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科幻 >> 新闻 >> 正文

90后小伙努尔地亚:“我梦想做科幻小说家”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0月13日12:48 来源:新疆日报(乌鲁木齐) 本报记者/赵西娅

  坐19个小时的火车从阿克苏到乌鲁木齐,再经过48个小时到上海,60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让90后维吾尔族小伙努尔地亚·努尔兰离自己的科幻梦想更近了一步—9月20日,他以网络科幻小说作者的身份参加在上海举行的2014年未来科技大会。

  “大会上的一些观点与我的相似,有的还启发我想到更多,真是不虚此行。”近日,记者电话联系到刚刚参加完大会的努尔地亚。他说,此行是第二次来上海,第一次是与家人一起参观上海世博会,这次参加的未来科技大会就在当初的世博园举办,让他感觉很亲切。

  未来科技大会是一个邀请科幻作家和科技创新企业家轮番上台演讲、试图促成科技圈与科幻圈融合的“头脑风暴”大会。在丝绸之路上的名城阿克苏出生长大的努尔地亚,从初中起就在网上阅读科幻作品,半年前开始动笔写科幻小说,目前是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会计专业的一名大二学生。

  今年2月起,他以笔名在起点中文网上连载科幻小说,第一部作品叫《最终越狱》,讲述的是宇宙层面的幻

  想故事,目前这部作品已经写了25万字。他的另一部作品叫《永恒的希望》,也已写了约5万字。他说:“当你走在街上,突然陨石、变形金刚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是怎么守护你心灵深处的希望?这便是这部小说的主题。”

  在大会上,努尔地亚见到了著名科幻作家韩松,并将自己的两部作品简介和当初创作的初衷与韩松进行了交流,还透露出继续把科幻小说坚持写下去的想法。韩松对努尔地亚的创作天赋表示出肯定和赞赏,并引荐他结识了刘慈欣、王晋康等一批知名科幻小说作家。

  喜欢看书、好问、爱思考,努尔地亚从小就有着丰富的想象力,4岁时就能独立看许多故事书,表达和写作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日渐凸显,以至于他在9岁时用维吾尔语写的故事,被老师认为是“抄袭”。但父亲发觉到了儿子异常活跃的想象力,“父亲对我的信任和支持,让我坚定了信心发挥自己的特长。”努尔地亚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但他坦言小学五年级之前一直在民语学校学习,不仅听不懂一句汉语,就连名字也不会用汉字写。到了小学五年级后,他意识到民语言书籍无法满足自己的阅读需要。“而且我心里一直有个做科幻小说家的梦想。”那年开学前,努尔地亚主动要求转学到了当地一所汉语学校,从小学二年级开始跟读,两个月后他开始用汉语进行简单交流和写作。

  “我思考细胞与宇宙的关系,我对人类很多未知的事情感兴趣。”努尔地亚说。而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让他有了一个惊喜的发现,就是科幻世界里呈现出的对宇宙、对时间、对未来的很多追问。努尔地亚目前还主要是用汉语构思和创作,“因为汉语的一些词汇可以表达一些科幻领域的特别概念和意义”。

  大量的阅读和写作量让努尔地亚每天都感觉很充实,而睡眠每天也只有四个小时左右,在他看来,“一天不读书不写作都会感到空虚。”对于身边的一些问题,他也经常会突发奇想,身边的同学常以一句“你想多了”调侃他,但努尔地亚仍然会因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乐此不疲。除了阅读写作,努尔地亚还对物理、哲学等感兴趣,去上海之前,他刚刚阅读完讲述关于宇宙知识的《第一推动》科普读物,共有41册。

  努尔地亚说,目前,他自学了有关量子力学的知识,准备把宇宙维度、平行宇宙、太阳系皮壳理论等运用到小说写作中。“我想去看看大海,这或许会让我幻想更多,说不定很快就能启动第三部科幻小说的写作。”努尔地亚还会在上海停留几天,他说:“希望今后也能用维吾尔语写科幻,让更多的人体会到科幻世界带来的乐趣。”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