分详尽地论述了东北流亡作家、东北沦陷区作家、东北少数民族作家的生平及其创作,这是一种中观视野。作者的视野没有局限于此,在第一部分,作者全面阐述了抗战时期东北作家文学的基本特性,即超前性与滞后性、压抑性与自由性、地域性与民族性。这是一种宏观视野,作者笔力雄健、运思断然。全面检视篇章结构,依次呈现出“宏观——中观——微观”的视野。一般论著通常采用先微观分析再宏观概括的模式,该著作恰相反,体现了作者独具匠心的结构能力。

  《抗战时期东北作家研究(1931—1945)》并非完美无瑕,我们肯定的是作者双重比较视角的探索。抗战文学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淡出人们视野,相关影视剧的热播无不显示出抗战文学在读者和观众中的位置与需求。对抗战文学的研究,将随着人们的精神需求而不断引向深入。明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诸如《抗战时期东北作家研究(1931—1945)》等著作的出版,对迎接抗战胜利70周年,具有特别的意义。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