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资讯 >> 正文

许鞍华:“黄金时代”其实是个疑问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0月08日10:08 来源:中国艺术报 高艳鸽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女人四十》 《桃姐》等,许鞍华执导的多部影片执著于关注女性命运,电影《黄金时代》里,她把目光投向了民国时代的女作家萧红。

  许鞍华:“黄金时代”其实是个疑问

许鞍华 许鞍华

  许鞍华说,她很认可萧红做的很多选择,比如不接受安排好的婚姻,离家出走。 “如果我是她,可能没有那么大的冲动和勇气逃跑,因为会连吃也没得吃,东北又那么冷。 ”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女人四十》 《桃姐》等,许鞍华执导的多部影片执著于关注女性命运,电影《黄金时代》里,她把目光投向了民国时代的女作家萧红。

  这也是继《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后,许鞍华和编剧李樯的第二次合作。有意思的是,她的女性题材电影,编剧均是男性。这并不是她的刻意为之,“我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不一定是女导演和男编剧合作就是最好,男女编剧都是可以的,重要的是编剧和导演能在精神上契合,大家想法接近” 。

  10月1日, 《黄金时代》登陆全国院线。影片上映前后,许鞍华接受过很多关于这部电影的采访,她称之为“问答游戏” 。在这个过程中,她愈加清晰地知道自己在这部电影中要表达什么。萧红仅活了31岁,一生颠沛流离,经历过刻骨铭心的贫寒和饥饿。主人公是悲剧命运,但这部影片的名字叫“黄金时代” 。许鞍华觉得,这个名字是最能表达这个戏的主题的。“这个‘黄金时代’其实是个疑问,萧红的人生好像很凄凉,那她的生命历程算不算是个黄金时代呢?她所处的时代战乱频繁,那是不是个黄金时代呢?正如她写给萧军的信里说,这是自己的黄金时代,这是不是反讽?那我们自己是不是活在黄金时代呢? ”她觉得这些都是这部电影能让大家思考的问题。

  “因为从不同的历史观,不同人的观点来看,对每件事情都可以做相反的解读。 ”她解释,“比如有人认为,萧红英年早逝,反而没有像跟她同时代的人一样后来经历‘文革’的苦难,这样看来,她所处的时代肯定是黄金时代。 ”在许鞍华看来,历史就是这样, “你过50年后看一个东西,跟你当时看,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很难断然说,哪个时代是最好的,或者是最坏的,这牵涉到“谁看”和“从什么角度看”的问题。

  整部影片时长170分钟,也就意味着,观众要在影院里坐将近3个小时来欣赏这部文艺片。“如果老板没有让我剪,我当然就是要让这个戏以它该有的长度呈现。 ”许鞍华说,“如果这部电影没有这个长度,可能达不到那样的重量和分量。三个小时和两个小时,是有很大区别的。 ”她对观众是有信心和期待的,“他们的观影习惯,其实是可以调整的” 。对于影片相对平缓的节奏,她依然相信观众的欣赏水平,“已经到了非常成熟的阶段,可以接受不同的东西” 。而且,她也不认为只有激烈的戏才有看头儿,“不是人物说话声音很大,要打起来,就会吸引人哦” 。

  电影《黄金时代》形式上最大的创新就是让剧中人物跳进跳出,他们会在剧情进行过程中对着镜头讲话,或者作为故事的讲述者出现,比如东北作家聂绀弩对着镜头说:“关于二萧的分手,有三个版本” 。再如,影片的开始,就是汤唯饰演的萧红对着镜头介绍自己的生平:“我叫萧红,原名张乃莹……”这种间离手法的运用非常大胆,挑战了观众的观影习惯,也使这部影片备受争议。

  最初看李樯的剧本时,许鞍华就觉得,这种手法是对电影的一次实验。“角色在对着镜头讲话时,冲破了时空的限制,甚至预告了以后会发生的事情。 ”她认为这样的手法会拉近人物跟观众的距离,“比如许广平突然对着镜头讲心里话时,你也不会觉得很奇怪,因为前面有铺垫” 。

  虽然影片里有大量的时空跳跃,但基本还是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萧红从童年到病逝于香港的人生历程。许鞍华说,这些故事都是从萧红不同的作品里挑出来的,比如童年和祖父的生活,是《呼兰河传》里讲述的,和萧军在东北的生活,参照了《商市街》 。“李樯把这些作品跟她的创作历程尽量放在同一个层次,就是说,她的作品就是她的人生。 ”许鞍华说,“有人说我们没有拍作为作家的萧红,其实我们都拍了,很多故事情节都来源于她的作品。 ”对于这些尝试,她自己是很满意的:“虽然可能不是很完美,但非常值得做。 ”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