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资讯 >> 正文
第二十三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电影论坛——
讲述中国故事,启动电影“中国梦”工程
题为“中国故事与中国梦”的第23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电影论坛日前在兰州举行。涵盖了学界多个重要研究方向的专家学者以文赴会,从产业、创作和跨媒介角度集中探讨了中国当下的创作现状,阐述自己对当下电影中讲述的中国故事与中国梦的思考和观点,并对提升中国电影创意空间和全球语境下中国文化的银幕魅力提出建议。
中国梦是当代中国最具凝聚力、感召力,最具广泛性、包容性的理念与目标。“实现中国梦的过程,既是人民个体梦想成真、人生出彩的机会,又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奋斗目标。而讲好中国故事,是在世界话语体系中传播中国声音,有效、有理、有节地彰显文化价值自信,全面客观地展示当代中国风采,提升文化软实力。中华文明瑰丽多彩,各地丰富悠久的人文历史资源、自然风貌与美丽传奇、人民筑梦追求的真实故事、道德模范与创业者平凡而感人的经历,都是讲述中国故事的富矿资源。在电影创作中,展示中国梦,讲好中国故事,就是利用、开发好这个素材富矿,创作出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电影精品。 ”中国影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康健民表示。
>>中国故事的主体落脚于“以人为本”
对于在电影中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感召力量,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周星认为,这是电影本体的天性使然。他说,电影“中国梦”不仅是影像艺术天然的梦幻性质所必然推动的对象,而且是中国电影无限创造性理想梦幻落实所在的艺术结晶,中国电影在突破类型、创造新类型;在突破视觉技术障碍、创造奇观艺术;在突破国界障碍、创造融通世界各文化精神的影像艺术上,应该有无限的伸展余地。
中国梦终究是中华儿女的梦,中国故事的主体最终也应该落脚于“以人为本” 。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教授周斌认为,创作者应该通过影片真实地表现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和精神境界,反映普通老百姓的冷暖疾苦和理想追求;同时,要在时代和社会的变革过程中深入地表现人性和人情的复杂性,既描绘和展现真善美,也揭示和鞭挞假恶丑,以帮助观众更好地认识人类和认识自己,达到塑造理想人格,实现自我完善,把人类生活提高到至善至美境界之目的。另外,还应该体现出创作者的忧患意识,真切地表达其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
>>叙事成为摆在面前的第一个难关
讲述中国故事,既要喜闻乐见,又要导向为先,既要坚持中国的文化传统,又要兼顾广大青年网民的兴趣。讲述中国故事,叙事成为摆在面前的第一个难关。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主任张民认为,“中国故事”须从本土资源开发入手,在历史文化资源和现实生活资源中开掘素材。同时,还要依据几个基本原则:依据类型设定规定情境、给人物以生动的形象、冲突的性格、讲述具有情感穿透力的故事,视听呈现要有新鲜度和视觉冲击力,电影创作是围绕特定知识产权建构的全产业链的一个节点。在“中国故事”中植入“中国梦”内核,其要点是“有情怀、有温度、正能量” ,其关键是遵循观众心理补偿机制。中国故事的本土市场战略,要大力开发多样性的类型电影,摒弃“作者中心”思维,进行更为深入的类型研究;中国故事的国际市场战略,一是东方风格的类型大片,一是处于艺术探索前沿和人类终极关怀前沿的作者电影,没有中间路线。
在大数据时代,观众的口味是可以统计和总结的,因此,电影创作是可以针对观众订制的,不同的电影受众,显然对中国故事的兴趣点是不同的,对“中国梦”的理解程度也是不一的。但无论观众类型怎样繁复,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博士鲜佳认为,一方面运用大数据,另一方面故事源于日常生活、靠近观众心理是电影创作的不二的法则。鲜佳认为,中国网民有其特定的构成,游戏、动漫、网络文学等互联网环境中的文娱形式,已经培养出一批固定的文化消费群体,而此群体亦与电影观众高度重合。电影与它们的跨界互动和产业融合,带来了电影创作的平民倾向、娱乐诉求、即时互动等特质的转变。“大数据”的运用,也带来了电影创作在受众定位、剧本规划、营销发行等多方面重心的转变。
>>从重产业研究转向重内容研究
本届论坛从重产业研究转向重内容研究,从重理论研讨转向重创意开发,旨在加强理论研讨和创作实践的联系,进一步整合产、研、创资源,打通了优秀创意与投资方的对接通道。开幕式上,以“中国梦”为主题,经过选拔产生的优秀项目,电影《奔格内》 《我们的海》 《青春作伴好还乡》和电视剧《母女结》当日正式启动。
此外,今年7月,中国影协及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正式启动“电影项目投资评估服务平台” ,为优秀电影项目提供研发、评估、融资的全方位服务,帮助优质、弘扬“中国梦”的电影项目进入商业市场,提升影片质量,培育创作新力量,促成项目与资本市场的对接。经过两轮的评估,首期服务平台孵化成功的三个电影项目举办了签约仪式。展现中关村20年风雨沉浮和两代人斗争的商战励志电影《中关村: IT风暴》 、青春题材爱情影片《烫心》 、文艺片《中国式结婚》获得投资,三部该服务平台孵化成功的电影项目在论坛上完成了签约仪式。康健民表示,这将有助于弘扬中国梦的优秀电影项目进入商业市场、促进项目与资本市场的对接,使弘扬“中国梦”的优秀影片更好地走上专业化、类型化、职业化、商业化的发展道路。